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請這樣愛我8(1 / 3)

第七章

“狠心”父母養成孩子好習慣

負責早餐,改掉賴床的毛病

孩子的心是一塊奇特的土地,播上希望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獲;播上行為的種子,就會獲得習慣的收獲;播上習慣的種子,就會獲得品德的收獲;播上品德的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獲。

——美國育兒專家 巴爾

案 例

我家果果有一個不好的習慣,那就是愛賴床。為了能改掉他這個賴床的毛病,我費了很多心血,但都沒有很明顯的效果。

記得有一次是周日,臨近聖誕節的時候,天氣比較冷,果果在床上賴到了9點都沒有起床。按說,孩子周日睡個懶覺也沒事,但關鍵是他天天賴床,而對我來說煞費苦心地叫他起床也就成了家常便飯,那天我竟然忘了是周日,跑到果果臥室裏又大呼小叫著讓他起床。

一開始,孩子沒有理我,再後來,終於被我叫煩了,這小子竟然問我:“媽媽,你是不是後媽,星期天竟然都不讓我睡個懶覺?”說實話,當時我被兒子問愣了,什麼,星期天?再一想,連自己都沒有上班的意思,可不是星期天嘛。被兒子質問了這樣一句後,我一邊想一邊走出了他的臥室。可是走到半途又一想,不對啊,這小子竟然說我是“後媽”。

“果果,你剛才說什麼,說你老媽是‘後媽’?”我立馬掉頭掀開果果的被子“咆哮”道。

果果一看我掀了他的被子,有點惱了,於是也氣咻咻地說:“就是,你就是後媽,星期天還不讓我睡個懶覺。”

對於果果的指責我哭笑不得。但被兒子指責為“後媽”也是很沒麵子的事,所以,我對果果說:“好,你既然說我是後媽,那我就真的做後媽給你看看。”說罷,我一轉身就走出了臥室。

我這個“後媽”對待兒子的辦法是讓他當家,為期一周,專門負責一家三口的早餐,並且保證每個人在上班、上學之前能把早餐吃完。接下來,我就要實施我的計劃了。(嘿嘿,一想到對兒子的懲罰,我就忍不住想樂。)

“兒子,老媽跟你商量個事唄。”飯桌上,我便開始了我的計劃,當然,前提是要做得不動聲色,必要時還得加上溫柔政策。

“什麼事?”兒子倒很有大將風度,見我有求於他,便大手一揮地說。

“最近老媽的腿不知什麼原因老是疼,所以,每天的早餐不能去買了。本來我想讓你爸爸去買,但你爸爸公司這周要加班,你想晚上他要加班,早上還要早起,這樣爸爸會很辛苦。所以,老媽想你幫老媽買一周的早點。”為了能讓這小子上鉤,我故意說得可憐兮兮的。

“這……”兒子一聽,便犯難了,這與他的懶覺可是相當衝突的。

“是不是有點為難,算了,如果你不願意那我就堅持著吧!唉,我真是命苦啊!”見兒子半天沒有接招,我繼續扮可憐。這小子你別看平常耍點小橫什麼的,他可很富有同情心,心軟是他的軟肋。

果然,這小子上鉤了,“媽媽,你的腿怎麼了?”

“媽媽在生你的時候沒注意保護,現在一到陰天就疼,走起路來也很不舒服。”嗬嗬,這下你更無法拒絕了。

“好吧。可我們說好了,就一周。”兒子終於答應了。隻要答應下來,一周就一周。但還是有點要求先提出來為好。

“果果,辛苦你了,但是你可要保證我們在7:30之前能吃上飯啊,否則,爸爸和媽媽上班有可能會遲到,遲到了還會被扣錢。”我繼續添油加醋。

“行。”兒子的回答很果斷。

“有困難嗎?”我再一次問兒子。“沒有。”這小子回答得斬釘截鐵。

當天晚上,兒子臨睡覺前告訴我要給他定好6:30的鬧鍾。我樂樂嗬嗬地照做了。他還要我和他爸爸也得早起,嗬嗬,我照樣答應。然後,我把第二天買早點的錢給了兒子,讓他買豆漿和包子回來。

第二天,我和老公早早就醒了,但故意沒起床,想聽聽果果的動靜。不大一會兒,我便聽見兒子起床了,還一邊嘟囔著“天還沒亮呢,真是煩死了”。聽了兒子的話,我心裏嘿嘿一笑,小子,這就是你叫老媽為後媽的代價。“砰”,關門的聲音,原來就在我自己偷著樂的時候,兒子已經出門去了。我讓老公先起床,然後我繼續躺在被窩裏不起來。嗬嗬,我這麼做當然是有目的了。

很快,兒子便帶著早點和冷氣回來了,看見老爸在那裏等他,他很高興,又問:“我媽媽呢,怎麼還沒有起床?”一聽這小子就有點不滿。

“哦,你媽媽好像有點想賴床的意思。要不你去叫她吧?”老公巧妙地把兒子往我那裏引。

“行。”兒子得令,便一邊叫一邊跑進我的臥室,“媽媽,快起床了,包子買回來了。”我把頭從被子裏探出來,說:“好的,兒子,老媽謝謝你啊。”

