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員,讓我來試試。”終於,就見來自內地安徽籍的支前參戰人員,現為連隊‘尖子班’付班長的陶誌剛也按捺不住地站起身來。
“OK!陶誌剛就看你的啦。”許指導員充滿期待地鼓勵道。
“汗格勞梭刺布家、刺布家、、、、、、”不料,陶誌剛卻性急地卡起了殼來。
“噢,不要緊張,再好好想想看。”見狀,許指導員又趕緊來到跟前安慰道。
“開片布基雅梭,咳馬伊梭。”忽然,就聽到人群中有人提醒出了下半句。
“噢,對!‘開片布基雅梭,咳馬伊梭。’”頓時,陶誌剛茅塞頓開地重複地說出了下半句,隨後,他又撓起後腦勺,顯得不好意思地底下了頭。
“嗯,還不錯!比起前麵又有了進步。”許指導員仍是感到欣慰地表揚起陶誌剛,隨後,又為大家作起了總結道:“總得看來,在學習少數民族語言方麵,我們內地來的同誌取得的收效還是比較明顯,有的都已快要趕上我們邊疆連隊的老同誌了!為此,我還是想要奉勸一下那些對學習少數民族語言報以輕視態度的同誌,要趕快加把油了,否則,掉隊落後會跟不上形勢的、、、、、、”
正當大家在聚精會神地佇聽起許指導員講起的少數民族語言課時,忽然,從營房附近的山溝裏傳來了隆隆的哄鳴聲,似山崩地裂,振蕩峽穀、、、、、、
緊接地,就聽到山下有邊民呼喊道:“不好啦,山洪泥石流下來了!”
此時,有著四十來歲,中等個頭,生得腰板結實,膚色黑紅出自怒族的一連連長鄭關山疾速地趕來了飯堂:“許指導員
,縣城裏打來緊急電話,說是福貢大橋遭遇到了泥石流襲擊,要求我們連隊要迅速趕往到山下展開救援。”
“嗯,明白了!”許指導員
當即轉向全體指戰員又作起簡單動員:“同誌們,一年一度的抗洪搶險戰鬥又已打響了!也是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希望是黨團員的要積極起模範帶頭作用,敢於挺身而出,不畏犧牲,衝鋒陷陣,堅決完成守住福貢大橋及邊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任務!”許指導員
以示決心地揮起拳頭砸向桌麵上地說道!隨後,他便下達起行動命令,“好,下麵大家趕快去操場上集合,準備出發——”
“另外,還要提醒各班、排都要帶好工具,包括鐵鍬、鋼釺、繩索、鋃頭等,以便到了排險施工現場需要用上。”緊接著,鄭連長又向大家督促上了一遍。
由於怒江州地區屬邊疆峽穀地帶,天氣變化異常,氣候呈垂直變化顯著,從南到北有南、中、北亞熱帶和南溫帶等氣候類型。受印度洋季風氣候和太平洋季風氣候的雙重影響,形成了春季和夏秋間兩個雨季的獨特氣候環境。每年到了5月份前後,就會迊來雨天增多,雷電交加,大雨傾盆,暴雨成災,而福貢邊防一線又處在兩山夾一江的嚴俊位置,加之山坡地質複雜,土壤經不起衝刷,就很容易形成暴發山洪泥石流,導致險象環生,釀成嚴重災害、、、、、、
此時,發生在福貢縣城後山的這場山洪泥石流正是屬於這種情況,它來勢震撼,咆哮如雷,似猛獸般地直撲下山去,湧堵的泥石流已嚴重地威脅到山下的福貢大橋、、、、、、
而這座福貢大橋,卻是這個山區貧困縣才建成沒兩年的一座公路橋梁,即是關係到福貢山區通向外界的交通梳杻、也是關係到福貢邊疆物質交流的經濟命脈和福貢邊防戰略布置的重要渠道。因此,眼下保住大橋,尤為顯得至關重要。
聯想到這些年來,隻要是遇到自然災害和這類險情時,地方政府及邊民群眾就會要想到邊防軍,而駐守在這一帶的福貢一連指戰員、及貢山二連指戰員,首當其衝地也就成了搶救山洪泥石流的主力軍。
七、
形勢緊迫,十萬火急!在連長、指導員的帶領下,一連全體指戰員似箭一般地衝向山下,趕到了福貢大橋現場。
隻見大量的泥沙石塊,順著山溝河床,開始大量地湧向福貢橋下,在通過有限的橋孔時,逐漸形成了淤積堵塞、、、、、、若不及時蔬通泥石流,排除掉危害險情,橋墩就要會麵臨被截斷,整個大橋就要會出現垮蹋。
此時,大橋兩邊都已湧來了不少地方領導和邊民群眾,大家都在十分擔心地關注起大橋險情與安危。
趕到現場的鄭連長、許指導員和縣裏的領導幹部成員及時組成了“抗洪搶險領導小組”,開始緊急製定出大橋救援方案。
而趕來救援的一連指戰員們看到群情振奮更是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地想立即跳下河,投入到大橋搶險戰鬥中去──
經過來到現場連隊領導再一次動員號召,一班的陶誌剛、方小勇、孫怒江,五班的趙爽、徐操,八班的唐小強、楊振國及火箭筒炮班的李國柱、馬曉川、羅保疆等人都紛紛舉起手來請戰地湧到了隊伍前列,自告奮勇要求擔任起水下排險作業。
望著英勇無畏的戰士,鄭連長、許指導員即是感到興慰,又是感到為難。興慰的是在關鍵的時刻,連隊能有這麼多指戰員敢於站出來挺身而上;為難的是一次隻能選派上15人下到河裏,該挑選上誰最為合適呢?
