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者人助之。職場需要團隊合作,因此,不要一心“隻掃門前雪”,也不要把給別人提供幫助看成是吃虧的、沒有好處的事情。隻知道得到、不願付出的人是沒有人願意幫助他的,隻有不吝幫助別人的人才能獲得最大的快樂和幫助。
【智慧點金】如何適當地幫助別人?
職場中如何適當地幫助別人呢?下麵介紹幾種助人的經驗:
1.平時要盡可能地去幫助別人,這是一種極大的快樂。
2.幫助別人時要表示你的關切。
3.努力學會為別人效力,誠心誠意為別人做那些不惜花費自己時間、精力的事情,這樣以後才容易獲得對方真正的幫助。
4.幫助別人時不要看重回報。無論給別人多大的幫助,都不要過於看重回報。同時也要明白,即使幫助對方的結果是滿意的,也要想想對方自身的條件和他個人所做的努力;假如結果不在預想之內,就更要主動承擔一些責任,化解對方的失落情緒。
5.如果你最後沒有幫上忙,反而傷到了對方,應該第一時間跟對方溝通,承認自己的失誤,這樣會使彼此心中有所安慰,雙方關係也不會受到負麵影響。
6.降低對方對成功的預期。對於一些難以預料的困難的事,尤其是需要第三方提供支持的事,要讓對方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極可能結果會離真正的預期存在距離。這樣,對方對成功就不會抱有過高預期,由此,即便最終沒有幫忙成功,你也不會陷入窘境。
別讓別人覺得你是個沒有原則或好欺負的人
歐美人喜歡講原則,你不堅持原則他們就認為你好欺負。在我們的職場中,這樣的事情同樣存在。
堅持原則是我們為人處世的黃金法則,也是我們獲得成功的南山捷徑。沒有自己的原則,忘記原則、放棄原則,往往會把自己都搭進去。
職場中,有的人很受他人的尊重和喜愛,大多是因為這個人有其為人處世的原則。人沒有自己的原則,就會讓別人覺得他好欺負而得寸進尺。做人毫無原則的人總是沒有自己的主見,總怕得罪人。這是非常不明智的。而有原則的人在他人眼裏總是可靠成熟和富有魅力的,這樣的人活得最輕鬆,也往往會被賦予重任。
因此,初涉職場一定要牢記,為人處世要有明確的原則。隻有原則搞清楚了,做人做事才會有方向感,才會清楚自己到底應該做什麼以及如何做!
【智慧點金】如何做一個有原則的人?
怎樣才能不讓別人覺得你是沒有原則或好欺負的人呢?以下建議可供采納:
1.做人要有自己的底線。做人不能沒有原則,如果沒有原則我們就有可能去做壞人,去偷、去搶。這個底線是指在思想層麵、道德層麵,即便不要求自己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也要拒絕自己成為一個道德淪喪的人。
2.做事要有自己的原則。做事沒原則我們就會不擇手段,就會被人指責為不仁不義。做事有自己的原則,就是不能隨便想怎麼樣就怎麼樣,首先要對得起別人,才能對得起自己。不能為了自己的不正當利益,而挑釁周圍人的感受,也不能為了怕承擔責任,而做事左搖右擺。
不要再往別人的傷口上撒鹽
有一句箴言這樣說:“讓別人恨你的一個方法——揭開別人的傷疤,然後撒把鹽。”這就告誡我們,不要再往別人的傷口上撒鹽。如果你一定要逆向操作,無疑加大對方傷口,加重對方痛楚,導致其與你結下梁子,成為你身邊的“定時炸彈”。
我們知道,皮膚破了,人會覺得痛,傷口越大就越痛,一不當心傷口接觸了鹹東西,如食鹽、鹹菜之類的物質時更痛——鑽心地痛。精神的傷口也是如此,如果你在別人精神的傷口上撒鹽,隻會給別人帶來更大的痛苦。
有些人,別人有點錯誤,就揪住不放,牙尖嘴利地在別人傷口上撒鹽。而這正是別人的忌諱。忌諱猶如永不結疤的傷痕,輕輕一碰,也會痛在深處。
章霖和黎明都是一家公司的區域經理,也是很要好的朋友。他們誌趣相投,嬉笑怒罵無話不談,私下裏也沒有保留的餘地,甚至對方的忌諱也是酒後茶餘的談資。一次公司聚餐,章霖有點兒喝多了,為了表達對黎明曲折經曆和能力的敬佩,他舉起酒杯說:“我提議大家共同為黎經理的成功幹杯!總結黎經理的曲折曆程,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凡是成大事的人,必須具備三證!”接著,章經理提了提嗓門說:“第一是大學畢業證,第二是監獄釋放證,第三是與老婆離婚證!”
話音剛落,眾人嘩然,黎經理硬著頭皮,臉色鐵青地喝下了那杯“敬”酒。
監獄釋放證和與老婆離婚證無疑是黎明的傷口和忌諱,他不想讓更多的人知道,也不想讓人們議論。但章經理與他太好太熟太沒有界限了,無意中在他的傷口上撒了把鹽,勾起了黎明的痛苦。所以,黎明事實上喝了一杯苦澀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