但我並不打算立即起床。大概他們爺兒倆洗漱完畢還沒見我的影子,兒子急了,這次沒得老爸的命令便直接跑進了臥室,拿了鬧鍾便貼在了我的耳朵上,“媽媽起床了!”哼,跟我來這一套,我一伸手就點了鬧鍾的“穴”,讓它變成“啞巴”,然後繼續呼呼大睡。

“媽媽,媽媽,起床,上班要遲到了!”果果一看這招不行,就幹脆揭開蒙在我頭上的被子,趴在我的耳邊喊道。

“討厭!”我假裝很惱火的樣子,翻了個身,背朝著兒子,又睡了。

……

咦,怎麼沒動靜了,該不是這小子又在想什麼鬼點子吧?我偷偷地從被角裏往外看。恰好看見果果跑進臥室,並張著雙手大喊:“千年寒冰手來了!”壞了,該不會這小子捧了冷水吧。想趕快躲,結果就在我還沒有來得及躲的時候,濕漉漉的“寒冰手”已經侵襲到我的脖子上了,我隻好求饒,並保證立馬起床。

不過,我起床後並沒有接著賴床的問題說事,而是不動聲色地吃飯、上班。當然,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我還是賴床,終於等到兒子發火了的時候,我終於就賴床的問題對兒子教育了一番。結果,兒子立刻就明白他以前賴床也是一樣不對的。

就這樣,兒子被我這個“後媽”懲治了一下,而懲治的結果就是,兒子慢慢改掉了賴床的毛病,並保證每周有兩天早上起來負責為全家人買早點。

讓愛賴床的孩子起床確實是件讓爸爸媽媽頗為煩惱的事。其實孩子愛賴床都是有原因的,有的孩子是從一開始就喜歡賴床,這大多與沒有形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有關;有的孩子是某一個階段出現的特點,這應該與睡眠質量有關,比如,孩子晚上常做夢,孩子睡得太晚都會影響睡眠質量從而使孩子賴床;還有的是因為天氣冷、孩子不願意去學校,等等。案例中的果果屬於從一開始就賴床的孩子,很顯然與他從小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有關。

要想改掉孩子賴床的不良習慣,爸爸媽媽們首先要弄清孩子賴床的原因。如果就像果果這種情況,他從一開始就賴床,爸爸媽媽就要以身作則和孩子一起保證睡眠時間,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如果是因為睡眠質量跟不上而賴床,爸爸媽媽要根據具體原因幫助孩子改掉賴床的毛病。比如,某一段時間孩子因為運動量大身體變得疲乏而起不來,父母可以適當減少小孩子的運動量並引導孩子晚上早睡。如果是因為天氣冷,爸爸媽媽要鼓勵孩子克服外在的環境,適度的表揚都是可以的。

在幫果果改掉愛賴床的毛病的過程中,我一直為沒有幫助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作息習慣而自責。但是,自責歸自責,幫著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才是首要的。

我的方法是利用孩子的軟肋——心軟,再加上我的“示弱”。果果是個心軟的孩子,平常要是看到流浪的小狗小貓什麼的都會流露出很傷心的樣子。為了改變他的毛病,我就先“示弱”,假裝自己腿疼讓他心軟,然後讓他乖乖地為我們買早點。在這個過程中,我的任務是讓兒子做到堅持。同時,我還巧妙地設置了換位的場景,讓兒子體驗一下我當時叫他起床的感受。就這樣,糖衣加炮彈,果果最終養成了不賴床的好習慣。

所以,要想幫助孩子改掉不好的生活習慣,不要指責,不要批評,可以利用孩子的“軟肋”,巧妙設置場景,這樣既不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還會幫助孩子改掉不好的生活習慣。

“西點校訓”讓兒子變得自律

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

——英國哲學家 培根

案 例

兒子鄭爽也許是受他爸爸的影響,從小就迷戀軍事武器,什麼大炮、坦克、手槍,家裏的玩具幾乎都是這一類的。

鄭爽的爸爸是海軍,經常是一年半載才回來一次,和我們是聚少離多。每次回來,大概是為了補償兒子,經常心甘情願地被兒子“綁架”著去玩具店裏帶回一份又一份的玩具。我呢,看到兒子老是過著“沒有爸爸”的生活,也同樣想盡量彌補,雖然不像他爸爸那樣放縱他,但也沒太嚴格地管教過他。就這樣,這小子順風順水地長到了5歲。

