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興元是湖北麻城的人,十年前到任潼川府時,才三十八歲。他在任上已經整整幹了九年零八個月,帶領潼川一府三州十八縣的民眾,興修水利,減免賦稅,贏得了當地百姓的高度讚揚,紛紛稱讚他是當今的“青天大老爺”!大明洪武十八年(1385)的夏天,兩湖間洪水泛濫,瘟疫流行,荊楚大地餓殍遍野。唐父為生活所迫,隻好帶著劫後餘生的小兒子唐興章千裏入川,投奔唐興元而來。誰想旅途勞頓,又偶感風寒,唐父尚未到達潼川府就歿於川北的閬州城。
唐興元聞訊後獨自悲切,急忙遣人將父親的遺體和弟弟唐興章迎入府中。
兄弟二人相見,唐興章沒有絲毫的歡喜。他責怪兄長隻管自己在外逍遙自在,全然不顧一家人的生死存亡。
唐興元知道弟弟心裏有氣,低頭做聲不得。他吩咐家裏的人,每天好酒好菜地款待,讓他慢慢地消火順氣。
如此三日,唐興章感覺到了兄長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關懷。到了第四日,唐興元遣家人將弟弟轉移到了驛館裏居住,隻留下一個小廝侍候左右,其餘的人一律不準前去探視,連飯菜也換成了素食薄酒。
唐興元自己也不去探視,每日照常去衙裏公幹,暗地裏卻囑咐心腹之人,去棺材鋪買了一口柏木壽材,將父親的遺體焚香沐浴後,放進壽棺內裝殮完畢。等到“守七”孝滿,唐興元便派兵丁隨同弟弟唐興章一道,護送靈柩返回楚地。
唐興章本想老家已無親人,此次來到了潼川,當哥哥的怎麼都會給自己找個事情做,後半生的生活便無憂矣。誰知道唐興元卻對他淡淡地說道:“弟胸無點墨,怎做得了國家大事?返鄉勤勞耕作才是你的本分。”
唐興章聽了兄長的話,一時痛哭流涕。他恨唐興元絕情寡義,當眾責罵不已。
唐興元不為所動,依舊淡然地說道:“興元身受聖恩,自當忠心體國,豈能枉法而徇私情?”
唐興章無可奈何,隻得扶柩痛哭而去。
沿途百姓聽說後,自發地跪迎道旁,紛紛點香燭化冥鈔,念經超度亡靈。連一向和唐興元有隙的同僚們,都暗自讚揚他的清正廉潔。
又十年,唐興元因減免賦稅得罪了上司,遭彈劾後被朝廷貶為平民。
唐興元不悲不憤,身著一襲布衣,獨自一人返楚。他除了隨身攜有一擔書外,發誓不帶走潼川的一粒塵土。
府城內的百姓提壺捧漿前來相送,唐興元數次下馬鞠躬致謝。當騎馬來到潼川府與重慶府交界的涼風埡時,唐興元下馬伏地向西北而拜,望著潼川的山山水水,忽然號啕大哭不止。
夾道相送的父老鄉親見了唐大人的悲情,無不失聲痛哭。
十六日之後,唐興元疲憊地回到家中。唐興章站在破敗的茅草屋前,兩眼冷冰冰地看著他。
夜裏,兄弟二人燈下竊竊私語。
三更時分,唐興元跟著弟弟攜鎬外出,二人悄悄地來到父親的墳墓前,急急忙忙地挖掘起來。月光下,柏木棺材已經朽爛,隻剩下白森森的一副骨架。骨架的四周,散落的黃金白銀、珠寶首飾,不計其數。
唐興章頓時狂喜不已,擁兄而泣曰:“哥果然不愧為青天大老爺,智謀勝包黑子多矣!”
唐興元卻不以為喜,隻淡淡地說道:“那日不當眾責你,這些上百萬的金銀珠寶,如何能夠運回故裏?還恨兄乎?”
從此以後,唐興元埋名隱姓,隱居在荊楚的鄉下。但他始終難忘蜀中的山山水水,遂於大明永樂二年(1404)春,舉家遷往蜀中遂州,築園東禪鎮,莊園取名“潼府”。數百年間,潼府一直為蜀中第一大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