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辯論中的邏輯技巧(5)(2 / 3)

94巧設前提,隱含判斷

一些巧妙的提問本身就蘊含著一定的答案。巧設前提,也許能引出你想要的答案。這種方法也是辯手經常使用的方法。

◎巧設條件,取得勝利

巧設條件就是通過設定某種條件,然後對事物情況做出斷定,以取得論辯勝利的方法。

設定條件是一種獨辟蹊徑的方法,主要是針對對方的一些模糊、荒誕、刁鑽,甚至是愚蠢的問題而施展的。

在一次聯歡晚會上,主持人問一位參與者:“二加三在什麼情況下不等於五?”參與者略加思忖,回答說:“如果一加二不等於三,那麼二加三不等於五。”主持人肯定了這個巧妙的答案,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巧設條件是一種強有力的雄辯絕招,要靈活自如地運用它,就必須善於把握事物之間的必然條件聯係,並且根據這種條件聯係、巧妙地設定條件。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具備聰明的才智和臨場應變能力。

在生活中,很多人利用此法來進行詭辯或為人設立圈套,讓人左右為難,對此要擦亮眼睛,認真識別其詭計。

◎找準關係,邏輯推理

客觀事物之間總是存在著一定的關係,我們要認識客觀事物,辯論取勝,就必須準確把握客觀事物之間的關係。關係論證法就是通過準確把握客觀事物之間的關係來進行辯論的方法。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酒會上答記者問時說:“美國國會中的有些議員是婊子養的。”這句話雖然有些粗俗,但卻表達了作家對某些卑鄙無恥的政客的義憤之情。但是,此話一出,華盛頓的議員們就紛紛要求馬克·吐溫公開道歉,否則,就要將作家告上法庭。為了不受刑罰之苦,馬克·吐溫不僅當麵對某些議員發表了“道歉講話”,而且還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了與道歉講話內容一致的“道歉聲明”:

日前鄙人在酒席上發言,說“美國國會中有些議員是婊子養的”。事後有人向我興師問罪。我考慮再三,覺得此話不恰當,而且也不符合事實。故特此登報聲明,把我的話修改如下:“美國國會中有些議員不是婊子養的。”

這裏,馬克·吐溫承認“美國國會中有些議員是婊子養的”是“錯”的,這是以“美國國會中有些議員不是婊子養的”為前提的。馬克·吐溫就是利用了事物之間的關係。

在這種方法中,根據事物之間的關係是否具有對稱性,可以將其分為對稱、非對稱、反對稱三種情況。要辯論取勝,就必須善於把握事物之間的這些不同的關係,然後巧妙論證。

北宋時,皇帝的兩位親戚因分財產不勻輪番跑到朝廷裏告狀,皇帝也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就將這件案子交給了丞相張齊賢處理。張齊賢了解了案情之後,就把告狀的人都找來,問道:

“你們都認為對方的財產分得多,自己分得少,是嗎?”

“是!”雙方齊聲回答。

張齊賢把他們的意思都記錄下來,讓他們簽名畫押。然後說:

“既然你們都說對方的財產分得多,現在把你們的財產交換一下,雙方都應感到滿足了吧!”

於是他召來兩名官員,分別將甲家的人帶到乙家去,把乙家的人帶到甲家去,人換地方而一切財產都不移動,分財產的文書則相互交換。這樣一來,雙方均無話可說。

張齊賢處理這件案子的訣竅就在於正確地把握了“少於”這種關係。從邏輯上分析,“少於”是一種反對稱關係,甲少於乙,則乙必定不會少於甲。雙方都認為自己分得的財產少於對方,把雙方的財產交換一下,雙方都得到了自認為多的那份,自然就不會有什麼話了。

95誘導對方,肯定自己

因勢利導才能水到渠成。誘導對方否定自己,才是對自己的肯定。

在《莊暴見孟子章》中有一段這樣的精彩論辯:

孟子進見齊宣王,問:“你曾經告訴莊暴說您愛好音樂,有這麼回事嗎?”

齊宣王有些不好意思,隻得據實而說:“我並不是愛好古代音樂,隻是愛好一般的流行音樂罷了。”

“隻要您非常愛好音樂,那齊國便會很不錯了。無論您愛的是現在的流行音樂,還是古代的音樂都是一樣的。”

齊宣王說:“這個道理可以說給我聽聽嗎?”

孟子說:“一個人單獨地欣賞音樂的快樂,跟大家一起欣賞音樂的快樂,究竟哪一個快樂呢?”

齊宣王說:“當然跟大家一起欣賞更快樂。”

孟子說:“跟少數人欣賞音樂的快樂,跟多數人欣賞音樂的快樂,究竟哪一種更快樂呢?”

齊宣王說:“當然是跟多數人一起欣賞更快樂。”

孟子立即接著說:“那麼,就讓我和你談談欣賞音樂和娛樂的道理吧!假使國王在這兒奏樂,老百姓聽到鳴鍾擊鼓、吹簫奏笛的聲音,卻感到頭痛,愁眉苦臉地議論紛紛,我們的國王這樣愛好音樂,為什麼我們苦到這般地步呢?這沒有其他原因,就是因為國王隻圖個人的快樂而不和百姓一起快樂的緣故;假使國王在這兒奏樂,老百姓聽到了鳴鍾擊鼓、吹簫奏笛的聲音,全都眉開眼笑地互相告訴:我們的國王大概很健康吧!要不怎麼夠奏樂呢?……這沒有別的原因,隻是因為國王和百姓一同娛樂罷了,如果國王能和百姓一同娛樂,就可以使天下歸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