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摳門”父母讓孩子學會理財
媽媽沒錢了,讓孩子產生金錢危機
節約與勤勉是人類兩個名醫。
——法國大思想家 盧梭
案 例
我的女兒偉欣大概在1歲多的時候就知道錢可以用來買東西,而真正讓她開始自己拿著錢買東西卻是在她3歲多的時候。我們都不是特別傳統的父母,也知道現在的孩子對於金錢的意識,故而對她進行教育時,財商就成了教育內容之一。
其實我們把對孩子的財商教育擺到日程上來是有原因的。在這之前,孩子有時候跟著爺爺奶奶生活,而老人呢就這麼一個孫女,恨不得把天上的月亮星星都摘給她。每次帶偉欣上超市時,隻要她想要什麼就給買什麼,因而在偉欣的意識裏,她的爺爺奶奶很有錢。
那是一個周六的清晨。“又到周末了,又到周末了。”一大早偉欣就歡快地喊,一開始我還以為她是為在周末能我們一起出去玩而高興呢,結果一問,才知道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為什麼這麼高興,不就是個周末嗎?”
“我們可以去超市。”女兒高興地喊道。
我心想,原來如此,怪不得這麼高興。“你有錢嗎?”
“有。”偉欣非常肯定地說。
“多少?”
“不告訴你。”偉欣神秘兮兮地說。
一看偉欣的表情我就知道爺爺奶奶又塞零花錢給她了。我決定打聽一下偉欣跟爺爺奶奶在一起時的情況,於是就喊她:“媽媽要洗衣服了,你洗不洗?”洗衣服是那段時間偉欣的樂趣之一,因此,一聽到我的喊聲,偉欣很快就來到衛生間。
我分給她一件小襯衣,問:“寶貝,昨天在爺爺家玩什麼了?”
“爺爺奶奶帶我去大商場了。”
“大商場?”
“就是爺爺家旁邊的那個。”偉欣說的是華宇商廈,老兩口沒事的時候經常去那裏逛逛。
“媽媽,奶奶給我買衣服了。”偉欣趴在我耳朵邊小聲地說,“但奶奶說要等過年的時候才能穿。”我明白了,這次是老兩口專門帶她去買衣服了。“爺爺還把阿姨給的錢給我了呢。”嗯,我回頭看了看偉欣,隻見她一臉興奮。“在哪裏?”我問她,偉欣拉了我一起走到她的房間,然後拿出一本書,從中間抽出了一張紙幣,我一看,是50元麵值的。
“這是多少錢?”“爺爺說是50元,讓我想買什麼就買什麼。”50元對於3歲的孩子來說自然不是小數目,這大概也是促使偉欣一大早就吆喝著去超市的原因了。看到偉欣對待金錢的態度跟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相去甚遠,我想不妨利用購物的機會去給偉欣上上課,讓她改變一下原有的消費觀念。
在去超市之前,我和偉欣講好,不管她想買什麼,都用她自己的錢。我的要求偉欣全然答應,因為那時她感覺自己有很多的錢呢。在超市裏,偉欣是看到什麼便往購物車裏塞什麼,有圖畫書、彩球,還有一個大熊貓玩具。我在一旁默默估算了一下,她手中的50塊錢是遠遠不夠的。但我沒有告訴她這一點,有時候,讓孩子看到事實,也許比單純的說教更容易讓他們接受。
付款台前,我讓偉欣拿著那50元錢去結賬。“小朋友,一共126元。”偉欣聽了收銀員的話就直接把50元遞給了她。
“小朋友,你隻有這麼多錢嗎?”收銀員拿著錢問她。
“嗯。”偉欣的回答輕飄飄的。
“那還不夠呢。”收銀員進一步解釋。
“阿姨,這可是很多錢啊。”偉欣一聽說不夠就急了,立即說這是很多錢。偉欣的話引來周圍人的哄笑,這讓偉欣很不解。她轉過頭來對我說:“媽媽,爺爺說這些錢可以買很多很多東西的。”困惑的偉欣企圖從我這裏獲得支持。
