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會議決定,沫沫擔任家裏的衛生部長,我是勤務長,孩子的爸爸是監督員。每個人的職責各有不同:衛生部長主要負責搞衛生,例如,每天要做掃地、倒垃圾等一些簡單的活兒;勤務長則負責買菜、做飯和購物;監督員是監督其他成員的,但同時負責諸如買電、扛煤氣罐之類的活兒。
沫沫有了官職,自然很樂意幹,剛開始的時候,他每天都能夠把地掃好、把垃圾倒掉。可是,小孩子的好奇和熱情隻能持續一陣子,當做衛生部長的新鮮勁兒一過,沫沫就開始變得鬆懈了,有時還會想方設法地偷懶不幹活兒。
“沫沫,今天的垃圾怎麼沒有倒掉?”下班一回到家,我就看見沫沫又偷懶了。
“不想倒了。”這小子想打退堂鼓。那可不行,我得想個辦法讓他堅持下去。
我跟沫沫的爸爸商量了一下,在吃晚飯的時候,我倆就在飯桌上上演了一出雙簧。
“沫沫這周表現不錯啊,不僅把家裏的垃圾及時倒掉,而且還會監督媽媽和爸爸呢。”我首先對沫沫大唱讚歌。沫沫聽了我的話後,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對啊,咱們沫沫長大了,那天還批評我沒有及時清洗襪子呢。”孩子的爸爸也跟著添油加醋。“對了,沫沫,”我繼續誘敵深入,“感覺做衛生部長累嗎?”“不累。”沫沫見我有此一問,立即大聲回答道。
“還能不能繼續做下去?要是不願意做了,就和媽媽交換職務吧?我可想坐這個位置了。”我“好心”建議道。“不,我還要做衛生部長!”這次沫沫一點遲疑都沒有了。“那好,為了表揚沫沫最近的表現,我決定明天全家去一次鳳凰嶺,算是爸爸媽媽對你的獎勵。”“真的?謝謝媽媽!”小家夥一聽說去鳳凰嶺,立即高興地拍起了桌子。唉,對小孩子隻給口頭表揚恐怕力度還不夠,我就幹脆來了個運動獎勵。
後來,我又時不時地通過講故事、打分、獎勵等形式幫助他把衛生工作堅持了下來。在整個過程中,沫沫通過完成這些簡單的家務勞動,不僅學到了如何約束自己的行為,還慢慢有了責任感。到今天為止,我們家的垃圾一直都是沫沫負責倒。
李開複博士曾經說過:在放權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會深具責任感,因為他會感謝——感謝你們信任我,讓我作這個決策,我一定會負責任地把這件事情做好。其實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會表現出自己動手、自己做主的欲望,比如兩歲多的孩子看見媽媽在洗衣服,他便表現出自己也想加入的願望。如果此時媽媽讓孩子去洗一洗,那孩子就會感覺到自己被媽媽信任、被重視而快樂地去做。但是,我們的父母麵對孩子的這種欲望時,大都是以無比溫柔的語氣誇獎孩子一番,然後再製止孩子的舉動。其實,父母的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因為這樣很容易讓孩子認為,隻要我表現出想做的態度,哪怕自己不去做都會得到父母表揚。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願意做,因為有他們的父母在做,更為嚴重的是,會養成一種不真誠的個性。
沫沫的媽媽在一開始雖然意識到了沫沫的問題,但私底下還是抱了幻想,以為孩子還小,長大就會懂事的。結果當孩子犯錯時就去批評一下,然後幫助孩子處理,以致讓沫沫頑劣到了4歲多。為什麼頑劣?事實上是父母的態度助長了他的頑劣,因為他發現每次自己做錯事後都有父母為他處理,這在孩子的潛意識裏就有了放縱的暗示,而且會使孩子變得沒有約束力,沒有責任感。所以,這樣的愛不是真正的愛,已經有很多實例證明,在這種“愛”的寵溺下,孩子會變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變得缺乏獨立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甚至會變得非常自私。但是,沫沫的媽媽認識到自己的教育問題後開始“放權”給兒子,這無疑是她教育觀念的一大飛躍,當然,此“放權”非彼放權,隻有結合著孩子年齡階段的特點適當放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放權”。“放權”是一種愛,是一種信任,在這種意義上教育出來的孩子,會因為自己的被愛、被信任而慢慢變成一個具有責任感的孩子。
