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高情商家長要培養孩子擁有六項生存能力(1)(1 / 3)

自我認識能力

——讓孩子有自知之明

小聰似乎完全繼承了柳江的基因,特別喜歡數學和物理,這兩門功課的成績也特別好。在初二時,小聰數學和物理的成績一直穩居年級前三名。

某個周末,柳江難得在家吃晚飯,當他問起兒子的學習情況時,小聰突然對柳江說:“爸爸,我做了一個生產永動機的設計方案。”

“哦?”柳江心裏有些吃驚,但他沒有把這種吃驚表現出來,他知道孩子所有的想法都應得到尊重和保護。

小聰滔滔不絕地向爸爸介紹自己的思路:“我是這麼設想的,把永動機建在大海上,這樣它就可以直接從海洋或大氣中吸取熱量;吸取這些熱量之後,就將完全轉化為機械功。海洋和大氣的能量是取之不盡的,所以我的永動機就可以永不停息地運轉做功……我真希望能獲得諾貝爾獎!”

作為清華的高材生,現在又是中關村頗具規模的一家公司的總裁,柳江當然知道小聰的想法違反了常識,不可能實現。但是,他並沒有直接給小聰的設想潑冷水,他在耐心地聽小聰介紹的同時,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在保護小聰這種熱情的前提下,提高小聰對自己的認識能力。

孩子的一生是否有所作為,首先取決於他是否有自己的夢想!雖然小聰製造永動機的夢想不可能實現,但他有自己的想法,這就非常可貴!一個人既然來到了這個世界,就應該去尋找一個能給自己的生命帶來意義和價值,並且能讓自己感覺充實的事業。而隻有擁有了使命感和目標感,才能給生命帶來意義、價值和充實感。

我們的人生必須有夢想,但這種夢想必須先轉變為具體的人生奮鬥目標才能指引我們前進。夢想與人生目標的區別就在於後者有明確的行動計劃。要為實現人生目標製訂行動計劃,就必須對自己有清楚的認識;隻有對自己有清楚的認識,才能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是否能夠實現。

我們要為自己製訂切實可行的人生奮鬥目標,首先就要像分析公司經營現狀一樣,對自己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對自己進行定量分析,就是對自己的有形資產進行分析;對自己進行定性分析,就是對自己的無形資產進行分析。隻有進行了全麵的分析,才能正確地了解自己。在自我分析時,應當把自己的優點列出來,優點被列出來後,我們身上相應的不足之處也就會自然而然地呈現出來。我們找到了不足之處,自然就會知道如何彌補。

小聰製造永動機的想法很好,但卻不現實——他對自己的能力缺乏清醒的認識。當然,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缺乏清醒的認識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因為他們的知識有限,也缺乏足夠的自我反省能力。

如果一個人成年之後仍然缺乏自知之明,那他有可能會做出一些自不量力的事;他也可能會因缺乏自知之明,而變得狂妄、自大、眼高手低;因缺乏自知之明,還有可能會變得欲壑難填、異想天開。因此,家長應當幫助孩子提高自我認識能力。

一個高情商的人,能夠準確地進行自我評價,具備較強的自我意識;他了解自己的優勢和缺陷,在學習和工作的過程中能表現出自信,並且歡迎別人提出建設性的批評和意見;他還知道自己在什麼時候需要別人的幫助,也明白自己應當把注意力集中在什麼方麵,以形成自己職業發展的優勢。當然,要想提高孩子的情商,家長要先提高自己的情商。對於孩子製造永動機這種想法,家長完全可以善意地加以引導。

家長隻有提高孩子的自我認識能力,才能讓孩子既有遠大的抱負,又不會做“水中撈月”之類的傻事,使孩子能集中精力做自己最喜歡又最擅長的事,實現人生價值最大化。

反思:對於孩子的“異想天開”,你是如何處理的?

自我價值判斷能力

——讓孩子感受到社會歸屬感和家庭的愛

唐慧正在廚房做晚飯,突然發現家裏沒鹽了,於是掏出十元錢,讓正在看動畫片的小瑩到樓下小賣部買包鹽。

五歲的小瑩來到了小賣部。小賣部的阿姨認識小瑩,便問她要買什麼,小瑩搖搖頭,眼睛隻是盯著調味品貨架上的貨物,就是不開口……就這樣,十幾分鍾過去了。這時,唐慧在家等急了,匆匆下樓,來到了小賣部。看到小瑩的樣子,她又氣又急,連忙付錢買了東西,把小瑩帶回家。

回到家裏,唐慧對小瑩一頓訓斥:“你怎麼這麼沒用?買包鹽都不敢!以後怎麼幹大事!”

小瑩哭了出來……

唐慧太生氣了,她覺得小瑩一出門就像個小啞巴,什麼都不會說。她知道,自己的女兒太內向,性格太懦弱了,她擔心孩子將來沒有辦法在社會上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