“是可以買很多東西,但也不能看見什麼就買什麼,你看,這個玩具,家裏已經有了,這不是浪費錢嗎?”我邊說邊從購物車裏挑出幾件可以不買的物品。看到我往外拿,偉欣自然不舍得。她問我:“媽媽,你還有錢嗎?”我說沒有,還拿出錢包讓她看了看。偉欣一看我的錢包裏真沒錢,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說實話,在大庭廣眾之下搞出這樣的事情不僅偉欣難堪,我也同樣難堪。但我想隻有通過這麼一次經曆才能讓偉欣刻骨銘心。於是,我就豁出去了,對後麵排隊的顧客表示歉意後,我快速地同偉欣協商購物事宜。
“偉欣,我們隻能把你這裏的東西撿幾樣出去。”我指著購物車跟偉欣說。偉欣聽了我的話,一副犯愁的樣子,好像很不舍得。
“快點,寶貝,你看後麵還有人排著隊呢。”我小聲地催促她。
“好吧,”偉欣看了看後麵的隊伍,隻得表示同意,便自己挑選了幾樣要買的。最後,她買的東西實際價格是49.6元,正好把她手中的錢花光。
在回來的路上,偉欣也沒有表現出特別不高興,她隻是嘟囔著自己沒有錢了。然後又突然想起什麼似的問我:“媽媽,你是不是沒有錢了?”我回答說是。
“那怎麼辦呢?”偉欣開始犯愁了,“要是沒錢豈不是不能去超市了。”看來,偉欣的擔心還是放在以後能不能買東西上。“媽媽,不如我去向爺爺要錢吧?”她突然又有了點子,準備向爺爺奶奶要錢花。
“這怎麼行呢,爺爺奶奶也沒有太多的錢。”我趕緊把她這種想法給掐滅在搖籃裏。
“爺爺奶奶有很多錢的。”偉欣不相信我的說法。
“其實爺爺奶奶沒有多少錢,隻是因為他們疼愛你,所以,每次你去都會給你買好多東西。”我向偉欣解釋說。
“那媽媽沒有錢花啊?”好在偉欣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糾纏太久。
“沒事,寶貝,媽媽和爸爸會想辦法的。隻是你不能再大手大腳花錢了,你看,你今天買了這麼多東西,這錢雖然是你自己的,可是下一次想買的時候就沒有錢了。”我話鋒一轉,開始指出她花錢大手大腳的問題。
偉欣聽了我的指責,沒有吱聲。“我們以後不能再這麼花錢了,好不好,寶貝?”我見偉欣還沒有反應過來,趕緊提出要求。
“好。”偉欣乖乖地答應了。看來女兒也不是那麼難哄,但不管采用什麼方法,讓她學會節儉才是正道。
“這樣吧,我們回家看看還有多少錢,然後我們做個預算,從現在起,我們每個人不再亂花錢,都要節約。行嗎,寶貝?”我進一步提出建議順便征求偉欣的意見。
“行。”女兒很幹脆地答應了。嗬嗬,孩子的心思還是很單純的。
回到家後,我煞有介事地拿出所有的錢,然後假裝算了算,做了個當月預算,便和偉欣統一了用錢的規則:要節約花錢,而且以後爺爺奶奶再買什麼東西,偉欣也要製止。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裏,我就用這個用錢規則不斷地提醒偉欣。中間,雖然偉欣也曾鬧著想買一些玩具,但都被我拒絕了。一個月後,偉欣買的東西比之前少了很多。我一看這個辦法可行,就在第二個月又想了個辦法,如法炮製,結果還真的省下了不少錢。當然,最重要的是讓偉欣懂得了花錢要節約的道理。
孩子對購買東西感興趣了,其實是孩子社會化的開始,去超市,往往是他們最愛幹的事情。但是這時候的孩子是沒有節約和浪費這兩個概念的,如果家長在孩子身上花錢毫不在乎,孩子要什麼就買什麼的話,時間長了,就會讓孩子感覺到家長很有錢,而且還會養成孩子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所以,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花錢習慣是很有必要的。
要想從小培養孩子的財商,父母可以參考以下幾條建議:
