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潤糙時間對糙米碾米性能的影響(1 / 2)

經過貯存的稻穀(或糙米)水分含量一般在12%~14%,因此對於貯存後的稻穀或糙米碾米加工前加濕調質是必要的,前期試驗表明,糙米加濕後水分由表及裏的滲透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完成,糙米的水分由果皮到胚乳,由外到內逐步滲透,其過程存在外大內小的水分梯度,在碾米時,主要是碾磨去糙米的皮層,因此我們希望皮層得到恰當的水分滋潤使其適當降低硬度,減少碾米能耗和降低碎米率;如果潤糙時間過長,勢必會使胚乳的水分含量增加,這樣不僅使糙米的調質時間增加,效率降低,同時也會使加工後的大米水分增加,不利於大米的安全貯存。因此研究糙米加濕調質對其碾米性能的影響有利於提高大米加工業的技術水平、改善大米的食用品質。

一、試驗方法

前期的研究結果證實糙米最佳一次加濕量不大於1.5%可以避免加濕調質過程中產生的應力裂紋,而且可以降低碾米能耗、增加出米率、提高大米品質。本研究的試驗方法如下:

(1)采用1.2%、1.5%、1.8%的一次加濕量來研究糙米加濕後對碾米性能的影響規律。

(2)用礱穀機將稻穀去殼得到糙米,然後隨機稱取糙米試樣10個,取樣量為20kg/試樣。

(3)測量霧化著水加濕實驗台噴霧量,並根據噴霧量計算出20kg糙米一次加濕量分別為1.2%、1.5%、1.8%時的加濕時間,並驗證是否達到預定加濕量。

(4)對上述試驗樣品在室溫條件下密封,按試驗設計要求時間間隔取樣。

(5)用全自動糙米檢測儀對加濕後密封潤糙後的糙米試樣及1個未加濕的糙米試樣進行碾米加工試檢。並列表記錄碾米檢測數據。

(6)把碾米後的米樣用感量為0.01g的天平隨機稱取3個平行試樣,每個試樣5g。采用國標檢測法將有裂紋的精米與無裂紋的精米分離,分別稱重後計算裂紋率;並將整精米率、裂紋率及碎米率。

二、試驗結果及分析

1.潤糙時間與碾米能耗的關係

通過對試驗數據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碾米能耗隨潤糙時間的變化規律是先降後增,最後達到一個穩定值,即在潤糙開始後60~90min時間範圍內碾米能耗降到最低值,然後隨潤糙時間的延長又逐漸上升,最後在潤糙450min後碾米能耗基本不再隨潤糙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上述結果的原因,是潤糙開始後水分由表皮層向胚乳層逐漸滲透,使糙米的硬度逐漸下降而韌性提高,當滲透由表及裏達到適當水分梯度時,碾米能耗降到最低值,在1.5%加濕量時可降低能耗30%左右;隨著潤糙時間的進一步延長,水分由皮層向胚乳層滲透,而皮層的硬度隨水分的降低又有所回升,使得這一潤糙時間段的碾米能耗又有所增加,隨著糙米內的水分逐漸均勻,碾米能耗達到一個穩定值,根據試驗結果可以認為糙米的各層水分在450min以後基本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