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廣西俍兵雄於天下(2 / 2)

《淮南子》中這樣記載:“……而越人皆入叢薄中與禽獸處,莫肯為秦虜,相置桀駿以為將,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殺尉屠雎,伏屍流血數十萬,乃發適戍以備之。”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百越軍退入山林後,又趁夜襲擊秦軍,殺秦將,秦軍伏屍數十萬。

這種戰鬥力實在太強悍了。

後來,秦始皇命史祿鑿靈渠,建徒門,貫通湘江漓江,使秦軍糧道暢通,才攻破百越。

為了防範百越再起事變,20萬秦軍後來就一直駐紮在百越,與當地人通婚,這就是今日廣西人的先祖。

因為有這樣的先祖,所以,後代人的血管裏都流淌著剽悍不屈的血液。所以,千百年來,廣西都民風剽悍,好勇鬥狠。

接下來的上千年裏,北方戰亂紛起,改朝換代,而十萬大山之中的廣西相對安寧。一直等到了明朝,廣西人才有了重登曆史舞台的機會。

明朝中期,江浙一帶倭寇犯邊。所謂的倭寇,就是日本的武士和少量中國流氓組成的一支土匪力量,養尊處優的明軍與這股凶悍的土匪作戰,屢戰屢敗,於是廣西兵出征了。廣西兵當時有個名字叫做“俍兵”,或者叫“狼兵”。叫他們“俍兵”,是因為他們都是廣西土司的私家軍隊;叫他們“狼兵”,是說他們如狼似虎,打仗不要命。這股走出廣西的軍隊,首領是年過花甲的瓦氏夫人。這支私家軍隊在東南沿海與倭寇交戰,十戰十勝,還曾經救出過被倭寇包圍的抗倭統帥俞大猷。史載,有一次,二十名俍兵被二百名倭寇包圍,一番激戰,倭寇死亡五十人,而俍兵僅死六人。

俍兵的戰鬥力為什麼這麼強?這和他們的作戰方法有很大關係。每逢與倭寇作戰時,俍兵七人一組,各組獨立作戰;這是針對倭寇製作的戰術,倭寇作戰幾乎不講章法,完全就是土匪行徑,狂砍亂殺。俍兵每組中有四人專門殺敵,有三人專門割頭,以便回去領賞。而衝鋒的時候,前麵一人又衝在最前麵,後麵兩人左右夾擊,還有一人持弓遠射,另外三人緊隨其後,等著割頭。這完全就是****的“一快兩慢三猛”打法。幾百年前,瓦氏夫人依靠這種戰法趕跑了倭寇;幾百年後,****依靠這種戰法無敵天下。不知道****的戰法是否借鑒了瓦氏夫人。

廣西俍兵雄於天下。

瓦氏夫人抗倭後50年,袁崇煥登上曆史前台。

袁崇煥是廣西人,也有人認為他是東莞人。袁崇煥文臣出身,中過進士,當過知縣。當時,後金崛起,東北告急,曾經與起義軍闖王李自成作戰過的明末大將滿桂、祖大壽、熊廷弼等紛紛敗北,朝廷不得已啟用袁崇煥。袁崇煥上任隻帶萬名廣西兵,據守寧遠城。寧遠在山海關之外,滿朝文武認為寧遠早晚必失,勸袁崇煥後撤,但是袁崇煥堅決據守,與30萬後金兵交戰,大勝。後金統帥努爾哈赤長歎曰:“自二十五歲起兵以來,征討諸處,戰無不捷,攻無不克,惟寧遠一城不下。”

當時,袁崇煥率領萬名廣西兵,縱橫遼東,所向無敵,後金不敢南下,明朝暫保太平。

可惜,崇禎誤中後金反間計,自毀長城,將袁崇煥淩遲致死。淩遲,就是用3 600刀,將身體上的肉一塊塊割下來,要割三天三夜,而最後一刀才能讓人死亡。中國古代這些酷刑如此殘忍,簡直讓人不敢想象。

袁崇煥死後,崇禎也得到報應,他成為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後金,也就是清兵,迅速入關,崇禎殺死女兒後,懸梁自盡。想來崇禎真是一個渾蛋,不但殘害忠良,而且連親生女兒也不放過。天地之寬,世界之大,女兒完全可以隱名埋姓,在荒野之中度過一生的。

又過了200年,太平天國登台亮相。

所有人都知道太平天國,因為他出現在曆史課本中。

天平天國運動最後盡管失敗了,但是,不可否認太平天國初期極強的戰鬥力。

當初,洪秀全帶領諸王及三萬廣西兵,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一路殺奔到了南京,幾十萬清兵難以阻擋。三萬廣西太平軍,可以說天下無敵。

後來,太平軍在江浙一帶廣泛擴軍,發展到了30萬。而曾國藩評價說:“長毛中後期之三十萬戰鬥力,遠遠不如剛出廣西之三萬。”

按說,太平軍人數越多,越難對付,事實上恰恰相反,幾萬人的太平軍一觸即潰,而太平軍老兵組成的小隊極難攻破,因為這些老兵都是廣西兵。曾國藩多次在奏折中說:“內有廣賊數百,皆極驍悍。”廣賊,就是“廣西逆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