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生產加工企業總經理必備的財務知識--站得夠高才能看得夠遠(5)(3 / 3)

企業經營的目的是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而通過公式“利潤=收入一費用”,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出增加利潤的兩條基本途徑:一是提高收入;二是減少費用。下麵,我們將介紹幾種控製費用的好方法。

1.建立費用預算製度--防患於未然。

讓我們先來讀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扁鵲的醫術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鵲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麼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隻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隻及本鄉裏。而我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事後控製不如事中控製,事中控製不如事前控製,可惜大多數的事業經營者均未能體會到這一點,等到錯誤的決策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才尋求彌補;即使請來了名氣很大的“空降兵”,結果也於事無補。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管理哲學,那就是最佳的控製是防止問題的發生,“不戰而屈人之兵”、“勝於廟堂之上”是控製的最高境界。

企業總經理可以充分利用公司財務部門所提供的曆史財務數據,結合企業本年度的發展目標和計劃,再根據實際情況,特別是本企業、本部門的業務特點,建立一套費用預算體係。通過定期采集數據,製定各項費用的預算定額,編製費用預算報表,特別要將各項預算指標通知給各部門,使所有職工了解和明確本期費用開支計劃,通過上下員工一起努力,最終達到事前控製費用的目的。

事前控製還包含產品功能的價值分析,在產品投產前,開展價格了程活動,通過對成本費用與功能關係的分析研究,選擇最佳方案,製定目標管理,一般來說,由於產品的功能決定著產品的結構、零部件的數量、材料的種類及消耗定額、產品的製造工藝流程等,因此產品功能的確定,大體決定了產品成本費用水平。如果企業不對產品進行必要的功能分析,不注重客戶的要求,忽視產品價值的關鍵點,就會出現以下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雖然產品功能很高,但某些功能並非用戶所需要,形成功能過剩或功能偏差;第二種情況是產品功能達不到用戶的需要,形成功能不足。這兩種情況都會造成各項費用的浪費,導致企業利潤率水平較低,從而嚴重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為此,企業要根據市場信息和客戶要求,組織有關人員和專家及時進行研究,設計調整產品功能方案,把技術管理與經濟效益有機結合起來,力求實現降低成本費用和提高經濟效益的目標。

通過建立費用預算製度和進行產品有效功能分析,可以明確各期的費用目標,削減不必要的製造費用,降低發生損失的可能性,從而達到防微杜漸的管理目的。

2.日常管理--事中控製。

企業的各項費用不是集中一次性發生的,而是不均勻地分散在各期間內,日日、時時地不斷發生的。因此,加強對費用的日常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這個階段,通常對實際發生的各種費用進行控製、指導和監督,以保證原定費用目標得以實現。我們認為進行事中控製的最佳途徑是建立標準成本費用製度,即通過精確的調查分析與專業測定製定的,用來評價實際成本費用、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種預定的成本費用。在標準成本費用中,基本上排除了不該發生的“浪費”,因此被認為是一種“應該成本”,它體現了企業的目標和要求,也可作為評價業績的尺度,以此來督促職工去努力實現目標,具有激勵性。

標準費用製度具有過程控製功能,它可以將實際成本費用脫離標準成本費用的差異在有關賬戶中加以反映,在平時的核算中,可以隨時發現偏差,以此為線索進行分析研究,可以掌握差異形成的原因和責任者,並及時采取有關措施把不利差異消滅在萌芽狀態,及時追究當事者的責任,保證成本費用目標的實現。

日常工作的每一個細節都可以成為控製費用的重要途徑。對照你所在的部門,看看下列工作細節做得如何:

是否經常因打印機操作失誤而造成紙張、墨水的浪費?

是否每一位員工都能做到人走燈滅?

?辦公用品是否更換過於頻繁?

?打印紙是否全部兩麵用?

?是否存在公車私用的現象?

?業務招待費是否過高?

?采購辦公用品時是否利用了折扣優惠?

?報銷製度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漏洞?

?是否購買過每月隻使用一兩次的辦公設備?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如果平時多注意這些工作的細節,每一位員工都從點滴做起節約經費的話,那麼日積月累下來節約的費用總額是相當可觀的。同樣,“千裏之堤,潰於蟻穴”,如果不加強日常的經費管理,忽視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浪費,企業的利潤將在無形中受到侵蝕  3.分析總結--亡羊補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