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生產加工企業總經理必備的財務知識--站得夠高才能看得夠遠(5)(1 / 3)

一般說來,流動性強的資產,其收益性較低,因此企業應該盡可能地少持有現金,即使不將其投入本企業的經營周轉,也應盡可能地多投資於能產生高收益的其他資產,避免資金閑置帶來的損失。

2.管理成本。

企業持有現金,會發生管理費用,如管理人員的工資,安全措施費等,這些費用是現金的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是一種固定成本,與現金的持有量沒有明顯的比率關係。

3.短缺成本。

企業缺乏必要的現金,將不能應付開支,給企業造成損失,這就是短缺成本。短缺成本大致包括:喪失購買機會(甚至會因缺乏現金不能及時購買原材料,造成生產中斷),造成信用損失、得不到折扣好處等。其中信用損失影響很大,有可能導致供貨方拒絕或拖延供貨,債權人要求清算等。

因此,作為財務經理,必須明白:企業持有一定數量的現金是必要的,但持有現金就要付出代價,企業現金管理的目標就是在資產的流動性和盈利性之間做出抉擇,以獲取最大的長期利潤。所以,怎樣設計最佳現金持有量以降低成本以及如何加強現金日常管理是企業現金控製的兩個重點。

五、怎樣設計最佳現金持有量。

企業為了交易、預防投機等目的必須持有一定數量的現金,但持有多少現金才比較合算?如何在保證數量的前提下,降低現金持有成本,這就是最佳現金持有量要考慮的問題。確定最佳貨幣資金存量,一般是指在貨幣資金定性管理的基礎上,通過建立數學模型計算最佳的貨幣資金存量。確定最佳貨幣資金存量,對於挖掘資金潛力,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流動和獲利性具有重要的意義。確定貨幣資金最佳存量的常用模式有:用期模式、成本分析模式、存貨模式及米勒歐爾模型。下麵分別介紹幾種常見的最佳現金持有量模式。

1.貨幣資金的周期模式。

貸幣資金的周期模式是指根據企業貨幣資金的周轉速度來確定貨幣資金存量的方法。使用這種方法是基於以下假設:

(1)現金流出的時間發生在應付款支付的時間;

(2)一定時期的現金流入量等於現金流出量;

(3)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比較穩定;

(4)沒有隨機、不確定因素影響企業貨幣資金存量。

確定企業最佳貨幣資金持有的模型如下:

最佳貨幣資金持有量=一定時期貨幣資金總需求量貨幣資金周轉率。

貨幣資金周轉率是一年中貨幣資金的周轉次數,即:

貨幣資金周轉率=360貨幣資金周轉期。

上式中的貨幣資金周轉期是指企業從購買儲備存貨、支付貨幣資金開始至銷售商品取得貨幣資金的天數,即購貨付款時現金流出至銷售收回應收款現金流入這段時間,用公式表示:

貨幣資金周轉率=360平均存貨天數+平均應收賬款天數-平均應付款天數。

確定最佳貨幣資金的周期模式反映了貨幣資金持有量與其周轉率呈反比例變動,在貨幣資金需求一定的情況下,貨幣資金周轉速度愈快,貨幣持有量就愈少。

2.成本分析模式。

這種模式適應於現金流入流出均勻發生,成本費用管理嚴格,沒有不確定因素影響貨幣收支的企業。成本分析模式的步驟是:先分析持有貨幣資金的三種成本,即機會成本、管理費用和短缺成本,然後求最小總成本下的貨幣資金存量,以達到最佳貨幣資金持有量。

成本分析模式認為:現金成本包括管理費用、機會成本、短缺成本三部分,即:

現金總成本=管理費用+機會成本+短缺成本。

三者與現金持有量之間存在以下關係:

(1)管理費用相對固定,視為與現金持有量大小無關;

(2)機會成本與現金持有量之間存在正比例關係;

(3)短缺成本與現金持有量呈相反方向的變化,現金越多,短缺成本越少。

由於各種成本同現金持有量之間的變動關係不同,使總成本呈拋物線型,拋物線最低點對應的現金持有量即是最佳現金持有量,此時持有現金的成本最低。

3.存貨模式。

企業持有貨幣資金和備置存貨一樣,都是為了應付經營之需。因此,在確定性情況下,可以采用存貨管理中的最佳存貨批量方法來計算最佳現金持有量。

采用存貨模式方法是基於以下假定:

(1)企業以穩定而能夠預測的速率收支貨幣資金,即貨幣資金支出均勻分布;

(2)支出的數額確切可知。

假定公司在某一期間的現金支出是穩定的。公司原有N元貨幣資金,每天的貨幣資金是均額地流出大於流入,貨幣資金的持有量逐漸減少。在時間T1貨幣資金耗盡,企業立即出售相當於N元的有價證券,使其達到當初持有的水平。隨著貨幣資金的使用,持有量逐漸減少,在時間T2現金耗盡,企業又出售有價證券予以補充。如果企業最初持有貨幣資金的數額較多,每天耗用貨幣資金的速率沒有變化,則出售有價證券或借入資金的頻率會減少,但企業貨幣資金的平均餘額將會上升;反之,則貨幣資金的供應時間縮短,而它出售有價證券的頻率也會增加,企業貨幣資金的平均餘額將下降  企業在出售有價證券或借入資金時,需要負擔經紀成本或現金轉化成本。持有現金餘額要負擔兩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