經過一番臨時挑兵點將,最後連隊決定選派出以邵排長為首帶隊的陶誌剛、方小勇、孫怒江、趙爽、徐操、唐小強、楊振國、李國柱、馬曉川、羅保疆等十五名身體較為強壯的戰士組成為為了第一批搶險突擊隊,下到河裏展開起對大橋的排險救援工作、、、、、、
剩下的指戰員們便守在岸上,由蔣付連長統一指揮,負責牽住繩索,保護好下到河裏的搶險突擊隊員人身安全。
於此同時,供候在橋岸上的邊民群眾,也及時地迎上前來,向要下到河裏參加排險泥石流的突擊隊員們,遞上了已備好一碗碗情深意濃的包穀酒。
麵對著福貢縣的領導和邊民群眾的熱切期望,搶險隊員們紛紛捧過大碗酒,毫不客氣地一飲而盡。頓時,一個個隻覺得渾身上下都象是燃燒起了激情,滿麵紅光,更增添起了一定要戰勝山洪泥石流的勇氣。
隨後,他們一個連著一個地將粗壯繩索捆綁到自己的腰際上,再由岸上負責保護安全的指戰員們牽拉著下到河裏、、、、、、隻見突擊隊員們站在齊腰深的融化的冰涼雪水中,頂著一陣陣雨點撲打在臉上的刺痛,冒著一股股泥石流撞擊到身體上的危險,使用著鐵錘、鋼釺、竹杠、洋鍬,挖的挖、撬的撬、搬的搬、抬的抬、、、、、、與湧堵的山洪泥石流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
突然間,就見一股裹著洶湧的泥石流像似一匹脫韁的野馬迅猛地奔騰而下,直朝著河當中正在加緊地蔬通著泥石流的馬曉川衝撞了過來___
“啊呀,不好,馬班付有危險!”
“馬向導,快閃開呀!”
隻聽到岸上牽拉繩索的戰士們發現焦慮地喊道──
緊急中,挨在一旁較近處的陶誌剛,及時發現到地撲上前去,將馬曉川一把推離出了險境,不料反倒因慣性一頭載進了河裏、、、、、、
此時,緊盯在岸上的蔣連付立即指揮到戰士們,及時拉起繩索,將其又重新地撈了起來
“哇!好懸啊。”岸上戰士發出一片噓驚。
“陶班付,你可受傷啦?”
“誌剛,不行,你就快上岸上來吧。”
緊接著,戰士們便十分關切地詢問起從水裏爬起的陶誌剛。
“好象沒有吧、、、、、、”帶有些暈乎陶誌剛彈了下身上的泥漿回答道。
“馬向導,你怎麼樣啊?”跟著,又有幾位戰士關切地問起了脫離了危險的馬曉川。
“沒事。”馬曉川卻顯得不以為然的樣子。
“哇!蔣連付,你看陶誌剛頭上好像在流血了、、、、、、”岸上,有戰士發現道。
此時,鄭連長、許指導員
也都及時趕到了跟前。
“連長、指導員,剛才在蔬通泥石流當中,為了排除險情,救援馬曉川,陶誌剛不幸負傷了。”蔣連付及時向鄭連長、許指導員作起了彙報。
“快把陶誌剛給拽上岸來。”
許指導員趕緊摧促道。
“沒事,指導員,我隻是擦破了點皮。”陶誌剛捂著頭額,遮掩地說道。
“什麼擦破了點皮,都已在流血了,快給我上來、、、、、、”許指導員
繼續地敦促道:“還有馬曉川,看你身上全濕透了,也要給我上來換一下。”
“呃,不要的,指導員,我沒有負傷,我還能堅持。”馬曉川故意地不肯上岸。
“報告指導員,那我也能堅持得住,我隻是負了點輕傷。”陶誌剛也學起馬曉川地裝起不甘示弱的樣子。
“可你已是在流血了呀。”許指導員
又耐心地勸道。
“指導員,以上你不是常教導我們要做到‘輕傷不下火線’嗎?”陶誌剛又跟許指導員
耍起貧嘴地說道。
“好了,不要再耍貧嘴了,都給我上來,換下其他同誌,這也是命令!”此時,鄭連長走到河沿下,對著陶誌剛溫怒地下起命令道。
隨即,跟上來了七、八名戰士下到了河裏,硬是將渾身沾滿了泥漿打起寒噤的陶誌剛和馬曉川架上了岸來、、、、、、
在隨後接下來的戰鬥中,連隊又先後輪番地換上了第二批、條三批梯隊下到河裏,與洶猛的泥石流展開了殊死的博鬥,直至幹到了天黑、、、、、、
在經過一天的及時地蔬通河道,清除掉橋墩下湧堵的泥石流連續奮戰,一連指戰員們終於完好地保住了福貢大橋的安全,園滿地完成了上級所交賦的搶險救援任務。