首先,告訴孩子錢是從哪裏來的。三四歲的孩子對錢有了初步的概念,他們也已經懂得錢的麵值有大有小,用錢可以買到很多想要的東西。因為孩子在最初隻有買賣的概念,所以父母要在合適的機會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的錢是辛辛苦苦賺來的,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還可以讓他們觀察爸爸媽媽每天是幾點起床,幾點上班,幾點下班,然後告訴他們不上班就沒有錢,讓他們知道錢需要很辛苦才能賺得來,應該節約著用。
其次,告訴孩子什麼應該買,什麼不應該買,早早定好規矩,使孩子有個約束力。三四歲的小孩子是不會知道哪些是該買哪是不該買的。爸爸媽媽應該告訴他們,例如一些不利於小孩吃的食品,家裏已有的玩具或質量差的玩具都是不應該買的。還可以和孩子約法三章,比如說,可以兩天買一次零食,但每次買隻能買一到兩樣。也許一開始,孩子沒法很好執行規則甚至會哭鬧,那就不妨讓他們哭一會兒。哭是孩子調整情緒的方法,爸爸媽媽此時不要害怕孩子哭,也不要被孩子的哭所控製,要堅持原則。
以我的經驗來說,在讓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念這一過程中,家長的言行是很重要的。就拿偉欣來說,雖然我們沒有給她造成亂花錢的印象,但孩子的爺爺奶奶就不一樣了,他們基本上是偉欣想買什麼就給買什麼。後來我就和他們溝通,告訴他們不能讓孩子隨心所欲,畢竟讓偉欣學會節約花錢也是為了她好。爺爺奶奶同意了我的觀點。從那以後,他們在給偉欣買東西的時候不再盲目,也開始注意了。可以說,有了他們的配合才使得偉欣逐步改變了“爺爺奶奶很有錢”的想法,漸漸地也就不再亂花錢了。
大人是孩子的榜樣,我們對待物質的態度也會影響著孩子,所以我們要經常反省一下自己的消費方式。如果大人花起錢來大手大腳,孩子自然也會這樣;如果父母比較節約,那孩子也容易理解節約用錢的道理。
所以,家長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榜樣示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有隨意浪費的行為。隻有這樣,才能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消費觀念。
存儲夢想,讓女兒管好壓歲錢
我希望我的孩子們有足夠的錢去幹他們想幹的事情,而不是有太多的錢卻什麼也不想幹。
——美國實業家 洛克菲勒
案 例
每年過年,我們都為笑笑的壓歲錢而苦惱。她一兩歲的時候還好,即使大人給了她錢,她也讓我們給她收起來。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她逐漸認識到錢的好處之後就不願意再讓我們給她管錢了。而且還有一個問題,隨著笑笑越來越大,她所得到的壓歲錢的數額也在增大,有時一個紅包裏能有近千元。我們其實是不主張給孩子壓歲錢的,在我們看來,給孩子好的禮物比給壓歲錢要有意義得多。但是,過年給壓歲錢的風俗並不是我們想改變就改變得了的。
今年我們回老家過年的時候,碰到的親戚尤其多,所以笑笑得到的壓歲錢也比往年都多。有一次,笑笑的一位老奶奶看見笑笑甚是喜歡,非要給笑笑壓歲錢。按我們的想法這個錢是不能要的,但老奶奶說“這是給笑笑買書本的錢,你們大人沒有權利幹涉”,我們就不好再推辭了。
也許是像老奶奶這樣的話聽多了,也許是因為笑笑有了錢的意識,在我們返京的路上,笑笑就開始拿錢說事了。
“爸爸,你有壓歲錢嗎?”
