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能靠抱怨成功。很多人都喜歡抱怨,因為抱怨能夠得到別人的同情,或者是憐憫,但是這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因為,隻要你開始抱怨,你就會不知不覺地放緩成功的腳步,把時間花在為自己鳴不平上,把精力花在為自己討公道上,如果得不到想要的結果,就會大罵世事不公,哀歎老天無眼。這樣必然直接影響工作和生活,影響心情和心態。
比爾·蓋茨說:“一個善於為失敗準備借口的人,無論怎麼掩飾,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懦夫!”抱怨隻能表示你的無能。真正的勇者,遇到問題,從不抱怨,他們總是會冷靜地看待問題,審視自己,把別人找借口抱怨的時間,用來分析問題,找出答案。
永遠別抱怨自己沒有機會,運氣不好的時候,我們應該捫心自問,在成功麵前,自己都做過什麼,是否分析過自己的工作會給自己帶來怎麼樣的成就?是否思考過應該怎樣做,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成為業界精英?是否懂得“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的道理,把對“天鵝肉”的羨慕,變成了追求成功的動力,而不是坐著空想,抱怨不斷呢?
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提出問題
失敗者說:“我們主管總是跟我找茬,整天追著我問這問那,真煩人!我都想申請換個部門了!”
成功者說:“不是有那句話嗎,工作就是解決問題,如果沒有問題要解決的話,還叫什麼工作呢?要想讓你們主管不再煩你,很簡單,問題由你自己提出來。”
在我國古代,人們把知識叫做學問,認為學從疑得,知從問出。愛因斯坦也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隻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巧問題。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看舊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可以說,提問在我們解決問題、學習知識、積累經驗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提出問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解決問題的開始,是解決問題的指南針,能夠為問題的解決提供一個大致的方向、方法的域限。
留學生A和B在學校裏都是成績優異的好學生。不過兩個人各有特色,留學生A特別善於提出問題,留學生B善於解決問題。多數時候,留學生A提出問題後,往往不能夠迅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但留學生B,如果別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能夠很快把它解決了。
有一次,A提出一個學術問題,之後就沒了動靜,因為他思來想去,也沒能解決。後來,B費盡心血終於把它解決了。但最後讓他想不到的是,學校表彰這一成果時,提出問題的留學生A比解決問題的留學生B所得獎學金高出許多。
B對於這個結果很不服,心想:這個問題明明是我解決的,應該我的獎學金比他的高才對。對此,校方這樣回答:如果他不提出問題,你解決什麼問題呢?B立即啞然。
恩格斯在評價黑格爾的時候說:“黑格爾第一次——這是他的偉大功績——把整個自然的、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一個過程,即把它描寫為處在不斷地運動、變化、轉變和發展中,並企圖揭示這種運動和發展的內在聯係……至於黑格爾沒有解決這個任務,在這裏是無關緊要的。他的劃時代的功績是在於提出了這個任務。”一個具有問題意識、能夠提出問題,特別是第一次提出問題的人,不管他是否解決了問題,都是了不起的,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創造了“劃時代的功績”。
因為發現和提出新問題,為解決問題和方法創新提供了前提,提供了指引。要想解決問題,必須以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為基礎。提出問題,表現了一個人的問題意識,這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發現問題,找準了問題所在,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才能接下來決定采取什麼方法和措施,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地解決問題。
吉利公司有一個“問題文化”,他們提倡員工們發現問題和矛盾,並積極鼓勵他們去努力解決。在公司的牆上,甚至寫著這樣四句話:“發現問題是好事,解決問題是大事,回避問題是蠢事,沒有問題是壞事。”
吉利公司有一名員工叫杜慶帥,2009年他提出了215個問題,名冠整個公司。杜慶帥中專畢業後,就被分配到了吉利汽車總裝廠,臨行前他母親對他說:“你到了那裏,要多做事,少說話,不要去得罪師傅們,更不要向領導提什麼意見。”進廠之後,他果然按照“母訓”不多說一句話,不多走一步路。但是,這與公司提倡的“問題文化”有點格格不入。
董事長李書福對這些年輕人的心思非常了解,見到此情此景,他說:要使“問題文化”在吉利生根、開花、結果,一定要營造一種活潑和諧的氛圍,要實事求是地找自己的問題,真誠感謝別人找你的問題,要毫不留情地找別人的問題,能追根究底地找出問題的真相,同時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方案。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使全體員工從“自我保護”的意識中解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