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管理創造價值的權威時代已經過去(1 / 3)

進入後權威時代,領導創造價值成為探索的方向。引用毛主席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一句話:“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杆尖頭了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科學管理之父”弗雷德裏克-W-泰羅是舉世公認的古典管理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在20世紀初創建了科學管理理論體係,他這套體係被人稱為“泰羅製”。泰羅認為,企業管理的根本目的在於提高勞動生產率。在成長的過程中,新模式要像工業時代泰羅製一樣成熟,我們要研究管理的變化、新模式的趨勢和麵向未來的成長路徑。其實質是開拓在後權威時代駕馭權力、超越權力的新視野,找到後權威時代超越權力實現領導價值的新方法。

第一節管理創造價值的權威時代已經過去

當我們遙看地球的另一半,那些挖到工業時代第一桶金的國家,那些高福利、高所得、透支未來、後顧無憂的人們,不禁想他們的底氣從何而來?他們的積累由何而至?不可否認,工業時代200多年積累下來的財富相當於工業時代以前整個人類社會積累下來的財富的總和,甚至還要更多。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揭示工業時代創造財富的實質時說了一句很值得我們深思的話。他形象地說,工業時代像巫師呼喚魔鬼一樣把財富從地下呼喚出來。

怎樣呼喚出來?我們引用彼得-德魯克的一句話來說明:“對過去100年生產力的迅速提高,技術專家把功勞歸於機器,而經濟學家卻把功勞歸於資本投資。隻有極少數的人認識到,功勞應該歸於把知識應用於工作,發達經濟國家正是由此被創造出來的。”大師的這句話指的是古典管理理論泰羅製的作用。我們不能把工業時代管理理論的作用與科學技術、資本割裂開來,但卻足以說明現代管理理論和方式對工業時代財富的飛速膨脹具有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

雖然科學技術、資本運作創造出迅速、直接、可量化的驚人財富,而管理創造財富的方式卻是緩慢、艱辛且難以量化的。但是,科技或資本永遠隻是創造價值的可選項,而管理卻是創造穩定價值的必選項;科技或資本創造價值依賴著人的手腳和智慧支配,而管理就站在更高的基點,整合著人的手腳和智慧。意即以泰羅製為標誌的工業時代管理模式創造了發達的經濟國家,創造了全球的財富。

追溯工業時代管理創造價值的軌跡,我們不能不想到馬克思。他從最簡單的勞動著眼,從勞動“產品”的使用價值、社會價值以及剩餘價值出發,提出了剩餘價值學說,發現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致命弱點,提出了社會主義及共產主義的整套理論。今天,我們要解讀工業時代管理理論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一樣可以學習馬克思從勞動分析開始。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我們可以從製鞋勞動的價值在不同社會中的變化,看工業時代對勞動整合的進步。在手工業時代,一個鞋匠一個月平均能做三雙皮鞋,他把一年做的36雙皮鞋賣掉就能維持家用。但是成為一個合格的鞋匠平均需要6年的培訓。在最初3年,學徒是自己帶米帶菜,與師傅簽訂生死狀,被師傅打死無怨。有了這3年的學徒經曆後,他還要再為師傅做3年的幫工,替師傅打下手,師傅看心情給點小錢。這樣前後經過6年培訓才可能出師,成為一個合格的鞋匠,也才有可能平均一個月做三雙鞋來維持家用。

今天一雙比較規範的皮鞋的製作有150多道工序,它的質量一點也不亞於手工業時代鞋匠手工製作的皮鞋。它總的製作程序也和手工皮鞋差不多。然而今天皮鞋生產線上的工人,經過一天的培訓就可以上崗。然而不像手工業時代的鞋匠需要通曉製鞋的每一個過程,一個工人在他的崗位上,刷膠就是刷膠,釘釘就是釘釘。他一天可以做一道工序的5000多個動作,把5000除以150,這樣平均下來他實際上一天就生產了36雙鞋。

工業時代管理創造價值的一大秘訣就在於分解。通過管理將權力、職責、工藝等都進行切割和分解,把複雜的製鞋工藝分解為150多道工序,工人經過6小時的上崗培訓,對號入座地進入螺絲釘式的重複勞動中。在分解和流水作業中,一個人一天的生產效益就等同甚至超過封建社會一個鞋匠一年的生產效益,為工業時代的財富積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一方麵分解和流程提高效率、創造價值,另一方麵工人在流水線上完成的一個工序的含金量與手工鞋匠獨立做出的鞋不可相提並論,可替代性高而不敢與資方討價還價,資方便從長期被低估的勞動力成本中獲得更大的利潤。

在嚐到管理創造價值的甜頭以後,工廠內部的管理者,從班組長到廠長的薪酬隨著管理價值的遞增呈幾何級數增加。他們不是勞動者,而是要整合勞動者。整合的勞動越高端,越複雜,報酬越高。“打工皇帝”唐駿從在微軟整合軟件業勞動,到在盛大整合網絡遊戲勞動,直至到新華都整合資本市場,管理整合一路向高端升級,其個人收入也一路水漲船高。這就是一種管理創造價值的典型。可以看出,整合勞動的價值已經由整合低級勞動向整合高級勞動轉化,網絡時代報酬最高的是會整合高級勞動的人,即在行業中能夠整合創造價值的人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