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草尖上的漫步(3)(3 / 3)

老虎港高八九百米,長約六公裏,溪水清澈,難見魚蝦,正應了“水至清則無魚”的古話。山上沒有蚊蠅,這是最為奇妙的。即使是炎炎酷暑,溪水仍然冰涼刺骨,你隻要往溪石上一坐,身上的汗瞬間就會被吸幹。如果是旅遊之中的男女,女的疲乏了,臉紅撲撲的顯出難有的嬌柔,男的到溪裏掬捧上真正的“礦泉水”送至女子口中,一來二往,以山花為媒,以樹蔭為廬,以平石當床,便能品略出“不慕神仙隻羨侶”的美妙。即便是慪氣的夫婦,到這來也能盡棄前嫌,和好如初。也許這就是老虎港真正的意蘊所在。

老虎港瀑布有三處。第一處瀑布距山麓大約1.5公裏,形如拖鬥,當地人命名為“拖鬥口”瀑布。清泠泠的溪水從五六米高的石麵上跌宕而下,飛濺起無數的水霧,潤肺生津,頓時讓你神清氣爽,是個天然的“氧吧”。第二處瀑布落在半山腰,高八九米,水流湍急,極為壯觀。雙簾並瀉而下,一寬一窄,大有水落石穿、虎嘯山川之凶猛,而瀑布頂端平平,讓人誤以為自己已抵達山頂,恰應了“疑似銀河落九天”的詩句。當地人命名為“滴水石”瀑布。體力再強的遊人爬至此處,也已氣喘籲籲,疲憊不已,而最為秀美的瀑布還藏在山尖。第三處瀑布一環緊扣一環,分為三疊。溪水從十多米高的斷岩飛流直下,注入深潭,再分兩次連綿飛出三四十米。水花飛濺,如雷轟鳴,美不勝收,當地稱之為“連環”瀑布。這裏的溪石稍平,仿佛專為人歇腳而設。春遊至此,帶著白葉樹花、金櫻子花、野薔薇花香的陽光熹微地照在石塊上,極為愜意。此處有一丘田潭,深五六米,潭中石縫間長有一種名叫“石雞”的青蛙,即使大六月,熬湯還能結凍,鮮美異常,有防癌滋補養顏之奇效,是老虎港一大特產。此外潭中還生長一種名為大鯢的珍稀兩棲動物,因叫聲像娃娃啼哭,俗稱“娃娃魚”,這種動物隻在夜間出來,你隻有持火把上山方能一睹其尊容。

因老虎港山川秀美,故此地天然特產奇多:大如拇指棕紅油亮的毛栗,滿山遍野的黃花菜,肥脆鮮嫩的山蕨,醇厚爽口的山木耳等,還有多種珍稀中藥材。家鄉有一首歌謠這樣唱道:“相山十八排,排排有寶采,一處沒有寶,不是黃連便是甘草。”

如果說,你這第一次到老虎港是為獵奇觀光,那你必會想著來第二次,隻為回味那記憶中美的勝景、愛的新奇。

鶴之羽

——大覺山剪影

水是靈氣之母,神性之源。水的靈性配上山的葳蕤、石的巍峨,必將有鳳來儀。位於贛閩交界武夷山西麓,有個大覺山,山上有個小城,名叫資溪。傳說明朝建縣時,有雙鶴飛來,翩翩起舞,三日不去。民以為祥瑞,把小城稱為鶴城。神話是對美的誇張渲染和熱烈向往。大覺山山巒蒼鬱峻拔,溪流清澈縈回。翠玉般的水蔥蘢山頭、山腰、山腳,或棲或立或繞或奔,生成千姿百態的旖旎佳境:飛瀑、清潭、珍禽、古樹,一個個有著水之靈、山之秀的村民。

孟秋,我有幸來到大覺山,感受了山水的無窮魅力。我懷著虔誠之心,竭力靠近它,在它身邊徜徉沉醉。它翩躚曼舞展現出的妖嬈俊逸,讓我驚愕癡迷,如入夢境。我自知隻領略了鶴之一斑片羽,卻已心足。因為神奇絕妙之美,永遠屬於大自然歸屬大覺山,非人所能窺視。

大覺岩

沿著崎嶇、陡峭的山道上坡,品嚐了觀音亭下清澈泠泠的山澗泉水,攀登了寓意深刻的1365級台階,直達大覺寺。我以為抵達了山巔,沒想吃罷爽口齋飯,導遊帶我們繞過寺廟,上天台爬天岩。天台上有一天造地設神女岩,而我再怎麼端詳想象,都覺得它像北京猿人。神女岩左側上方有一絕壁,高七八米,陡至六七十度,沒有樹倚沒有凹窠,光溜溜的,這就是天岩。隻見導遊熟練如猴,“噔噔”幾下就爬至岩頂,慫恿我們上去。同行中有半數以上打退堂鼓,有七八人思琢片刻,青蛙似的徒手攀緣而上。就連平日裏蓮步輕移、穿一身淡紅長裙的仙女——王麗君都上去了!我不甘認輸,猶豫許久,仍決定一試。帶隊劉作家深知我膽小體弱,極力反對。我趁他不備,執意攀爬。好不容易爬到一半,斜倚岩壁,抬頭一看,上麵還有三四米陡壁找不到一點倚持。我欲退回,小心往下一瞥,唬了一跳。剛攀上的石岩乃峭壁,其下麵仍是陡坡亂石。我一驚,腳下一滑,緊急中雙手蝙蝠般死死摳住石壁,一時間魂飛魄散,嚇得腿直哆嗦。上下不能,我驚叫了起來。岩上導遊鼓勵我:沒事,我拉你!我看他瘦小,且一腳踩在岩石邊,萬一力薄抓不牢,兩人必滾下懸崖!還好我下麵及時趕上兩個精壯男士如雙翼護衛,上麵又添加了一個大力士,我才壯著膽子,用腳斜貼石壁上了兩步,被人快速托起一拉,硬拽了上去。我雙腳抖得立不住,心怦怦直跳,癱坐在岩頂,也無心一覽眾山小,隻擔心待會如何下天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