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的精神不僅讓人勇敢麵對危險和恐懼,同時也令人在疾病麵前表現出奇跡般的信念力。據說,在南達科他州黑山地區的枯木鎮,在沒有發明出電話、鐵路和電報通信時,人們生個病,就要跋涉上百裏,去找醫生看病。為看病所付出的代價,遠遠超出普通人的承受能力。結果,那裏的人們學會了自我救助,隻要不是性命攸關的重大疾病,他們根本不會去看醫生。有些大家庭養了許多孩子,也從來沒請過醫生。我曾問他們有沒有生過病,他們這樣回答說:“我們啊,從不生病,因為我們必須健康。我們看不起病。再說了,走那麼遠的路去找醫生,病人恐怕早就死在半路上了。”
當然,我也意識到,一個人可能可以把我們稱之為“活力”的東西從自己的有機組織中轉移到一個虛弱的病人那裏,但是這種轉移過來的活力在某種程度上是補藥的性質,隻有精神方麵起了作用之後它才能增加病人的力量,讓病人恢複活力。對一個非常虛弱的病人而言,他的思想已經不能向身體發送正確的神經衝動了,因為他的大腦太虛弱,負擔不了發送所需要的能量了,這時候,病人就有必要從高度的活力中獲取幫助用於自身,直到獲得足夠的力量可以自己進行治療為止。
自控專家辣評
雖然我們也需要外部的治療,但根本的治愈力量其實是來自內在。對付疾病和一切不好的習慣,最明智的做法是相信自己的內心之中,就有一種潛在的力量,一種源源不竭的生命動力——那是保持身體健康的真正良藥。
勾畫清晰的精神意象
誠如前文所言,潛意識在向你的身體發出命令,使你擁有無限的能量。也就是說,潛意識能通過一些方法實現結果,解決問題。弗洛伊德曾經在試驗中提出:一個人給予自己的潛意識的指令越是清晰,它就越能給人帶去更多的幫助。操控潛能量,讓你的潛意識轉化成為現實的奮鬥目標,始終保持這樣的想法並付諸行動,那麼你的目標終有一日會實現。
你的目標越是清晰和肯定,潛意識就會收到更加清晰的信號,而潛能量也就越能迅速地迸發,幫助你實現目標。這就好比是一艘船,你是船長,當你向舵手發出清晰且堅定的號令時,舵手就會拚命且準確地朝著你所指示的方向前進;但是如果你的指令不夠清晰,舵手也自然就不知道要往哪個方向行駛,這艘船就隻能停在原地或者毫無目標地遊蕩著。
你要盡量讓你的理想看起來非常清晰、美麗,且宏偉壯觀。在理想成為現實之前,你必須在心裏描繪這幅願景藍圖。換言之,你要在想象中建設你的未來。你不需要考慮這幅藍圖的成本和材料,什麼都不要顧慮。除了你自己,任何人都不能限製你奔向前程。
你要讓這幅藍圖清晰明了、輪廓鮮明,要將它深植於心,並設計出實現它的方法。這樣,想象中的未來就離你越來越近,有一天你就會成為那個“你想成為的人”。
弗洛伊德在提出潛意識的時候說:“你必須要讓你的潛意識確切地知道你想要什麼,必須要引導它給你提供一種實現目標的力量。”
譬如建築師先是在腦海中設想他的大廈。他的思想就是一個模具,最終,他要建造的大廈將從模具中產生。無論他設想中的大廈是高聳還是低矮,是華美還是樸素,他都要在設計自己的圖紙時,將組成這座大廈各個部分的材料以及如何建造它們標注清楚。
發明家在發明過程中也使用同樣的方法。例如,尼古拉·泰斯拉——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發明家之一——每次著手行動之前,他總是先在腦海中設想他的發明。但他並不急著著手實施,因為如果操之過急,他將不得不花費時間反複修正缺陷。當腦子裏有新創意出現,他就先把這個想法創造成精神意象,然後在思想裏不斷改造、完善。“通過這種方法,”他在《電器實驗者》一書中寫道,“不需要接觸實物,我就能迅速發展和完善一個創意。一旦我把這個創意的各個部分用什麼製作以及如何製作等細節都考慮清楚之後,而且找不到任何缺陷,我就開始將設想的產品付諸實踐。我設計的產品總是和我設想的一樣,20年來無一例外。”
當你知道了自己內心真正想要實現的願景目標的時候,潛意識就會幫助你朝著這個正確的方向和目標前進。
願景藍圖的形成
明確自我理想的過程包括以下幾個階段。
首先,要把自己的理想描繪成一個具體的畫麵,即“理想化”。這是最重要的一步,因為你這是在勾勒理想藍圖的基調。要注意的是,這個理想必須切實可行,不能天馬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