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對於現在年輕的公司白領來說,跳槽似乎早已形成了一種常規動作。甚至有種說法是如果你跳槽不積極的話,那麼就意味著你思維落後了,當然,這是一種誇張的不太健康的職場心態,但從中也反映出跳槽的確已經是無處不在了,那麼為跳槽也應該隨時做好各種準備工作,自然就不要輕易拒絕所謂獵頭們給你打來的電話了。即便是一些小型的非正規獵頭公司,即便他們所提供的職位不夠好,但是這樣的機會未必就一定不考慮,重要的是這樣的一次人脈交流對自己今後的長久發展史很有好處的,累積如此的獵頭信息,對自己也是有一定的好處的。如果有可能,你不妨先與提供工作機會的公司先來個直接接觸,找他們的人事經理麵談一次,畢竟從獵頭那裏得到的信息難免會有失客觀性。即便是不太方便詳細在電話裏談論一些事情,也應該盡可能的向對方問清楚很多相關事宜,比如跳槽後拿到的薪水是稅前的還是稅後的,包不包括福利等等之類,當然了,問的越詳細越好,這樣會有助於你的全麵客觀判斷。另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就是一般獵頭在打電話給你的時候,都會把職位說的很好,包括名稱、待遇等等之類的,你最好先在電話裏詢問清楚具體的工作職責,而不是僅僅聽到好聽的職位名稱便表示出了強烈的好感和興趣。
最後強調一句,即便現在的你認為跳槽還是太早,並沒有太過強烈的跳槽念頭,也應該建立起和電話那頭的獵頭公司的一個長久聯絡關係,說不定日後會在某個瞬間又有什麼樣的機緣巧合會讓你想到這個電話,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一般獵頭所給你打來電話,肯定不會是和你風馬牛不相及的行業或領域,那麼即便沒有工作上的相關往來,在有些場合下,說不定,他們可以無形中幫你做很多職業前景分析或者行業內部的一些發展動態及時的更新等等,而這些都會在你的人生事業上對你有所幫助。
3.和獵頭做朋友,做優質“線人”
首先來看一下何為線人,以及獵頭行業對線人的一些需求。“獵頭”這個詞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出現的頻率已經越來越高,人們也都越來越熟悉這個字眼了,而“獵頭”背後的“幕後操盤手”也漸漸開始由幕後走向台前,也就是說有些人會是獵頭的“線人”。
以往的獵頭公司,大多是由十多名專業的獵手所組成的一支專職隊伍來從事獵頭工作,對此,還有一個完美的說法解釋為,所謂獵頭其實就是讓合適的人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當各個大企業的人事主管或老板們在為人才問題而很是頭疼的時候,獵頭就順理成章的走進了大家的視野,據某獵頭公司的首席顧問介紹,各個獵頭機構由於發展的起點與進程不同,常常會出現專職的獵手遠遠不夠的現象,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法便是找“線人”解決。
據了解,在北京、上海、廣州等這種全國的大城市,基本上每家獵頭公司都有著大量的線人,他們通常是由業務員、人事主管、媒體從業者等各行業領域內有著豐富信息量的人們所組成。有一家靠線人運作的很成功的獵頭公司,其旗下有著好幾百人的兼職獵手,但是其公司負責人表示這個數量依然不夠,還要準備進一步擴充線人數量,如果說線人所提供的招牌或人才信息是有價值的,在獲得豐厚傭金的同時,還可以和獵頭公司保持很好的一種合作關係,重要的是還可以及時了解一些最新最有用的行業內動態。
經常能見到某些獵頭公司會宣稱他們有大量的名譽顧問,這些名譽顧問是否會屬於“高級線人”呢?其實他們都是各自領域內的資深專家,畢竟獵頭不是萬能的,很多時候在麵對一些很是棘手的問題時,也需要參考這些資深專家們專業的評判意見或者解決方案。他們看重的是個人價值,而不是是否屬於“線人”的行列,往往這種顧問的身份是公開的,無論是獵頭公司還是這些資深專家,他們雙方都是合作共贏的關係。
既然獵頭公司是可以有這麼多“線人”存在的,那麼如果你有機會和獵頭公司接觸後,也不要輕易放棄你們之間的合作,而應該先充分了解對方,即便可能會出現彼此互相並不認同的情況,但這種情況下,你也沒有必要終止與獵頭顧問之間的合作與交往,你可以繼續讓獵頭顧問了解你,相信他們也不會輕易的完全放棄你的,他們會做好你的資料存檔,把你當作是他們的資源,當下次你再接到他們的電話的時候,他們會把更貼近你要求的機會帶給你。反之,如果你手上有一些很好的資源,你也可以提供給獵頭公司,從普通的“線人”開始慢慢成為獵頭公司的優質“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