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高情商家長要培養孩子養成四種好習慣(2)(1 / 3)

對於已經缺乏學習自覺性的孩子,家長可以采取“情商四步法”:

第一步,發揮情商中識別感情能力的作用。當孩子不願做作業並且開始上網玩遊戲時,家長要認識到,孩子有可能有自己的打算,或是太累了,應控製好自己的情緒,不要批評或責罵,也不要嘮叨,隻需要適時提醒孩子:如果不抓緊時間,明天就不能按時交作業了。

第二步,發揮情商中利用感情能力的作用。這時,家長一定要注意尊重孩子,如果家長對孩子這麼說:“你怎麼這麼不自覺?這是我最後一次跟你講客氣話,再讓我看到你玩遊戲,我就沒收電腦!”那麼,孩子肯定會產生抵觸情緒,更加和家長對著幹,就是不做作業。所以,家長應以尊重的口吻與孩子說話,比如可以這麼說:“孩子,現在快十點了,你的作業才做這麼一點點?”這樣,孩子就會趕緊收心,專心做作業。若是家長用尊重的態度與孩子交流,他們會很願意按家長的意思去做。

第三步,發揮情商中理解感情能力的作用。在這一步,家長應給孩子提出明確的希望,可以對孩子說:“抓緊時間,爭取在十一點之前做完作業,然後去睡覺。”家長要注意,自己提出的希望必須是合理的,如果家長這麼說:“你不做完今天的作業就不許睡覺!”對孩子來說就是不合理的,他就會想辦法與家長對抗。

第四步,發揮情商中調整感情能力的作用。如果有必要,家長要讓孩子進行選擇,並把選擇的後果告訴他。比如,家長可以說:“你是繼續玩遊戲還是開始做作業呢?如果你繼續玩遊戲,到一兩點再睡覺,明天不能按時起床,那我就不等你了,我要按時上班,你隻能坐公交車上學了。”讓孩子自己進行選擇,效果遠比家長強製執行要好。提前告訴孩子選擇的後果,不會讓孩子感到家長是有意懲罰他,因而他會作出最理性的選擇。

反思:當發現孩子學習時不專心,你如何處理?

說話算數

——讓孩子養成信守承諾的習慣

星期天的上午,陽光明媚。

常青醒來時習慣性地看了看床頭的鬧鍾,快九點半了。他打了個哈欠,又閉上了眼睛,這樣的懶覺對他來說實在太奢侈了!身為公司銷售部經理,常青很忙,昨晚九點多才回到家。

當常青剛要再次進入夢鄉時,他五歲的兒子小波來到了他的床前。

小波扯著常青的睡衣說:“爸爸,媽媽說你今天不上班,那你今天開車帶我出去玩吧!”

自己確實好久沒有帶兒子出去玩了,但是常青覺得自己很累,想利用這個周末好好休息一下,於是,他笑著對兒子說:“小波,你是我的乖兒子!今天爸爸實在太累,下次有空一定帶你去遊樂園!”至於下次是什麼時候,常青自己也不知道,他想先開一張“空頭支票”把兒子應付過去再說。

“那我明天也不去幼兒園了!”小波說。

“什麼?小波,你不是說好了要天天去幼兒園的嗎?你是男子漢,說話要算數哦!”常青馬上坐了起來。

“你是爸爸,你自己說話也不算數!”小波反駁。

“我什麼時候說話不算數了?”常青問。

“有一回,你說隻要星期天不上班,就帶我去遊樂園。現在又騙我……”

常青想了想,隱約記得自己確實給過孩子類似的承諾,於是,他衡量了一下,讓小波作好出門的準備,父子倆今天去遊樂園。

可以看出,常青情商極高。他本來想繼續睡懶覺,當兒子說他“說話不算數”之後,他迅速作出了正確的決定。他明白,自己用開空頭支票的方法應付孩子,是一種極其有害的做法,這不僅會讓孩子覺得爸爸是一個說話不算數的家長,而且也會讓孩子養成說話不算數的壞習慣。意識到這一點,常青迅速發揮調整感情的能力,作出了帶小波去遊樂園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