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樓道裏的腳步聲,鄒嫣知道小強回來了,她心裏早已怒火中燒。
“你做什麼去了?這麼晚才回來!”鄒嫣厲聲問道。
“我不早跟你說了嗎,我在學校打籃球,鍛煉身體。”小強若無其事地說。
看到小強撒謊一點不臉紅的樣子,鄒嫣火更大了!
“網吧裏有籃球場嗎?”鄒嫣質問:“現在撒謊都不臉紅了!”
見謊言被揭穿了,小強幹脆破罐子破摔:“是的,我是去網吧玩遊戲了,怎麼了,犯法嗎?”
啪!鄒嫣給了小強一記響亮的耳光!當她想給出第二個耳光時,小強奪門而出。
過了十二點了,小強還是沒有回家,鄒嫣的心已經碎了……
小強為了去網吧玩遊戲而撒謊,這件事當然不能姑息,但是,鄒嫣的處理方式也不成熟。
如果鄒嫣是個高情商的媽媽的話,那她在抽小強耳光之前,就會把自己的情緒控製好,用平靜的口氣對小強說:“小強,你先回自己房間,這件事回頭再說。”
鄒嫣讓小強先回自己的房間,並不等於這事就這麼過去了,她隻是想等兩人的情緒平靜下來之後再找機會來談。隻有兩人情緒平穩,才能理性地解決問題。這就是情商中識別感情的能力。
在案例裏,鄒嫣想趁熱打鐵,盡快解決問題,實際上是不可能的。當家長和孩子都在氣頭上時,不可能理性地解決問題。因為人們在生氣的時候,不可能進行理性的思考,情急之下往往會口不擇言,說出一些過後會後悔的話。因此,家長若意識到自己的情緒有可能失控,應馬上進行調整,讓自己先冷靜下來,不要與孩子發生直接的爭吵,等雙方冷靜下來後再解決問題。所以,當孩子和自己都很生氣時,讓孩子先回房間是最理性的選擇。孩子回自己的房間後,他可能會在房間裏上網或聽音樂,心情很快就會平靜下來。這樣,既為將來解決問題留下了餘地,也是對自己和孩子的一種尊重。
一些家長可能會認為,允許孩子回房間,讓他上網或聽音樂,就是默許甚至讚同他的所作所為,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試想,假如你的老板不尊重你,你會願意坐下來好好跟他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嗎?答案是否定的。既然這種做法對成年人無效,那對孩子也一樣無效。案例中,小強一進門,鄒嫣就興師問罪,既沒有考慮他的想法和感受,也沒有想到責罵之後可能會產生的結果。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鄒嫣所做的一切不僅屬於無效勞動,而且會增加將來解決問題的難度。
老師:“小胖,這學期四門功課你都不及格,你不感到難過嗎?”
小胖:“我不難過,隻有我媽媽會難過。”
從情商的角度來看,怒火中燒實際上就是情緒已處於混亂狀態,由於感情陷入混亂,所以無法進行自我控製。因此,如果家長一開始就發現自己已進入混亂狀態,那麼必須馬上讓自己冷靜下來。
一般來說,激動的情緒會在六秒之後開始趨向平穩。因此,隻要你想控製自己的怒火,可以沉默六秒,六秒過後,你的情緒就會慢慢恢複平靜。
如果不控製自己的怒氣,那麼你可能會因為對方的刺激而怒火更旺,若是如此,控製自己情緒的難度就會越來越大。因此,在這種時候要暫時抑製自己的感情,不管對方說什麼,自己隻做聆聽者。冷靜之後,就能好好斟酌自己的言語,從而說出比較理智的話,讓事態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如果你覺得自己很憤怒,無法控製自己情緒的話,那就不要立即開口,讓自己沉默六秒。在這沉默的六秒期間,情商的四種能力會開始發揮它神奇的作用。
反思:你一般是在什麼情況下才朝孩子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