在這其中,除了陶誌剛頭部受了輕傷和馬曉川患上了點感冒外,其餘下到河水裏的搶險隊員腿腳、手臂、身上也都多少留下了不同程度的一些劃痕和創傷,但大家卻私毫沒有怨言,都為能在這次投身邊疆搶險戰鬥,做到輕傷不下火線,誓死保護住大橋安全,盡到自己一份職責,而感到光榮自豪。
隨後,在接連暴雨成災的日子裏,遵照團部指示和縣裏要求,福貢一連又繼續發揚起連續作戰的精神,組織起搶險救援突擊隊,先後幫助邊民群眾展開起了包括蔬通渠道、防洪排澇、轉移群眾,撤離危房等各項救援工作,從而盡可能地保護住了人民財產生命安全,將地方洪澇災害損失降小到了最低限度。
八、
由於福貢縣氣候呈垂直變化顯著,從南到北有南、中、北亞熱帶和南溫帶等氣候類型。受印度洋季風氣候和太平洋季風氣候的雙重影響,形成了春季和夏秋間兩個雨季的獨特氣候環境。聯係福貢地區這次進入春季雨季以來,就一直下了個沒停,且多半是中到大雨,乃至大雨傾盆,從而也導致了福貢一線山洪暴發連連,泥石流險情發生不斷、、、、、、
尤其是距福貢縣更北上的深山峽穀裏的貢山邊塞,更是災情嚴重。前兩天,在福貢一連全麵投入當地搶險救災時,就已聽到從那邊傳來消息,有幾處山溝、地段都已形成了山洪泥石流,正給當地連隊及邊民群眾帶來威脅、、、、、、特別是在貢山二連營地駐紮的後山坡上,也已開始出現起了裂痕、、、、、、
仿佛今年出現的這場罕見的雨水就是在和怒江福貢地區一帶的邊民群眾、及駐軍指戰員們過不去,較上了勁。
果然沒出兩天,就在福貢一連指戰員們經過連日奮戰,剛穩定住福貢縣城附近的山洪泥石流險情的一個下午,連隊突然又接到了從碧江團部打來的緊急電話和隨後派人送來的一封信函,通報起貢山二連遭遇到了罕見的山洪泥石流塌方襲擊,導致十多名戰士不幸被掩埋其中,要求福貢一連火速派人前往貢山二連轉達團部命令和了解遇難情況,不得有誤。
真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此時,接到電話通知,獲悉到兄弟連隊遇難的鄭連長和許指導員
無不感到十分震驚,牽動人心、、、、、、
九、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經過鄭連長和許指導員緊急商討,福貢一連於當天下晚便召開起了連幹會議,展開起研究布置,最後決定選派上了一排一班的陶誌剛和火箭筒炮班的馬曉川前往貢山二連執行完成轉達上級命令和了解遇難情況任務。
“報告連長、指導員:陶誌剛、馬曉川前來報到。”當晚,接到陶誌剛和馬曉川,便趕來了連部。
“噢,你們來啦,好,請坐下吧。”此時,見到陶誌剛、馬曉川的鄭連長忙招呼道。
陶誌剛和馬曉川憑著軍人的直覺,感到這回可能是又有新的任務要委派下來了,頓時,兩人顯得有些緊張激動地將目光一起投向到了連長、指導員身上——
“剛才接到團部緊急通知,今天淩晨5時左右,貢山二連遭遇到了罕見的山洪泥石流塌方襲擊,導致十多名戰士不幸遭遇到了掩埋,要求我連火速派人前往轉達上級命令和了解遇難情況,任務緊急,不得有誤。
常言道‘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現在,麵臨兄弟連隊遇上了險情,我們理應要前往火速營救,責無旁貸。
聯係以上你們兩個在執行緊急公務,參與突擊訓練,及遵守組織紀律性等方麵表現得都還是比較出色的,尤其是在近來一段時間投入參加福貢搶險救災中能不懼生命危險,敢於跳進急流,與泥石流展開博擊,具有一定的挑戰實力。另外,考慮到你倆還是一對較好的搭檔:一個是來自內地漢族,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質和軍事技術過硬本領的強將;一個是來自邊疆的貢山獨龍族,具有一定的身體素質和山地越野本領的高手。為此,經連隊研究決定,這次特選派上你們兩人,前往貢山二連執行完成轉達上級命令和了解遇難詳情的任務。”許指導員首先向陶誌剛、馬曉川宣布起了團部下達的緊急通知和連隊選派上他們前往執行任務的決定。
