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種:投機取巧的人。
在我們當中,不乏這樣的人,他們認為工作是給老板幹的,錢是給公司掙的,幹多幹少一個樣,何必浪費自己的大好青春。因此他們能投機的就投機,能取巧的就取巧,把精力全都放在了投機取巧上,而不是積極地想辦法解決問題。
我們說一個人在企業中生存靠的是什麼?靠的是你的價值,靠的是你的使用價值,如果你把精力放在了投機取巧上,你就會由於你的工作態度偏離方向,你就會由於你能力不斷地喪失,導致整體價值的流失,最後你必然在企業中失去立足之地,使自己一天一天從成功者的隊伍中掉隊。
第四種:淺嚐輒止的人。
有一種人,做任何事情都不專業,從來不把事情做透、做細、做深,隻要稍微做做就可以了。比如說,上司讓他打印文件,他就會把打印完的文件交給上司,至於為什麼要打印,怎樣排版,是否有錯別字等問題,從來不去思考。
這種人做事從來不會動腦筋,從來不會思考做這件事情會有怎樣的結果,應該按照什麼樣的順序,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他認為隻要做完就可以了。這種人,由於對什麼事情都淺嚐輒止,做不到位,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會有大的收獲,漸漸地就會由於工作上的疏懶,淡出上司的視線。
第五種:消極怠慢的人。
在一條昏暗、偏僻的鄉間小路上,一個推銷員的汽車爆胎了,他想換上備用輪胎,可是發現沒有帶千斤頂。
這時,他看見路邊不遠處有一家農舍有燈光。他大喜,馬上向農舍走去。但是很快,他就思緒翻滾:如果人家不開門怎麼辦?如果他們沒有千斤頂怎麼辦?即使那個家夥有千斤頂,但他不借給我,又怎麼辦?他越想越焦慮不安。當農民打開門的時候,他直接給了農民一拳,吼叫道:“把你那破千斤頂收起來!”
看了這個小故事,你也許會哈哈大笑,哪有這麼不講理的人。這是一種典型的消極、自我挫敗者的作風。生活中總是有這種消極處世的人,他們總是自我貶低、滿口抱怨、懶於行動,他們對任何事情都懷著一種消極的情緒,而不是往好處想,不是積極、努力地想辦法。
如果你的思想悲觀、消極,那麼你必然走向憂鬱和失敗,因為這種思維方式不會給你自信,不會給你支持、鼓勵,隻能讓你覺得灰心喪氣,讓你失去成功的資格。
第六種:畏懼問題的人。
遇到的問題,出現的困難,其實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勇氣麵對。有些人在麵對問題的時候,明明知道如何解決,就是畏首畏尾、縮手縮腳,不敢大刀闊斧地采取行動,因為他們害怕失敗,害怕因為失敗而承擔責任、被上司責怪或者被同事小看,寧願被動地等待“救兵”,寧願置身事外。成功的機會同樣與這種人無緣。
工作箴言 別找借口找方法
人生好比填空題,你在中間填寫什麼樣的內容,就有什麼樣的人生。機會從來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從來都是靠爭取得來的,靠你的價值換來的。
意誌堅強,勇往直前,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你成功的腳步。困難是暫時的,不是永遠存在的。弱者隻能向其俯首稱臣,唯有強者才能戰勝困難,解決問題,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
找方法遊戲
一共多少頭牛
題目:從前有個農夫,死後留下了一些牛,他在遺書中寫道:妻子得全部牛的半數加半頭;長子得剩下的牛的半數加半頭,正好是妻子所得的一半;次子得還剩下的牛的半數加半頭,正好是長子的一半;長女分給最後剩下的半數加半頭,正好等於次子所得牛的一半。結果一頭牛也沒殺,而且也沒剩下。問農夫總共留下多少頭牛?
方法如下:
步驟一:長女既然得到的是最後剩下的牛的“半數”再加“半頭”,結果1頭都沒殺,也沒有剩下,那麼,最後剩下的必然是1頭,長女得到的就是1頭牛。
步驟二:長女得到的牛是次子的一半,次子得到的就是2頭牛。
步驟三:次子得到的牛是長子的一半,長子得到的就是4頭牛。
步驟四:長子得到的牛是妻子的一半,妻子得到的就是8頭牛。
步驟五:把4個人得到的牛的頭數相加,則農夫留下15頭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