根據孩子的年齡段特點進行適時的“放權”,是培養孩子責任感、增強孩子生活能力的方式之一。
3~4歲孩子能夠勝任的工作:
能夠自己洗漱,協助父母把幹淨的衣物疊好、放好。
能夠收拾和整理自己的玩具。
4~5歲孩子能夠勝任的工作:
能夠給家裏的植物澆水。
能夠協助大人擺放和清潔飯桌。
能夠從門口拿郵件和報紙。
能夠喂寵物。
5~6歲的孩子能夠勝任的工作:
能夠整理和打掃自己的房間。
能夠疊好自己的衣服。
能夠倒垃圾。
能夠擺放碗筷和清潔飯桌。
在給沫沫“放權”的過程中,我有一個很重要的發現,那就是沫沫變得不再像以前那樣頑劣了,而且還有了自製力及責任感,現在他不僅自己能做很多事情,而且還知道在做事情之前要先考慮一下。這一切都是從我們開始“放權”給他、他從“放權”中得到信任開始的。
所以,我的觀點是:要想教育好孩子,家長自己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及心態,隻有自己放開了,孩子才能有進步。讓孩子從小事開始,讓他們逐漸養成自己動手的習慣,他們的獨立性和自律性才會不斷提高。
家長不要認為孩子太小就什麼都不讓他們做,許多孩子想做事情的欲望其實在很小就產生了,隻不過被大多數家長剝奪了而已。如果家長能夠及時利用孩子的欲望並加以引導的話,孩子的好習慣就能順利養成。當然,想讓孩子學會做事,還要善於從小事開始“放權”,讓孩子真正參與進來。比如,可以讓孩子參與一些簡單的家務活,即使他並不能真正做家務,也要讓他參與其中。在麵對一些家庭問題時,比如為孩子選擇幼兒園、興趣特長班等都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真正參與到與他自己有關的事情當中,讓他們體驗到被信任的感覺,進而增加他們的責任感。
從疊被開始,學會生活自理
父母可以為孩子提供一個安適的成長環境,但無法隔斷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生存,因此,聰明的父母應當及早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英國社會學家 斯賓塞
案 例
有一段時間我工作比較輕鬆,下班也比較早,於是晚飯後我就帶著閨女冉冉出門去散步。在散步時,我認識了幾位和我差不多大的年輕媽媽,後來在和她們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了很多孩子教育上的問題。例如,如何讓孩子學會自理。
說實話,媽媽照顧孩子的時候,幾乎都是無微不至的。早上,我們這些做媽媽的很早就起床為孩子準備早餐,等孩子起床吃飯的時候,我們又得忙著為孩子疊被鋪床、收拾房間什麼的。在每個媽媽的潛意識裏,做這些是理所當然的,而我們的孩子也覺得享受這一切是理所當然的。
“哎呀,你不知道,我們家佳佳升入大班以後,幼兒園增加了疊被子的要求,昨晚回來還哭鼻子,說中午在幼兒園午休完以後,自己也不會疊被子,更不敢跟老師說。”佳佳的媽媽說。
“這件事情,我家大軍在上幼兒園的時候也曾經遇到過。”大軍媽媽一副過來人的樣子。
“你是怎麼做的?”佳佳媽一聽大軍也遇到過,趕緊來討經驗。
“怎麼做,教唄。”大軍媽媽說。
其實我家冉冉再過一段時間也該去幼兒園了,這也是她即將麵臨的問題,於是,我趕緊湊過去“洗耳恭聽”。
