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理財文化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思想靈魂,是加強財務管理,改善財務狀況的精神力量和智能因素。
在企業理財文化的塑造過程中,企業總經理是至關重要的。企業總經理的經營哲學觀念、價值觀念、道德意識、管理風格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和影響著企業理財文化的形成和其具體內容。企業總經理要負責製訂理財文化建設的總體方案,負責方案的實施,並且要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帶頭貫徹企業新的理財行為規範,成為企業理財文化的典型和楷模。
(第五節)抓住資本運營的真諦
如果你沒有抓住事物的本質,麵對它,你隻能充當盲人和弱者。資本運營也是如此,你不了解其真諦,你在它麵前就會變得束手無策。
資本運營的內涵。
隻要存在市場經濟,就有資本的概念,有資本就需要運營資本。
那什麼是資本運營呢?資本運營就是通過優化配置資源和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對企業的有形資本和無形資本進行交易,以達到利潤最大化和資本保值、增值的一種經營方式。簡單地說,資本運營就是把資本投放到最能賺錢的領域之中,使資本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值。
這個內涵大致包括三方麵:資本的內部積累;資本的橫向集中;資本的社會化控製。其具體形態有五種:產品經營形態、資產經營形態、金融經營形態、房地產經營形態和無形資產經營形態。
如果你想更進一步理解,企業資本運營的內涵,就去觀摩一下張瑞敏的海爾集團,感受海爾的色彩形象主調,領略海爾集團那與海相連、淡藍色平闊壯觀的工業園區。當你有幸目睹到那一張張在緊張有序生產線上工作、被淡藍色烘托得詳和至極的幸福麵孔時,相信你會為成功的資本運營的力量而感到震撼。
當然,企業的資本運營不是霧裏看花,而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他首先是一種活動,是從企業作為“經濟組織”的定義出發的、講究“經濟”的活動。因此,這種活動有別於其他活動,它必須注重經濟核算,不能“隻算政治賬不算經濟賬”,那種不注重實效的形式主義“歸大堆”、“拉郎配”等,不能算是資本運營。其次,這種活動不是“空中樓閣”,必須實事求是,建立在“順理成章”的基礎上,是一係列遵循客觀規律、順其自然的活動。同時,它也講求彈性原則,不拘泥於條條框框。更確切地說表現在資本運營方式上,究竟是表現為一般的生產經營,還是表現為兼並、收購等具體的產權資本運作,視具體實際需要而定。並且在不同的企業、不同時期,其具體業務多有不同。譬如某個企業在某一特定時期,其主要的任務也許是搞收購,或者是搞股份製改造乃至股票上市,等等。但這些具體的業務並不能代表企業資本運營的全部。因為按照正常的情況,企業在從事這些產權資本運作的同時,其生產經營仍在連續不斷地進行,為兼並、收購等產權行為提供基礎和前提。可見,真正意義上的企業資本運營,是以企業生產經營為依托、以資本保值增值為目的的一係列活動。不從事生產經營,僅開展兼並、收購、重組等產權資本運作的經濟組織,無論其業務開展的多麼“繁榮”,也不是完整意義上的企業資本運營,不具有普遍意義和幫助企業解決現實問題的操作性。這好比是零售店搞產品促銷,有非常好的促銷組合手段,但沒有相應的產品,也隻能是白費精神,沒有任何實質性意義。
資本運營的動機。
資本運營的燦爛笑容並不是每一個企業都能領受的,更多的企業麵對的是它的能夠撕裂“五髒六腑”的獠牙。可是依然有不怕死的,在資本運作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因為資本運營的魅力無限:
1,企業的資本運營實際上給企業創出了除投資者投資和一般意義上的企業自我積累之外的資本增值之路。
根據資本的流動性與增值性的關係,資本隻有流動起來,才有增值的可能性。而資本運營的初衷就是要使資本通過良性的循環運動,達到增值保值的目的。
2,企業的資本運營有利於開闊生產經營思維空間,為提高經濟效益提供了新途徑。
3,資本運營有助於企業確定大效益觀念,以最適宜的技術和質量,以有效的方式和合理的成本取得滿意的收益。
4,企業的資本運營不僅可以發展企業本身,而且可以實現社會產業結構和企業產品的合理化,實現社會和企業的“雙贏”,並促進資本的流動。
因為資本市場最核心的作用與功能就是實現資本的最高效率的配置。
5,企業資本運營衝破了傳統的企業管理運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