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時代像巫師呼喚魔鬼一樣把財富從地下呼喚出來,其點石成金的關鍵在於三個根本點。
第一,以權力為核心的組織。幾十萬年以來,人類從與自然搏鬥、與野獸搏鬥到為了政權與利益的無數次戰爭中,發揮最直接而有力作用的是暴力以及暴力的最典型象征——軍隊。而暴力和軍隊形成的組織就是一種以權力為核心的步調一致的組織。工業時代把這種在生死存亡中形成的智慧應用到日常的工作和生產中,形成了以權力為中心的金字塔形的生產組織,它圍繞著權力形成了一種非常簡單的管理模式,把組織效率提升的鐵則提煉出來,即一個人隻對一個領導負責。體驗這個原則,這時組織對人發揮出價值提出了一個明晰的要求:人不需要是複雜的人,而是簡單執行的手腳,手腳按照組織的要求快速行動以達到目標。
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家進入中國的日資家電企業是日立集團,它和福建的一家企業聯合成立的福日公司,我在其中擔任高管時,看到的一個情節,至今曆曆在目,即日本管理者是拿著攝像機去拍工人在崗工作情況的。他如果發現一個員工做相同的動作比另外一個員工慢了一秒,就鄭重地對這個員工說:“你要糾正這個動作。否則,以企業給你提供的條件,企業一年就要浪費五萬元。如果你可以糾正這個動作,你一年就可以多得五千元。”
“按照組織要求去糾正自己的動作,當一個精準的機器,你就可以得到更多的錢。”——這就是所有泰羅製提升生產力的奧秘。這就是泰羅製“時間——動作”的研究成果。它相信每一個動作都有最佳的運作模式,隻要按照最佳的動作拚裝起來就可以為人類創造無限的財富。在權力為核心的組織管控下,工業時代的勞動者如同機器一般簡單服從權力,如同軍隊一般摧枯拉朽地為當權者創造出裏程碑式的價值。
第二,嚴密的規範製度。上至董事會的議事規則,下至清潔工的掃地標準,工業時代有一係列嚴密的規範,規範越完善,製度越嚴密,浪費越少,內耗越少,價值就越大。通過嚴密的規範把所有多餘的動作、浪費的動作、扯皮的動作全部排除在創造價值的勞動以外。這就是工業時代把一雙精巧的、富有藝術性的鞋分為150多道工序可以迅速實現的訣竅之所在。上世紀80年代初,我聽過當時全國知名領導學教授何鍾秀講的一個例子,至今印象深刻,他說,1978年我們一個企業的代表團到日本一家有業務關係的知名株式會社去訪問。當時,中國是一個龐大的未開放的市場,由於這種強大的吸引力,日方管理人員是相當的熱情,當中方請教其企業的管理經驗時,他們搬出了一大摞八開本的資料,每一本上麵的燙金印著三個字“社外密”,說這就是我們所有的管理經驗,上至董事會的議事規則,下至清潔工的掃地標準。當中方代表團問,為什麼叫“社外密”時,他們說企業管理的製度越完善,內耗就越少,直接的價值就越大,我們這套東西如果被別人拿去就將對我們構成競爭的威脅,所以叫“社外密”。
第三,以罰為主的獎懲激勵。人總是想自由的,人總是在追求一種幸福愉悅的狀態,但是有時對善追求的同時就是惡。所以整個工業時代製度對人性判斷的基礎就是人性本惡,認為人隻想少幹活、多拿錢,甚至希望不幹活也拿錢。在這種惡的人性判斷下怎樣讓人創造價值?工業時代告訴我們的答案是:獎懲激勵,以罰為主。真理是簡單的,真理是樸素的。每一個人都想獲得最大的價值又想付出盡量小的代價。而組織要獲得價值必須規範這種行為。所以,工業時代形成了一係列非常嚴密的懲罰法則。這種法則最初的管理者可以任意決定,以保證上對下的絕對控製,到今天形成製度化的嚴密的罰則體係,雖然其作用在衰減,在現實中它的影響和作用還是不可低估的。
以準時上下班打卡為例。許多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如今被應用於對勞動者在崗狀態的監控中。從最開始的簽到、卡片打卡,再到指紋打卡……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簽到有人代簽,打卡有人代打,為應對指紋打卡,現在網上也出現了十塊錢三個月有效、30塊錢一年有效的模擬指紋乳膠。隨著技術發展,企業今天已經進入眼瞳膜打卡、全身掃描打卡的新階段。懲罰的標誌也越來越細致:遲到5分鍾罰50塊錢,遲到十分鍾罰200塊錢,遲到半小時以上扣除當月工資。甚至到點五分鍾以後就關閉大門不再讓人進來。工業時代的管理製度通過以上天羅地網般的懲罰手段把人性不能創造價值的東西全部泯滅了,讓員工機器般自覺地遵照工業時代的規範,服從組織的製度去努力。至於員工真正要的是什麼,員工個人的生命意義在哪裏,組織不多理會。以組織的話來說:“這些東西你下班以後拿著賺到的錢去考慮吧。組織不需要你沒有價值的東西。我要的就是你能創造價值的手腳。”
這樣的200多年,發達國家成長起來;這樣的200多年,人類社會積累的財富進行了一輪重新洗牌。貴族變成沒落貴族,思想者變成沒有價值的空談者。人的思想在這種機械的、冷冰冰的價值杠杆麵前大幅貶值,遺留下的是物欲與貪念、無奈和悲情。但正當我們凱歌行進的時候,突然間發現世界已經不是這樣了。
21世紀到來以後,領導者和管理者逐漸發現原來工業時代點石成金的訣竅開始失靈了,能真正給企業帶來價值的高端人才,抑製人性本惡的手段在執行過程中遇到了一係列的瓶頸,原來奉為金科玉律的整合價值的一係列有效管理模式,在今天越來越無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