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高情商家長與孩子溝通的十個技巧(3)(3 / 3)

某天上午,薑媚在整理兒子小爽的房間時,在他的床底下發現了一本日本色情雜誌。當時,薑媚心中的怒火在熊熊燃燒著,她想,馬上就要參加中考了,小爽居然還有心情看這種下流的雜誌!她恨不得立即就將這個“不走正道”的兒子趕出家門!

放學了,小爽一進門,薑媚就拿著雜誌走到他麵前,問:“這是什麼?”

這明明就是本雜誌,薑媚之所以這麼問,是想給兒子設個圈套,誘導他自己說出“色情雜誌”這幾個字來,她想讓他產生羞恥感!

小爽滿不在乎地說:“媽媽,你看清楚了,這是本雜誌。”

聽到這個回答,薑媚心中的怒火更旺了:“給我老實一點,小子!告訴我這是怎麼回事!”

小爽很無奈地說:“媽媽,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薑媚覺得不能再跟兒子浪費時間了:“我是在你的床底下發現的這本下流雜誌,小爽,你最好給我解釋清楚!”

小爽想了一下說:“噢,我想起來了,這是上個星期我們班一個同學讓我幫他保管的。”

薑媚冷笑一聲:“你以為你媽是白癡,會相信你這套鬼話嗎?”

小爽一副很無辜的樣子,說:“那你愛信不信!”說完,就回房間了。

薑媚氣得把雜誌往地上一摔,癱倒在沙發上。她覺得小爽平時還挺懂事的,怎麼這會兒就像個“小魔王”,她覺得自己根本管不住他了!這讓薑媚非常懊惱。

結局的確令人沮喪,薑媚既沒有解決雜誌的問題,又把母子關係弄僵了。

那麼,這種溝通障礙是怎樣產生的呢?其實就是因為薑媚情商不高,沒有控製住自己的情緒,沒有聽小爽把話說完而造成的。如果薑媚情商比較高,那這次溝通可能會有另一種結果。

小爽進門後,薑媚先跟他聊了聊學校的情況,延伸出其他輕鬆的話題,在這種看似漫不經心的聊天過程中,創造出一種隨意而又親切的氛圍,為下一步討論雜誌的事創造了條件。

“小爽,我今天在整理你房間時,看見你床下有本似乎不太適合你看的雜誌。這是怎麼回事?”有了可以切入正題的氛圍後,薑媚開始平靜地討論雜誌的問題。

由於薑媚語態平和,用詞不激烈,再加上不設圈套,大大降低了小爽的對抗情緒。麵對這種情況,家長確實應該先了解孩子的實際情況。

於是,小爽平靜地告訴母親,這是自己為同學保管的,因為同學的父親很“厲害”,同學怕被自己的父親責罰,於是讓他幫忙保存,而他出於同學的情麵沒有拒絕。

小爽說的是不是實話呢?其實,如果薑媚是個稱職的母親,那她就可以從小爽平時的表現判斷出小爽是否在撒謊。這時,家長即使判斷出孩子是在撒謊,也不應該立即點破。一旦點破“你在撒謊”,那就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他也會因此而產生強烈的對抗心理,不能達到“知錯就改”的效果。

聽完小爽的情況說明後,薑媚應該明確地告訴小爽:中學生不適宜看這種雜誌,特別是在麵臨中考的情況下,它會嚴重影響學習……

對於薑媚的這套“大道理”,小爽不一定在心裏完全接受,但是,他肯定會向薑媚保證,自己今後不再看這種雜誌了。小爽之所以會作這樣的保證,一是感謝媽媽沒有傷害他的自尊心,他明白,媽媽這麼做是出於對自己的愛,二是他也知道,看這種雜誌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心裏多少缺乏底氣。

當孩子出現異常情況時,家長一定要先沉住氣,把事情的基本情況了解清楚;而要了解清楚情況,就要聽“當事人”(孩子自己)把情況介紹完。所以,若是孩子有類似的情況,家長一定要戒急用忍,先聽孩子把話說完。這既可以避免造成誤會,又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尊重,有利於問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