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容職務是指如由某個員工獨自擔任,則增加其出現錯誤尤其舞弊可能性的那些職務或崗位。從控製的觀點看,如某員工在履行其職責的正常過程中就可能發生錯誤或舞弊,並且控製又難以發現,那麼,可以認為這些職務或職責是不相容的。從一般意義上,不相容職務的分離,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麵:
(1)授權進行某項經濟業務的職務與執行該項業務的職務要分離;
(2)執行某項經濟業務的職務與記錄該項經濟業務的職務要分離;
(3)執行某項經濟業務的職務與審核該項經濟業務的職務要分離;
(4)保管某項財產的職務與記錄該項財產的職務要分離。
雖然不能保證擔任不相容職務的員工之間會串通勾結,但是如果不進行不相容職務的分離則發生錯弊的可能性會更大。因此,這種控製還是很有必要的。
2,工作內容方麵:考慮對文件記錄、資產與記錄保護等方麵的控製。
(1)文件記錄控製。文件記錄控製不僅是內部控製發揮作用的重要方式,而且也是授權控製和職務分離控製有效性的保證。
(2)資產與記錄保護控製。資產與記錄保護控製是指通過對有關資產和記錄實施特定保護措施以保證其安全和完整的一種控製方式。具體方式主要有接觸控製,即針對有關重要的資產和文件記錄,明確其可以接觸或接近的人員,以及接觸或接近人員的職責範圍,限製其他人員接觸或接近,以保證資產和記錄的安全與完整;盤點控製,即通過對企業的資產實施定期盤點清查,並將盤點結果與會計記錄進行比較以確定其是否相符。
3,程序方麵:考慮授權及操作控製。
(1)授權控製。授權控製是指各有關單位或崗位在處理經濟業務時,必須得到相應授權,經過批準才能進行。在公司中,股東大會授權給董事會,董事會將大部分權力授予公司總經理和有關高層管理者,總經理等高層管理者再向下層管理者進行授權。實施授權控製,首先必須明確兩種授權的管理層次和範圍,每個管理層次的一般授權或特別授權的內容標準和限度等。其次,明確每類經濟業務的授權批準程序。第三,建立授權批準的檢查製度。其目的主要是通過必要的檢查程序以確保每類經濟業務授權批準的工作質量。
(2)內部稽核。內部稽核是指由有關部門中獨立人員驗證與複核另一人或部門執行工作正確性的一種控製活動或方式。如由會計部門專人驗證與複核發票、工資計算表及存貨彙總表的正確性,核對銀行對賬單與銀行存款日記賬的記錄等;由管理當局複核應收賬款賬齡分析表的正確性等。通過內部稽核,可以及時發現已發生但尚未造成影響或損失的錯誤和舞弊,發揮內部控製的預警作用。
依靠激勵促進監督運行。
監督的目的是為了防止代理人的機會主義行為,但是現代公司中普遍存在著以代理人占有私有信息為特征的不平衡現象,委托人難以事事加以監督,尤其是監督並不受代理人歡迎會經常遭抵觸,因此僅靠監督來達到監督的目的是欠妥當的。而激勵卻可以通過提高代理人與委托人的利益相關度來幫助實現監督有效進行的目的。
對於下麵的激勵方式,企業可以借鑒之:
1,設計合理的報酬結構。
無論對經營者、管理者和員工來說,其經濟需求仍是他們工作的重要動機。但不同層次的代理人的報酬形式是不同的,每一種報酬方式都應有一定的激勵作用,如股東對經營者的激勵不僅要有利於企業目前的發展,還要有利於企業的長期發展;既要能激勵經營者,又不至於影響普通員工和管理者的積極性。
2,引入競爭機製。
在成熟的市場經濟中,有效地引入競爭機製對代理人能起到強大的激勵作用。競爭機製的激勵作用,首先在於競爭本身,馬克思認為“在大多數生產勞動中,單是社會接觸就會引起競爭心和特有的精神振奮,從而提高每個人的個人工作效率”。馬克思的這句話不僅適用於普通員工,對一個社會中處於經營階層的經營者和管理者也是適用的。其次,市場競爭的基本規律是優勝劣汰,如果代理人在競爭中被淘汰,意味著他們的既得利益將被剝奪,尤其是經營者,其個人價值將大幅度降低,所以為了保住既得利益和促進事業終身化,經營者不得不努力工作。
3,提供個人發展和晉升的機會。
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類的高層次需要有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以及麥克利蘭成就需要理論中的成就需要和權力需要。因此在激勵機製中就應包含這種需求的實現途徑。如管理者對經營者要善於授權,處理好集權和分權的關係;對員工應建立一套通暢的晉升係統和健全的培訓製度,營造出實現自我價值的環境,以達到組織目標和個人目標的最佳協調統一。尤其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要素在生產要素中起著關鍵作用,它與其他生產要素不同,擁有知識的人是否願意發揮其才能是關鍵。一個製度能在多大程度上激發人的創造性,這對於知識經濟來說是最重要的。因此,企業決策層應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通過合理的利益分配機製調動人才的積極性,以確保企業長期穩定生存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