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高情商家長與孩子溝通的十個技巧(3)(1 / 3)

其次,表揚要抓住重點。魏明在表揚小敏時,並沒有麵麵俱到,而是抓住要點,重點讚揚。他抓住小敏一直崇拜著名女子圍棋運動員芮乃偉的這種心理,沒有說小敏“真聰明”、“真是刻苦努力”之類的話,隻給了一句表揚“你真是個少年芮乃偉”。這樣的表揚對於小敏來說很出乎意料,她的感情自然會產生強烈的共鳴!“你真是個少年芮乃偉”,這句話將深深地銘刻在小敏的心中,也許十年二十年後小敏還會記得爸爸的這句表揚。其實,下圍棋隻是小敏的一個愛好,她將來未必會走職業圍棋這條道路,但不管她將來從事什麼職業,魏明的這句表揚都將會一直給她增添前進的動力!

最後,表揚要簡潔。“你真是個少年芮乃偉”,這句話隻有短短的九個字,但是效果卻很好。如果魏明說了一大段表揚的話,可能會讓小敏覺得那是爸爸隨便羅列出來的,是討自己高興的套話,從而讓表揚的效果大打折扣。有時候,言簡意賅更能感動人。通過這樣簡潔的表揚,孩子更能體會到家長對自己的愛。

俗話說“數子十過,不如讚子一長”,家長應該學會表揚孩子!

反思:你平時是如何表揚孩子的?

反饋信息

——批評是為了讓孩子朝前看

接到小朗班主任劉老師的電話時,陶冶正在主持公司的銷售會議。掛了電話,陶冶讓會議草草收場了。他想,小朗肯定在學校給自己惹什麼麻煩了。

他匆忙趕到學校後,劉老師說小朗的數學考試又沒考好。上次數學考試中,小朗把“47”看成了“74”,沒有得到全班第一名,這次考試又出現了兩個類似的失誤,排名跌到了十名以外。

劉老師說了一通大道理,大概意思就是:小朗已經初二了,學習再這麼馬虎,將來的中考肯定考不好,甚至一生的事業也會受影響,等等。

對於劉老師的話,陶冶感到有點窩火,他覺得事情沒有那麼嚴重,但在開車回家的路上,他還是耐心地告訴小朗學習要仔細。可是,坐在副駕駛位上的小朗似睡非睡,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根本沒把陶冶的教導聽進去。

見小朗這個樣子,陶冶轉換了交談內容:“小朗,你是不是認為我批評你是跟你過不去?我在公司是總經理,一天有那麼多的工作要處理,為什麼要花時間跟你過不去呢?你不覺得自己很幸運嗎?學習上出了錯,馬上就有人來批評你,讓你改正錯誤,這不是值得高興的事嗎?你看我,現在即使我犯了錯誤,也沒有人來批評我、糾正我的錯誤,頂多有人在背後看我的笑話。所以,我經常會不知不覺地犯同樣的錯誤。你是幸運的,有那麼多人在監督著你,隨著你年紀的增長,特別是將來進入社會後,這種批評監督會越來越少,所以,我希望你能珍惜這種被批評的機會。”

原本以為會受到嚴厲批評的小朗,這時的心態完全改變了,他覺得老爸工作那麼忙還抽出時間來關心自己的學習,如果自己不好好改正馬虎的毛病,真是對不住他的一片苦心。於是,他誠懇地對陶冶說:“老爸,我下次一定改正學習不認真這個毛病,行嗎?”

聽兒子這麼說,陶冶笑了,他話鋒一轉:“小子,我剛才看了你的考試卷,覺得你寫的字大有長進,快趕上你老爸我寫的字了!”

“那是!”小朗得意地說,“老子英雄兒好漢,長江後浪推前浪嘛!”

車裏傳出父子倆一陣又一陣的笑聲……

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家長對孩子的批評是必不可少的。家長就像一個田徑教練,在訓練過程中,他必須在催促隊員的同時輔以嚴厲的批評,隻有這樣,孩子才能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倍努力訓練,以提高成績。

但是,家長在批評孩子時千萬不能發怒,因為家長“發怒”與“批評”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簡單地說,“發怒”是感性的反應,“批評”是理性的反應。麵對孩子的失誤,家長火氣再大,也不能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哪裏,更不能糾正錯誤,隻有理性的“批評”才能做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