5歲的小男孩本身就少不了調皮,但是鄭爽卻調皮到連帶著我也被老師批評的地步。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某天下午我去接鄭爽回家的時候,他的老師就告訴我鄭爽的“劣跡”。原來他在和小朋友做遊戲的時候,因為跟一個小男孩爭搶座位,鄭爽竟然從書包裏拿出自己的玩具手槍對著小男孩“劈裏啪啦”一陣嚇唬,結果,把小男孩嚇哭了。最後老師給出的建議是,孩子喜歡這方麵的知識或者玩具本身並沒有錯,但關鍵是,不要有所謂的“暴力”傾向。

一聽完老師的話,想到孩子的問題竟然已上升到了“暴力”的角度,我也開始擔心了,所以決定好好管教一下兒子。回家路上,我詢問兒子在幼兒園裏的當日活動,但他卻總是顧左右而言他,很顯然,對於自己的醜事他想閉口不談。既然兒子不打算跟我談這件事,我也就不談了,但心裏已經想好了另一套辦法。

一直以來,鄭爽都是以他爸爸為榜樣,他呢,也在爸爸那裏保持著小小的“光輝”形象,並且還總以這個形象為驕傲。我“對付”兒子的辦法就是短期內讓他沒法跟他爸爸視頻。當然,在施行這個方案之前,我和老公已經溝通好了,孩子這次發生的事雖小,但也應該給他點苦頭吃,讓他學會自律,不要再肆意妄為。

那天,兒子放學回家,吃完飯後便跑去打開了視頻,但是等了半天,他老爸就是不上線。兒子問我怎麼回事,我推說不知道。最後,兒子帶著疑問睡覺去了。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他爸爸照舊不上線,這下兒子著急了,問我:“媽媽,爸爸不會去秘密打仗了吧?”

麵對兒子天真的想法,我樂了,說:“不知道啊,我也沒有接到他的電話……也許是生我們的氣吧!”我假裝無意識地說道。

“生氣?”這下兒子不解了,“難道我們做錯了什麼嗎?”

“我可沒有,我在單位表現良好,你想想你呢?”我對兒子說。

兒子半天沒有吱聲,然後對我說:“我那天被老師批評了。”

“你被老師批評了嗎?”我輕描淡寫地問道。

“媽媽,你是不是跟爸爸說了?”兒子的態度好像認為我已經知道他被批評的事。

“我又不知道你被批評的事兒。”我立刻撇清,以免兒子發現我跟他爸爸“串通”的事情,“不過,兒子,你這次做得可不對啊,怎麼沒有和我們說這件事呢?”

兒子對於我的指責沒有回應。過了老半天,他問我:“是不是老師跟爸爸說了,爸爸才不理我了?”

“準是說了,要不爸爸怎麼不理我。”還沒等我回答,兒子就下了這樣一個判斷。

“也不一定,要不你等著爸爸和你聯係的時候先主動交代了吧?”我假裝好心建議道。

“好的。”兒子爽快地答應了,大概他覺得要是這個事被老師告狀到爸爸那裏去,是很丟麵子的,還不如自己說。看到兒子有了態度,我便偷偷地跟老公聯絡,於是,當天晚上,老公就如約上線了。

一打開網絡視頻,兒子就主動交代說:“爸爸,我欺負小朋友了。”

“兒子,怎麼欺負人家了?”那邊他爸雖然一副急不可待地要與兒子大聊特聊的樣子,但聽了兒子的話還是故意淡定地問。

“我拿著衝鋒槍對著張楊楊掃射了。張楊楊氣哭了,老師也批評了我。”兒子的交代倒是很徹底。

“嗯,這樣對著人家掃射是不禮貌的,所以老師的批評是正確的。”爸爸首先對老師的態度表示了支持。

“可我拿的不是真槍啊。”兒子開始為自己辯解。

“兒子,不管是真槍還是假槍,對著人掃射都是不應該的。這樣是對別人的不尊重。”爸爸在視頻中對兒子循循善誘。兒子點點頭表示知道了,唉,果然還是他老爸的麵子大。

“兒子,以後不可以這樣了,也不能再把那些玩具帶到幼兒園裏去了,另外,你對張楊楊道歉了嗎?”

“我那天就道歉了。”

那邊的老爸見兒子態度很好,趕緊給他拋了一個誘餌。

“兒子,老爸目前正在接受西點軍校的訓練呢,想不想參與一下?

“爸爸,什麼是西點軍校的訓練?”兒子一聽是軍事相關的東西,興奮地問道。

“就是一種很嚴謹的訓練方式,例如,在這裏,我們要對長官無條件服從,見了長官和其他戰友要問好,而且還要進行比賽呢。”他老爸不動聲色又拋出一個誘餌。

“比什麼?”兒子的興趣更濃了。

“軍事技能、意誌力、服從性,等等。總之是全麵比拚,到最後在全軍中選出單項第一、全能第一。兒子,和老爸一起比一比好不好?”

“好啊,可怎麼比呢?”兒子毫無懸念地掉進了“圈套”。

“這樣,待會兒我把我們正在執行的規則給你傳真一份過去,讓你媽媽念給你聽,你來執行怎麼樣,就像一個真正的士兵那樣?”老公問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