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抗戰後的第六年,石牌保衛戰開始了。
石牌保衛戰是中國陸軍與日本陸海空軍作戰。
這六年裏,中日之間無日不戰,僅僅數十萬人以上參加的大會戰就有南京保衛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蘭封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三次長沙會戰、桂南會戰、棗宜會戰、豫南會戰、上高會戰、晉南會戰、浙贛會戰……中國軍隊犧牲在抗日戰場上的將軍多達百位,犧牲的戰士數百萬人。如今,我們能夠找到這些將軍的名字,而那些士兵呢?在敵後戰場,八路軍和新四軍、遊擊隊也同樣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抗戰,連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將軍也血濺疆場,無數的子弟兵揮舞著大刀長矛與武裝到牙齒的日軍廝殺,倒下去了,成為無名英雄。
從古到今,中華民族從來沒有哪一場戰爭,像這樣慘烈,像這樣悲壯,像這樣萬眾一心眾誌成城,像這樣讓人悲憤填膺讓人欲哭無淚。
石牌保衛戰開始前,中國軍隊在不斷地布雷,日軍在不斷地掃雷。這種情景很像多年後的一部婦孺皆知的電影《地雷戰》,不同的是,電影演的是地雷,長江水域布的是水雷。
1943年3月的一天夜晚,幾名布雷隊員被日軍巡邏艇發現,日軍俘獲了他們。
中國軍隊準備營救。
布雷隊員被關在哪裏,通過什麼途徑可以營救,關押地點是什麼地形,中國軍隊一無所知。
於是,十一師的諜報隊隊長陳光林前去刺探情報。
範一貴是一名小生意人,他經常坐著柴油機船來往於宜昌市夷陵區的長江兩岸。陳光林是範一貴的外公。
陳光林家在距離石牌村20公裏的金獅洞,他參軍的時候隻有20歲,因為出生在本地,對長江三峽的地理環境和風俗習慣非常熟悉,所以,就自告奮勇前去下遊刺探情報。
想來陳光林以前榮立了很多戰功,要不然也不會在強將如雲的十一師擔任諜報隊隊長。陳光林每次執行任務的時候,都能全身而退,而這次,卻再也沒有回來。
現在,我們再也不知道陳光林當時是怎麼被日軍識破身份的,隻知道陳光林犧牲的時候非常悲慘。日軍將他綁在樹上,嚴刑拷打,要他供出十一師的情報,他大罵日軍。後來,日軍把周圍幾個村莊的農民全部集中在一起說,這就是和皇軍作對的下場。殘暴的日軍用刺刀刺向陳光林,每刺一刀,就有鮮血順著身體流下來。陳光林依然在大罵日軍。因為太過殘忍,圍觀的人都不敢觀看,有的婦女發出了哭聲。日軍強行要求每個人都抬起頭來,觀看這場殺人表演。最後,陳光林遍體刀傷,血盡而亡。
陳光林的死亡地點是黃柏阿,讀音是這樣,具體地名不知道是不是這樣。
這一天是1943年3月18日。
也就在這一天裏,日軍後方的江蘇北部也發生了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往事。這件往事現在也很少有人知曉。
這是發生在新四軍與日軍之間的一場血戰。
那時候的中國軍隊很貧窮。
而八路軍新四軍更貧窮,他們手中的很多步槍,連四發子彈也沒有。
那時候的八路軍和新四軍中的很多士兵都患上了“夜盲症”,這是因為長期營養不良造成的。可是,因為武器低劣,我們的軍隊又不得不選擇夜襲,用冷兵器與日軍廝殺,所以,盡管很多人患有夜盲症,還是要趁著漆黑的夜晚,衝進敵營,與敵決死一戰。
很多士兵都來自於農民,沒有文化,他們連左右都不分,更別說瞄準射擊,列隊衝鋒了。所以,每逢打仗的時候,下級軍官就身先士卒,陣亡率特別大。每次上陣前,軍官都要指定繼承人,在自己死後,帶著剩下的弟兄繼續衝鋒殺敵。再反觀我們的對手,他們已經普及了小學教育,準備了好多年,蓄意侵略,武器精良,他們的戰術素養素質遠遠超過我們的軍人。所以那時候,大家都認為犧牲前能夠殺一個日本人,就賺了。
因為沒有槍彈,將士們就苦練冷兵器。八路軍新四軍都有他們的拿手好戲,這就是拚刺刀。可以這麼說,抗戰時期的八路軍新四軍都是拚刺刀的好手,在平型關戰役中,兩個鬼子端著刺刀背靠背,七八個八路軍也難以近身,而這個時候,兩個鬼子背靠背,一個老八路軍就能將他們刺個透心涼。為什麼?八路軍新四軍的單兵作戰能力增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