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失敗者之所以失敗,是因為養成了不良的習慣。行為科學研究得出一個結論:一個人一天的行為中大約隻有5%是非習慣性的,剩下的95%的行為都是習慣性的。足見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在走向優秀、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我們必須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這樣,你的工作就會開展得很順利,你的效率也會大大提升,你的心情也會保持晴朗,你才會產生獲得成功的持續動力。
有目標才有行動力
失敗者說:“這樣的日子挺好的,每天舒舒服服,什麼都不用想,明天有事情明天再說。”
成功者說:“我有自己的目標,我每天都在向著我的目標前進,前進一小步,就是成功一小步。”
《天演論》的作者托馬斯·赫胥黎有一次在某個國際會場演講完畢,必須趕到另一個會場進行演講,可是兩個會場之間距離很遠。
赫胥黎一看手表,發現時間快到了,立刻衝出會場,跳上一輛出租車,連聲說:“快!快!快!”出租車司機似乎感受到了對方的焦急,一踩油門,就風馳電掣般地竄了出去。
幾秒鍾之後,赫胥黎突然哈哈大笑,輕輕一拍司機的肩膀說:“老兄,你知道我們去哪裏啊,就開得這麼快?”
如果沒有目標,車子開得再快又有什麼用呢?我們不要忙著笑那位司機連去哪裏都不知道就竄了出去,其實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這樣目標模糊,甚至是毫無目標而忙忙碌碌、夜以繼日地重複著每天的活動:起床、穿衣、吃飯、上班、吃飯、下班、吃飯、脫衣、睡覺,年複一年,周而複始,從來沒問過自己到底在做什麼,這樣做是為了什麼。
這是相當可怕的事情。沒有目標,我們就不會努力,因為我們不知道為什麼要努力,也不知道該往什麼地方努力,我們會像一隻在大海裏飄蕩的小船一樣,或者永遠隨波逐流,或者永遠在原地徘徊。
有目標,目標清晰,結果則大不相同。中央電視台曾經有過這樣一個廣告:如果你知道去哪裏,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貴人鳥,勢不可擋。這個廣告非常經典,它告訴我們:如果你知道目標在哪裏,那麼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目標是成功的起點,當你明確了目標,就等於找到了人生的主流,也就找到了奮鬥的方向,我們的潛力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如果你對這個理念不是那麼心悅誠服,我們不妨來看一看耶魯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跟蹤調查,看看目標對一個人的人生到底會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1953年美國耶魯大學對應屆畢業生進行了一項有關目標的調查,研究對象在智力、學曆等其他條件上都差不多。研究人員問了參與調查的學生這樣一個問題:“你們有目標嗎?”結果隻有10%的學生回答說他們有目標。
研究人員又問了第二個問題:“如果你們有目標,那麼,你們可不可以把它寫下來呢?”結果隻有3%的學生清楚地把自己的目標寫了出來。
20年後,在1973年,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世界各地追訪當年參與調查的學生,結果他們發現,當年白紙黑字寫下人生目標的那些學生,無論是事業發展還是生活水平,都遠遠超過了另外那些沒有寫下目標的同齡人。那些有達成目標書麵計劃的3%的學生,在財務狀況上遠高於其他97%的學生。那些沒有寫下人生目標的97%的人,一輩子都在直接或間接地幫助那3%的人實現人生目標。根據調查人員的側麵觀察,似乎那3%的人在幸福及快樂的程度上,也高於其他人。
看到了吧,這就是設定目標的結果。目標對人生有巨大的導向性作用。成功,往往始於開始的一個選擇。你選擇什麼樣的目標,就會有什麼樣的成就,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今天的生活狀態不由今天決定,它是我們過去生活目標的結果;明天的生活狀態不由未來決定,它將是我們今天生活目標的結果。
一個人要想美夢成真,你得先在心中做那個夢。如果那個夢又清楚又真實,你就有可能在現實的人生中,得到超出想象的結果。在具備一定條件的情況下,有一個目標並且能夠堅持不懈地追求心中“自我形象”的人,成功的幾率要比其他人大很多。
勃朗寧說過:“雄心壯誌是茫茫黑夜裏的北鬥星。”我們的人生之路難免進入“黑夜”,甚至誤入迷途,目標就是那耀眼的“北鬥星”、“航向標”,指引我們走出“黑夜”,重見光明,走向成功。
因為目標為我們每個人明確了行動方向,讓我們知道什麼是最重要的。一個人能否發揮最大的才幹,就在於是否有明確的目標。目標能夠讓我們在沒有實現夢想之前,就能“看”到結果的模樣,從而產生持續的信心、熱情與動力。
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
失敗者說:“我天生是用來做大事的,我才不屑做這等芝麻綠豆般的小事,這怎麼能體現出我的能力來呢?”
成功者說:“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大事,所有的大事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構成的,把小事做好了,大事也就不愁了。”
每個人所做的工作,都是一件件小事:士兵們每天所做的工作,就是隊列訓練、戰術操練、站崗巡邏、擦拭槍械等小事;飯店的服務員每天的工作,就是對顧客微笑、答複顧客、打掃房間、整理床鋪等小事;老板秘書每天所做的工作,可能就是接聽電話、整理報表、收發文件、登記文檔之類的小事。也許你會對此感到厭倦,認為這種不起眼的小事毫無意義,因此敷衍塞責,應付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