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逃出生天(1)(1 / 2)

抗日戰爭時期,如果中國軍人投降了日軍,會被安排到後方做偽軍,不用幹體力活,這是給降兵的待遇。然而,第十軍沒有投降日軍,更沒有組織所謂的“先和軍”,當時,日本人按照戰俘的“待遇”來對待他們,讓他們幹重體力活。

盧慶貽被日本人關押了兩天後,日軍押著他和十幾個俘虜一起來到城外,收割水稻。他們收割水稻的時候,日軍就拿著槍站在高處,如果有人逃跑,就舉槍打;如果他們動作慢一點,日軍就掄起槍托砸。

月亮照耀著衣衫襤褸的他們,他們在月光下揮汗如雨。

盧慶貽說,日軍隻敢在夜晚出動,如果日軍白天出動,被陳納德的飛虎隊看到了,就用機槍掃射,日本人對飛虎隊怕的要命。

那時候,衡陽城的日軍已經徹底斷糧了,他們搶割尚未成熟的稻穀。而那時候,中國南方的水稻還是一年一熟。

稻穀收割完畢後,留守在衡陽城的日軍要轉移了,也要帶著俘虜一起轉移到零陵縣。那時候叫零陵縣,現在叫永州市,就是柳宗元筆下那個產“異蛇”的地方。

因為目標太大,日軍就將俘虜們分成小隊,盧慶貽所在的這一隊有20個俘虜,由兩名日軍押著,徒步走向零陵。

這一路還是晝宿夜行,日本人太害怕飛虎隊了。衡陽保衛戰中,飛虎隊讓日軍死傷慘重,日軍對這些畫著鯊魚的飛機驚懼萬分。自從侵華戰爭開始,日軍的飛機總是轟炸中國人,現在,他們終於嚐到了挨炸的滋味。

他們走了五天後,路過一個小山村,村子裏的人全嚇跑了。一個日本兵走進村中搶糧食,一個日本兵看押著他們。盧慶貽想跑,可是那個日本兵看押得很緊,一直沒有機會。那個進村搶糧食的日本兵也沒有搶到多少糧食,放了一把火,把村子點著了。

一行人繼續向前走。

戰俘中有兩個人,一直對日本兵俯首帖耳,表現得奴顏婢膝。休息的時候,他們替日本兵捶腿,給日本兵點煙,讓日本兵放鬆了警惕。

一行人走到山頂的時候,那兩個對日本兵奴顏婢膝的人走在最後麵。突然,他們扭轉身,一人抱住了一個日本兵,其餘的人也突然扭轉身,撲過去將日本兵壓在地上,一頓拳腳,兩個鬼子都見了閻王。

盧慶貽說,那一刻大家心有靈犀,覺得到了山頂就要發生事情了,就要打死兩個日本兵逃跑,而事先誰也沒有提議,也沒有商量。所以,那兩個戰友一抱住日本兵,大家就圍上去群毆,將日本兵打死了。

然後,20名戰士沿著山崗走到了山下,天亮後,他們來到了一座村莊。盧慶貽向老鄉打聽武岡縣的方向。此前,在電報中,他聽到武岡縣駐紮有七十四軍一支部隊,他想帶著戰士們先投奔七十四軍。

一行人又在山中走了很久,卻再也沒有看到村莊,他們在山中轉來轉去,迷路了,無法找到通往武岡縣的道路。

這一路上,他們饑腸轆轆,隻能采摘野草野果充饑,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浸濕了,又被山風吹幹,他們不知道怎樣才能走出磨盤一樣的山峰。

就在這時候,一支武裝小分隊出現了。小分隊拿著槍,潛伏在草叢中,等到他們走近了,才突然跳出來。這是中國軍隊的一支遊擊隊。

盧慶貽說,他一看到遊擊隊,終於感到到家了,坐在地上再也走不動了,很多人當時都哭了。

他們在武岡縣七十四軍軍部隻停留了一天,第二天又出發趕往貴州獨山,因為獨山有第十軍留守處。我不知道抗戰中的留守處是一個什麼機構,可能相當於辦事處吧,比如某某公司駐某地辦事處。也可能是第十軍家屬留守的一個機構,丈夫在前方打仗,妻子在後方等候。

從武岡縣到獨山七八百公裏,他們一路步行,穿山越嶺,風餐露宿,終於來到了獨山。

當時,第十軍已經有幾百人從衡陽逃出來,聚集在獨山。大家相見,抱頭痛哭。

王樂平也是在日軍轉移俘虜的途中,和戰友們殺死日軍士兵逃脫的,他比盧慶貽先一步來到桂林。

不久,第十軍留守處的所有人都趕赴重慶。那時候,方先覺在重慶重組第十軍。

衡陽保衛戰結束後,童紀統也淪為了戰俘,他和15個第十軍的戰士被日軍關在一起,每天給日軍的戰馬割草。有一天,割完草已經到了半夜,他趁日軍不備,逃離了衡陽。

離開了衡陽後,童紀統也向獨山走,沒想到走錯了方向,輾轉來到了遵義。

他在遵義流浪的時候,聽到方先覺在重慶重組第十軍的消息,又一路步行到了重慶,重新加入了第十軍。

方先覺又是如何逃離衡陽來到重慶的?

第十軍炮兵連連長白天霖記錄說,衡陽保衛戰中,因為連續多日未眠,又和士兵們一起吃燒焦的大米,方先覺的身體虛弱到了極點。城破後,方先覺“數日未進水米,亦患痢疾,終日臥床不起”。身體的疾病,加上心理的折磨,已經讓方先覺無法站立起來,那些天裏,他一直臥病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