“沒有。”笑笑一聽爸爸沒有壓歲錢,臉上便露出輕視的樣子,氣得老公直感歎現在的孩子真是見錢眼開。看到笑笑對金錢欲望日漸膨脹,我暗自有些擔心,於是就開始謀劃著怎樣把她的壓歲錢弄過來存上。畢竟,好幾千元放在一個小孩子的手裏是萬萬不行的,但是,這小妮子今年長了心眼,根本連看都不讓我看,而是把壓歲錢藏在自己的小包裏,任何人都不得碰一下。
等回到家,笑笑就迫不及待地把她那個裝錢的包包拿到臥室裏去了,我跟在後麵偷看,隻見她一會兒把包包放在這裏,一會兒放在那裏,一副拿不定到底應該藏在哪裏的樣子,很顯然是害怕我們侵占了她的財產。
看到笑笑的表現,我就一連幾天都沒有再提壓歲錢的事,一來讓這小妮子先過過癮,二來也可以讓她放鬆警惕。
等一周過去之後,我就開始實施我的“侵占”計劃了。當然在此之前,我還做了很多的前期功課。這次功課的道具是大量的老照片和動畫片《蠟筆小新》。在《蠟筆小新》第四部中,有幾集是關於蠟筆小新與壓歲錢的,講的正是蠟筆小新如何處理自己壓歲錢的故事。我的目的就是讓笑笑看了之後願意把壓歲錢交出來。
在動畫片中,蠟筆小新決定把自己的壓歲錢全部拿出來去買東西,然後去滑雪,實現他滑雪的夢想。我呢,就想就著“夢想”這個話題來說事。
“蠟筆小新真幸福,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我一臉羨慕的樣子來了個開場白。
“你也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啊。”老公及時支持。
“可是我哪裏有時間啊,更重要的是我沒有錢。”我滿麵愁容地傾訴。
“媽媽胡說,你不是有很多錢嗎?”笑笑一下子就給我擋了回去。
“哪有啊,媽媽的錢都被咱們住的房子要去了。”我叫苦連天。
“房子怎麼會要你的錢?”笑笑覺得我很可笑的樣子。
“是真的,每個月我們要為房子支付3500元呢。”我搬出事實證明自己是沒錢一族。
“為什麼呢?”這下笑笑有點相信了,但還是不解地問我。
“這房子是我們貸款買的,當時我和你爸爸沒有錢支付,所以隻好月月還錢了。”
“真的嗎?”笑笑想從爸爸那裏獲得證實。老公笑著點了點頭,說:“你媽媽平時都限製我喝酒、抽煙,她自己也不舍得買新衣服。”
不過,笑笑對於房貸的問題還是搞不太明白,雖然老公給她解釋了一番,但最後笑笑給出的結論是:媽媽真摳門。
唉,摳門就摳門唄,但為了完成我的“任務”,我還得做“摳門”老媽。
“我也想像蠟筆小新那樣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可是我沒有錢,怎麼辦呢?”我裝出很悲痛的樣子說道。
“你有什麼夢想啊,媽媽?”說到我的夢想,笑笑似乎有點感興趣了。
“我想去海邊玩啊。”
“那為什麼不去呢?”
“你老媽沒錢。”我開始向笑笑哭窮,“告訴你吧,媽媽一直想去海邊玩一次,可是直到現在都還沒有實現。”
“要不,今年夏天我們去一次?”老公好心地提出建議。
“可我們沒錢啊!”我都想要“哭”了,“唉,活了這麼大把年紀了,竟然還沒有看見過海。”
“笑笑,要不讓我們來幫助媽媽實現這個願望?”老公掉頭去拉攏笑笑去了。
“怎麼幫助?”笑笑的同情心開始泛濫。
“用你的壓歲錢唄。”老公終於提到了重點。
笑笑不吱聲了,一提到自己的壓歲錢,這小妮子可是緊張得很。我看了看笑笑的表現,於是大聲地歎了一口氣:“唉,我的夢想啊,注定無法實現!”
笑笑皺著眉頭,神情複雜地看著我,思考良久之後她決定棄械投降,同意拿出自己的壓歲錢幫我實現夢想。但是,她還是有點不甘心地說:“媽媽,你真摳門啊!”言外之意是我不肯花自己的錢,非要花她的壓歲錢。
“可是,還有一個問題。”我才不在意笑笑的指責呢,趕緊趁熱打鐵裝出突然記起某事的樣子。
“什麼事?”這下輪到老公和笑笑一起問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