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儒將闞維雍、黑將陳濟桓、悍將呂旃蒙(2)(3 / 3)

一些日本老兵也在回憶錄中寫道:廣西人的英勇,超過了日本士兵。

一名日本下級軍官在回憶錄中寫道:今日我軍遇到了自戰爭以來最凶猛的抵抗,城裏到處都是槍聲,到處都是地雷,全城都在肉搏,我大隊900餘人在戰役結束後,僅剩70餘人,且多為傷兵。

桂林保衛戰結束後,幸存老兵中有人也寫了回憶文章,文章中說,日軍進攻桂軍陣地的時候,也使用了平射炮和火焰噴射器。有一些戰士,堅守陣地時,渾身著火,就跳出工事,將撲上來的日軍緊緊抱住,也將日軍燒死了。

桂軍的英勇確實是日軍不及的。我曾經看到過幾本日本老兵所寫的關於滇西戰爭和緬北戰爭的書籍,日軍被火焰噴射器燒著後,隻會狼狽逃命,哀號不已,沒有一個人會像桂軍這樣凶悍。

當地的老人說,桂林保衛戰中,被民團打死打傷的日軍就多達7 000人。

日軍進攻桂林的前兩天,沒有占到任何便宜。

也是在這一天裏,闞維雍一直親臨第一線,冒著敵人的炮火,帶著師預備隊奔跑在戰壕裏,哪裏最危急,他就出現在哪裏。他們一出現在哪裏,就像旋風一樣,將已經突入陣地的日軍又壓回去。

這天夜晚,闞維雍巡視陣地的時候,看到守城官兵盡管傷亡很大,但仍意誌堅定,所有人都表示,誓與桂林共存亡。

這兩天裏,陳濟桓也一直親臨第一線,拖著一條嘎嘎作響的瘸腿,拄著拐杖。他來到哪裏,哪裏就士氣大振,殺聲震天。

呂旃蒙同樣是這樣,他一直指揮著一個團的戰士與日軍廝殺,日軍的炮彈飛過來,塵土將他淹沒了,他爬起身,抖抖身上的塵土,繼續指揮作戰。

桂林保衛戰注定了是無比慘烈的。

西南的城牆和中國其餘地區的城牆不一樣。北方的城牆都巍峨高大,比如西安城牆,和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的平遙古城,還有雖然地處南方,但是處於東南沿海的南京城牆,我曾在玄武湖邊看到了一段保存完好的明城牆,牆壁上有被日軍炮彈炸出的洞口。這些城牆無一例外都高聳堅固,異常厚實。從古到今,北方,尤其是中原,一直戰亂不斷,從匈奴、黨項、女真,到後金,戰火一直焚燒著這片土地,而相對於北方來說,西南長時期和平安逸,所以,城牆也僅僅作為一種裝飾和防備土匪的騷亂,我曾經見到過大理城牆,很秀氣很低矮,似乎撐一根竹竿就能夠躍上城牆。

我沒有見到過桂林的城牆,桂林城牆現在已消失殆盡,但是從桂林當地老人的口中我得知了,桂林保衛戰的時候,桂林有過城牆,也有過城門,但是城牆一點也不高,日軍一陣火炮過後,城牆就出現了缺口。

桂林沒有常德和衡陽那樣高聳的城牆,城牆外也沒有足以抵擋的高山大河,桂林有很多山,但是山峰低矮,各不相連,它隻能作為美景欣賞,卻不能在戰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桂林的守軍是在衡陽失陷前夕,才倉促組織保衛戰,它也不像同時期進行的龍陵戰役和騰衝戰役那樣,日軍可以據險堅守,節節抵抗。日軍在占領滇西的兩年時間裏,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對龍陵和騰衝工事的興建,他們將兩座城市的地下已經掏空了。而桂軍堅守桂林,隻能依靠這些美麗而低矮的山峰,和保衛家鄉的不屈的意誌。

桂調元和駱首瞻都說,桂林保衛戰慘啊,要讓世人知道當年艱苦卓絕的抗爭,否則那兩萬烈士死不瞑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