“目前,沿途公路交通、電信設備等均讓泥石流給衝毀了,要想抵達貢山二連,唯一辦法就是隻能靠人工途步,約113公裏路程,限你們兩天時間趕到。為此,連隊要求你們要能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和連續作戰的精神,克服路上的一切困難,不遺餘力,以最快行軍速度,爭取在後天擦黑之前趕到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邊防貢山二連駐地,完成轉達上級命令和了解遇難情況的任務。”隨後,鄭連長又強調地補充道。
“要知道,這次選派上你們擔此重任,也是連隊和團部對你們的最大信任和考驗!希望你們能抓緊時間,以最快速度趕赴到貢山二連,完成上級所賦予的這一艱巨而光榮的任務,為我們連隊爭光。”接著鄭連長的話茬,許指導員
又帶有鼓勵地囑咐上了一遍。
“是,請連隊、團部放心!我們決不辜負首長期望,一定會竭盡全力,克服所有困難,以最快行軍速度趕赴到貢山二連,按時完成上級所賦予的這一艱臣光榮任務。”陶誌剛當場表示起了決心道。
“嗯,相信你們是一定能夠完成這一艱巨而光榮任務的!”鄭連長重重地點了點頭,轉而,又摧促起陶誌剛、馬曉川:“噢,下麵你們還得要趕緊回去做下準備,包括路上要帶上的武器幹糧和宿營帳篷等,這樣才好爭取明天早點出發啊。”
“是!”隨即,就見陶誌剛、馬曉川勁頭十足地開始起身禮畢道。
“不過,今晚還是得要養精畜銳地好好休息一下,以便明天好打起精神上路啊。”望著跨出門外的陶誌剛、馬曉川,許指導員
又跟著補充起了一句。
“噢,曉得了,指導員。”
轉而,陶誌剛、馬曉川便轉身返回到了各自宿舍,開始準備起了天明出發所要帶上的行裝、、、、、、
十、
翌日淩晨,天光還未正式見亮,連裏的指戰員都還沉浸在辛勞的睡眠中,陶誌剛、馬曉川兩人便就悄悄迅速地起了床。
按照預定時間,他們帶上了幹糧水壺,背起槍枝彈藥,整裝待發地來到連部,準備拿到團裏信函命令和向連長、指導員作以辭行。
其實,已做好了送行準備的鄭連長、許指導員已先陶誌剛、馬曉川一步地起床守候在了連部門口。
“報告連長、指導員,陶誌剛、馬曉川準備出發已就緒,請指示。”陶誌剛首先上前報告道。
“呐,這是團部下達給貢山二連的一封信函命令,要求你們盡快地將它交到貢連長、袁指導員手中。”鄭連長拿出團裏下達的信函命令遞交到了陶誌剛手上,並加以督促道,“希望你們務必爭取在今天能趕到馬吉鄉,完成一半以上的路程,這樣便可減少明天行程壓力,確保能在兩天之內趕到貢山二連駐地。”
“是!”
“兄弟二連的指戰員正在盼望著你們能給他們帶去團裏的關愛,連隊也在期待著你們能園滿地完成任務盡早歸來,團首長也在等待著你們能了解到貢山連隊遇難情況向他們彙報、、、、、、”緊接著,許指導員
走上前來,拍起陶誌剛、馬曉川肩膀地寄以重托地期望道,“完成此次重任就全係在你們身上了,希望你們在行進途中要多注意安全,爭取能早日凱旋歸來啊。”
“請連隊放心,我們不會辜負你們的期望,保證一定完成任務!”
“請連長、指導員放心,我們會以最快速度趕回來向你們做起彙報,向團首長做起彙報!”
聽了連長、指導員的囑托,陶誌剛、馬曉川爭相表示道。
“好了,不耽擱你們時間了,下麵抓緊出發吧!”
“祝你們一路平安。”
在連長、指導員的招手目送下,陶誌剛、馬曉川開始正式踏上了趕赴貢山二連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