正文 第29章 投資部經理必備的財務知識--審時度勢得高利(5)(1 / 2)

4,關鍵因素法。

關鍵因素評價法與多因素評價法不同,它從具體的投資動機出發,在影響投資的投資環境條件要素中找出影響投資動機形成和具體投資項目形成的關鍵因素,並依據這些關鍵因素對某國的投資環境做出評價。投資動機不同,所考慮的,評價的關鍵因素不同。企業投資動機一般被分為6類,即:降低成本;開拓當地市場;獲得原材料和元件的供應;分散風險;追隨競爭者;獲得當地的生產和管理技術等。

每一類投資動機又包含若幹影響投資環境的關鍵因素。根據挑選出的關鍵因素,並采用上述的計算總分的方法,對投資環境做出評價。

關鍵因素評價具體運作步驟如下:

(1)明確投資動機,並確定與之密切相關的環境條件要素。

(2)確定關鍵因素重要性的比重,評分等級,並選擇幾個國家或地區作為投資地點,評分可采用10分製,重要性比重可按百分數進行確定。

(3)進行評價打分,算出結算,其中誰接近,則表明該國或該地投資環境良好。

假設投資動機是降低成本,則與降低成本有關的關鍵因素是:

(4)與當地工資水平適應的勞動生產率;

(5)土地費用;

(6)原材料價格,元件價格;

(7)運輸成本。

關鍵因素評價法彌補了多因素評價法的不足,但它隻能對有明確的投資動機的投資行為麵對的投資環境進行評價,並不能代替投資環境的一般性評價。要全麵、客觀、公正地綜合評價投資環境必須將多因素評價法和關鍵因素評價法結合使用。

5,動態分析法。

動態分析法的核心在於把投資環境作為一個動態係統。由於投資環境會因國別不同、同一國家內地區間的差異或時間的差異而存在區別和變化,因此企業投資決策者在考察投資環境時,既要看到過去,又要立足於現在,還應展望未來可能產生的變化。

(第七節)投資決策的經濟評價方法

投資決策的經濟評價,是指在投資決策過程中,從經濟角度對投資方案進行定量評價分析,也就是在正確估算各項現金流量基礎上,對項目實施後的預期效益進行評價分析,並在多方案比較中選擇最佳方案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經濟評價是可行性研究的一個重要部分,也可以作為獨立部分。總之,它是投資決策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投資決策的經濟評價分析方法很多,一般可分為兩大類,即靜態分析法和動態分析法。

靜態分析法。

靜態分析法又叫非貼觀法,主要特點是不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其基本方法有投資收益率法,投資回收期法和追加投資回收期法。

1,投資收益率法。

投資收益率是投資項目預期的年收益額與投資總額的比率,其計算公式如下;

投資收益率=年淨收益額投資總額×100%

上式中的年淨收益額,一般是指項目投產後達到設計能力某一代表年份(正常生產年份)所獲得的利潤額。

采用投資收益率法評價選擇投資方案時,應先確定一個衡量各個投資方案是否可以接受的最低收益率標準,即投資項目預期的收益率最少應達到多少,方案才是可行的,若達不到這個標準,就不應接受這一投資方案。在此基礎上,對比各個可行方案預期收益率的大小,就可以確定各個方案的優劣。這個用來衡量方案是否可行的收益率標進,可以參照本行業的平均投資收益率來確定,顯然,這個收益率標準,最低限度也應高個企業的資金成本率。

2,投資回收期法。

投資回收期法就是根據收回投資所需時間的長短來確定投資方案的優劣。其計算公式如下:

投資回收期(年)=投資總額年資金流入額。

上式中的年資金流入額包括年利潤額和收回的固定資產折舊基金。如果每年的資金流入額不相等,則應逐年累計其流入額同投資總額相比較米求出回收期。

這樣計算出來的投資回收期,隻是一個近似值。采用投資回收期法評價投資方案,需先確定一個標準投資回收期,當投資方實的投資回收期小於標準投資回收期時,該方案才是可以采納的。在多個可以采納的方案比較中,投資回收期最短的為較優方案。

3,追加投資回收期法。

追加投資回收期是指兩個不同投資方案之間的投資差額,用它們之間的年成本費用差額(節約額)去補償所需的年數。

追加投資回收期(年)=方案甲的投資額-方案乙的投資額方案乙的年成本-方案甲的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