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商品流通企業總經理必備的財務知識--力創企業價值最大化(1)(1 / 3)

(第一節)合理確定企業的商品流通費

商品流通費的內容。

1,商品流通費的概念。

商品流通費是指商品流通企業在組織商品購銷過程中耗費的各項物質和勞動的貨幣表現,即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發生的與經營活動有關的貨幣支出。商品流通企業在商品購銷調存各環節發生的商品運輸、保管、養護以及資金的籌措、組織管理等方麵的支出和資產性的消耗等均屬於商品流通費用。

商品流通費用支出的水平高低,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好壞,是衡量企業經營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加強費用審核、控製,正確的組織費用核算,嚴格費用開支範圍和開支標準,不斷降低費用水平,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主要途徑之一。

2,商品流通費用的內容。

按現行商品流通企業會計製度規定,商品流通費用包括三類。其具體內容如下:

(1)經營費用。

經營費用是指在購、銷、調、存等各個環節發生的各項費用。它包括應由企業負擔的運輸費、裝卸費、整理費、包裝費、保險費、差旅費、展覽費、倉儲費、保管費、檢驗費、廣告費、中轉費、勞務手續費、商品損耗、進出口商品累計傭金、經營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等。

(2)管理費用。

管理費用是指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管理和組織商品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它包括由企業統一負擔的管理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職工待業保險費、業務招待費、技術開發費、董事會會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勞動保險費、涉外費、租賃費、谘詢費、訴訟費、商標注冊費、技術轉讓費、低值易耗品攤銷、折舊費、無形資產攤銷、修理費、開辦費攤銷、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車船使用稅、審計費、壞賬準備金等。

(3)財務費用。

財務費用是指企業為籌措資金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它包括利息淨支出、支付金融機構手續費、外彙調劑手續費、加息及彙兌損失(減彙兌收益)等。

費用開支範圍和分類。

1,費用開支的範圍。

為了正確地組織費用核算,加強費用管理,嚴格控製費用支出,必須明確劃分費用開支範圍;分清哪些費用可以開支,那些費用不準許開支,以防止亂攤、亂占費用侵害國家和投資人利益現象的發生。屬於開支範圍的費用如下:

(1)支付給企業職工的勞動報酬,如工資、工資性津貼和福利費等;

(2)在商品的購、銷、調、存環節發生的支付給其他部門或個人的服務費用,加運輸、保管、養護、檢驗、包裝、廣告等費用;

(3)經營商品在運輸、保管過程中的自然損耗和經批準的超定額損耗;

(4)流通領域裏的物質消耗和管理費用,如包裝物、低值易耗品、材料物資的消耗和攤銷、固定資產的折舊等;

(5)支付給金融機構和債權人的借款利息、金融機構手續費、商業彙票貼現利息等。

(6)按規定從費用中列支的稅金。如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印花稅等;

(7)經財政部審查批準列入費用的其他費用。

為了保證費用的核算質量,必須正確劃分費用的核算範圍,嚴禁把不屬於費用範圍的支出擠入費用。下列各項不屬於費用的範圍:

(8)為購置、研製、建造固定資產及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的支出;

(9)對外的投資、讚助和捐贈支出;

(10)支付的賠償金、違約金、滯納金和罰款;

(11)被依法沒收的財產;

(12)國家財政部規定不得列入費用的其他支出。

商品流通企業的費用是為了保證商品流通正常進行的必須支出。因此合理的開支必須滿足其需要,不降低服務質量,有利於促進流通為前提。同時,費用的支出又是企業收入的一項主要扣除,要以商品銷售的實現為補償。

費用的節約和浪費,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不斷降低費用水平,節約費用開支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主要途徑。

2,費用的分類。

(1)按費用的經濟內容分。

現行《商品流通企業會計製度》把商品流通費劃分為經營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

①經營費用是指企業在組織商品流通活動中發生的各項費用支出。進口商品的經營費用是指進口商品到達目的地的港口以後直到商品銷售之前所發生的費用。經營費用是商品流通費的主要組成部分。

②管理費用是指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管理和組織企業的商品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項費用。

③財務費用是指企業籌集業務經營所需資金而發生的費用。

(2)按費用與商品流轉額的關係分。

按費用與商品流轉額的關係可以分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

①直接費用又稱為可變費用,是指費用的絕對數額隨著商品流轉額的變動而相應變動的費用。如運雜費、保管費、商品損耗、利息等。

②間接費用又稱為相對不變費用,是指在一定的相關範圍內,其絕對額不隨著商品流轉額的變動而變動,相對的保持不變的費用。如工資、福利費、折舊費、低值易耗品攤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