“一開始,我就在家教他,可3歲的小孩子哪裏能一下子就學會啊,但是又害怕孩子被同學嘲笑,於是我就一遍一遍地教,做不好我就批評他,他也哭過鼻子,不過,最後好歹能疊出個被子的樣了。”大軍媽媽給佳佳媽媽傳授著她的經驗。
讓孩子自己疊被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其實是很多家長都會麵臨的問題,隻不過在實際生活中,當問題還沒有臨頭時,家長們有意無意地會忽視問題的存在,以至於當事情到了眼前時,才開始臨時“突擊”。殊不知,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心理已經受到了或大或小的“衝擊”。於是,我決定在冉冉上幼兒園之前教會她“疊被子”。
不過,據我對冉冉的了解,她是有點“反骨”的。當你要求她拿個蘋果吃的時候,她往往會拿梨吃;當你讓她看幼兒頻道時,她可能會把電視調成新聞頻道。所以,針對她的這個性格特點,我決定采用一種“以毒攻毒”的方式。
其實我的辦法很簡單,就是讓冉冉姨媽家的小表姐雨婷來“刺激”她一下。雨婷是幼兒園大班的孩子,據她媽媽說在他們班昨天舉行的疊被子比賽中,雨婷因為疊得好得到了個小紅花。我呢,就趁著雨婷新鮮熱辣的榮譽感還未消退,決定讓她來教一教冉冉怎麼疊被子。
周六那天,我給雨婷家打電話,在電話裏我先是把雨婷“狠狠”地表揚了一番,然後便向她提出,請她來教冉冉疊被子。雨婷見自己的成績和榮譽得到認可,心裏自然高興,所以非常爽快地答應了我的請求。
“冉冉,你會疊被子嗎?”在書房裏玩得不亦樂乎的小姐妹倆正在對話。
“不會。”冉冉倒也誠實。
“切!”雨婷聽到妹妹的回答,立即表現出鄙視的樣子,“我在你這個年齡都會自己疊被子了。”看她一副老江湖的口氣,正在聽她們談話的雨婷媽媽和我相視一笑。
“我有媽媽給我疊!”冉冉毫不示弱地對姐姐的鄙視做出了反擊。
“告訴你吧,等你上了幼兒園,要自己疊被子的,到時你不會疊被子,會被大家嘲笑的。”雨婷繼續賣弄自己過來人的經驗。
“笑就笑唄!”冉冉竟然毫不在乎。
“我可不想讓你被嘲笑,讓我來教你吧!”雨婷看到冉冉不在乎,她倒著急了,幹脆毛遂自薦要教冉冉疊被子。
“好吧!”冉冉猶豫了一下後表示同意。我猜想此刻冉冉心裏應該很感激姐姐給了她一個台階下吧。
小姐倆蹦蹦跳跳地去了冉冉的臥室,我和雨婷的媽媽緊隨其後“刺探軍情”。
隻見雨婷先把冉冉的被子舒展鋪在床上,然後折疊起一邊,並用小手給被子壓出一道溝,然後用相同的辦法疊另一邊,再對折……很快,方方正正的被子就在雨婷的擺弄之下誕生了。
而冉冉呢,隻是好奇地看著姐姐熟練的操作,大概還搞不清原來散亂的被子是怎麼被姐姐疊得如此整齊的。雨婷跳下床,讓冉冉照她剛才的樣子學著做一遍。
冉冉此刻也有點躍躍欲試了,加上不想讓姐姐看不起,所以,對於姐姐的要求,她沒有反對,而是立刻動手操作起來。但是,冉冉畢竟還是太小了,不管她怎麼努力,不是折不出溝就是疊不起來,最後,冉冉不耐煩了,幹脆就不疊了。在門外偷偷觀察的我們也看出了兩姐妹的不耐煩,正打算進去,可還沒等我們進門,就聽見雨婷說:“你真笨,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了。”很顯然,雨婷還不知道怎麼做個好老師。
但她的話卻刺中了冉冉的“反骨”,隻見她撅著嘴一臉不服氣的樣子又爬到床上折騰起來。我看見她在床上忙碌著,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很快,被子被揉成了一團。
我擔心雨婷再說什麼刺激的話惹惱冉冉,就趕緊推門走了進去,然後假裝發現新大陸一般,首先對她的行為進行了表揚:“呀,冉冉想疊被子了,看來冉冉真是長大了。”但冉冉對我的表揚不理不睬,隻是生氣地站在那裏。
“不過呢,疊被子可不是一下子就能學會的,雨婷姐姐是不是也學了很多次很多次才學會的啊?”我假裝無視冉冉的憤怒轉過頭來問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