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辯論中的邏輯技巧(4)(2 / 3)

侯白答道:“您剛到此地,民間有些事情,要向您請示。您到任之前,此地盜賊甚多,我建議您下令讓百姓各家養狗,讓它們見了生人就驚叫,這樣盜賊自然便會平息。”

官問道:“如果這樣的話,我家也須養條能叫的狗,但到哪裏去弄狗呢?”

侯白回答說:“我家倒有一群新養的狗,不過它們叫的聲音與別的狗不同。”

官問道:“它們叫出什麼聲音來?”

侯白答道:“它們‘嗚嗚’地叫。”

官說:“你不懂狗,好狗應當‘汪汪’地叫,‘嗚嗚’叫的,都不是善叫之狗。”

侯白的朋友們在門外聽了,皆掩口而笑。侯白看到自己已經贏得了一桌酒席,便對官說:“我知道了。以後我一定要出去尋訪善叫的狗。”說完便向官告辭。

在使用層層遞進法時,要注意“層層”,即一定要循序漸進,不要省去中間環節,不要跳躍式遞進。其次,還要注意“遞進”,所談之事,雖可謂漫無邊際,但要由小到大,由淺入深,始終向實質性問題這個方向靠近,不可偏離。

使用層層遞進法應根據論辯的需要而定:若開門見山難以奏效,可考慮采用此法,若單刀直入可以取勝,就不必使用此術,免得繞來繞去,使人半天不得要領。

在使用層層遞進法時,要注意“層層”,即一定要循序漸進,不要省去中間環節,不要跳躍式遞進。其次,還要注意“遞進”,所談之事,雖可謂漫無邊際,但要由小到大,由淺入深,始終向實質性問題這個方向靠近,不可偏離。

辯論雙方立論,都有它的核心支柱,向對方進攻時,不能隻傷皮毛,而應層層深入,步步遞進,直搗黃龍府,動搖論敵的根基。

層層深入的進攻手段,要求辯者有敏銳的反應能力,有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高超的論證批駁能力;同時,辯者要自始至終高度關注,仔細聆聽對方的發言,捕捉對方的錯誤,歸納概括,找出論敵錯誤的內在聯係,采用層層剝筍的方法,直至摧毀敵論的核心支柱,從根本上批倒敵論。

◎層層遞進往往更能被人們接受

唐朝宰相魏征,是我國古代一位著名的說辯家。他輔佐唐太宗長達17年,進諫數百次,多為太宗采納。他的說諫窮追不舍,說理透徹,充滿邏輯力量,不得不令人折服。

貞觀六年,唐代正處在太平盛世,群臣奏請太宗前往泰山舉行封禪大典,以顯文治武功。唯獨魏征一人反對,認為此時封禪不妥。於是,魏征向唐太宗進諫,“陛下功業雖高,但恩澤尚未及全國;國家雖已太平,但物資還不豐富;外幫雖已臣服,但還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祥瑞雖多次出現,但法網還嫌繁密;年成雖說不錯,但倉庫還嫌空乏。所以,我以為不可舉行封禪。”

魏征層層遞進的方法一連舉出五個特殊性事實,得出“不可封禪”這一結論,頗有一定的說服力,使得本來打算接受群臣奏請前往泰山封禪的太宗沉默不語。魏征見說諫初步奏效,接著又說:“一個剛剛病愈的人,就讓他馬上扛上一石米日行百裏,這樣做肯定是不行的。那麼,我們國家剛剛醫治好戰亂的創傷,元氣還沒有恢複,就急於向上天報告功績,當然是欠妥當的。”

魏征采用類比推理,以病初愈之人的一些屬性同剛剛醫治好戰亂創傷的唐王朝作類比,由病初愈之人不可扛上一石米日行百裏,得出元氣還未恢複的唐王朝不可急於向上天報告功績的結論,使太宗進一步動心。於是,魏征緊接著說:“再說,東封泰山,萬乘千騎,要耗費大量資財,若再遇上災荒,風雨驟變,不明事理的人橫生是非,那更是悔之莫及!”

魏征的三段諫詞,層層深入,步步遞進,環環入扣,最後得出毋庸置疑的結論。唐太宗三思後,欣然接受了他的進諫,停止了封禪。這裏,充分顯示了魏征運用的剝筍術在說辯中的無可辯駁的邏輯力量。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棄官返鄉,過起了田園生活。鄉鄰中有個少年,很想在詩文上獲得成就。一天特地登門拜訪陶淵明,他恭恭敬敬地請教說:“老先生學識淵博,不知有什麼學習妙法?請指教一二。”陶淵明聽完後,哈哈大笑道:“天下哪有什麼學習妙法,真是荒唐,荒唐。”然後又對少年嚴肅地說:“學習絕無妙法,勤學則進,輟學則退,如此而已。”可是那個少年卻眨巴著眼睛,一副似懂非懂的樣子。陶淵明知其未懂,於是指著門前稻田中尺把高的禾苗說:“你蹲在禾苗前,聚精會神地瞧著,看它現在是不是在長高?”少年看了半天後說:“沒見他們長啊!”“真的沒見長嗎?那麼,春天的秧苗又是怎樣變成這尺把高的禾苗的呢?”少年還是搖頭不明白。陶淵明說:“這禾苗每時每刻都在長,隻是短時間察覺不到。知識的增長也靠一點一滴的積累,有時連自己都不能察覺。哪裏會有什麼捷徑!”說著又從懷裏掏出一本書說:“讀書學習隻要持之以恒,勤學不止,就會由知之甚少變為知之甚多。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卻每天有所長啊!”

接著,陶淵明又指著一塊磨刀石問:“你再看看那塊磨刀石,為何會出現像馬鞍一樣的凹麵呢?”少年隨口答道:“那是磨損的呀!”“不錯。可是你知不知道它是哪一天被磨損成這個樣子的呢?”少年想了想說:“這我倒不知道,好像沒見過哪一天忽然被磨損的。”

陶淵明進一步引導說:“這是農夫們天天在這裏磨刀,年複一年磨損而成的,絕不是哪一天就磨出這個樣子來的啊!”少年似乎還沒有完全明白,陶淵明看出了這一點,又接著說:“從這磨刀石上,我們可以悟出另一個學習的道理來,輟(中止)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卻每天有所虧。”少年聽完,有所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