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夫妻論
照現代人的觀念,婚姻隻是當事人的事,但在封建時代,就不是這樣,婚姻首先不是當事人的事,當事人是被動的,非當事人———例如父母、媒人,才是主動的。他們為什麼主動,因為有禮教支撐。夫妻關係,首先也不是感情關係、生活關係,而是禮教關係。感情被壓縮了,角色被放大了。夫妻為各自的角色束縛,照著禮教規定的規範行事,就是好的,對的,道德的;否則,就是壞的,錯的,不道德的。不道德的就該受懲罰。輕則挨罵,重則挨打,再重一點的,還可能被送官治罪,或者幹脆由家族中的最高輩份者決定,把他們用種種方式處死。但大抵上說,被處死的多是女性。夫為妻綱是封建禮教的“三綱”之一,夫妻既為禮教生存,已然是悲劇。而禮教規定了夫妻間的不平等,更是悲劇。男尊女卑,無論貧富,概莫能外。在《紅樓夢》、《金瓶梅》這類專寫家庭生活關係的書中,表現得尤為明顯。《金瓶梅》不消說了,西門慶就是那家庭的主心骨。且不管他這個主心骨表現如何,道德如何,人品如何,行為如何;有他時,這個家庭就火爆,沒了他,這個家庭便歸於沉寂。一妻五妾,隻剩下一個吳月娘,其餘,走的走,嫁的嫁,散的散。要說西門慶這樣的壞蛋,有他無多,沒他不少,早早死了,大家幹淨。那是現代人的看法。在彼時,男人便是女人的靠山,有男人則有靠,否則便無靠。無靠難免家庭敗落,人口失散。實際上,西門慶的眾多妻妾,有才能的有,有智慧的有,有高超勞動技能的有,隻因為她們是女子,便生死禍福不由己。若是生在自由的年代,那麼,李嬌兒可開小鋪,孟玉樓可做主管,孫雪娥可作大廚,潘金蓮可當演員,李瓶兒可作幼教,個人生活無虞,命運自然改變。但在那個時代,你有能力也罷,有才幹也罷,有資財也罷,有事業也罷,全不濟事。品質好些的,隻是被害少去害人;品行不端的,便成了惡人的幫凶,甚至自己也成了殺人凶犯。《紅樓夢》中多寫未婚男女,已婚者不是他描寫的重點。但結婚的也不少,看這些結了婚、生了子,甚至已經有了兒媳、孫媳的男男女女,又讓人覺得可悲、可歎、可憐、可厭,乃至可憎、可惡。頭一個是賈赦,榮國府長子,賈政的兄長,賈璉的父親。他所非所為,全然一條惡棍。豪門惡勢力,他是一個代表。為著搶石呆子家傳的扇子,便把人家弄得“傾家破業”,為著逼鴛鴦作小老婆,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後來賈母死了,鴛鴦沒有活路,上吊而死。但賈赦在家中,卻是一個霸王、誰也招他不得,惹他不得。他要無法便無法,要無天便無天。賈政對於寶玉,動不動掄棍子就往死命裏打,但對賈赦的行為,卻是視而不見,見而不聞,縱然嘟囔幾句,也是隔靴搔癢。賈政不正,由此可見一斑。但封建禮教如此,你也怪他不得。可笑史太君,對這個賈赦,隻會縱容,對於家人,都要怨三怨四。她的解決辦法,是身邊的女孩不給,卻讓賈赦花錢去買好的,對賈赦本人一句正經批評也沒有。反到把那個給賈赦當媒人、當走狗的賈赦夫人,臭訓一頓,責怪他說———“我聽見你替你老爺說媒來了。你倒也三從四德,隻是這賢慧也太過了!你們如今也是孫子兒子滿眼了,你還怕他,勸兩句都使不得,還由著你老爺性兒鬧。”邢夫人滿麵通紅,回道:“我勸過幾次不依。老太太還有什麼不知道呢。我也是不得已兒。”賈母道:“他逼著你殺人,你也殺去?如今你也想想,你兄弟媳婦本來老實,又生得多病多痛,上上下下那不是他操心?你一個媳婦雖然幫著,也是天天丟下笆兒弄掃帚。凡百事情,我如今都自己減了。他們兩個就有一些不到的去處,有鴛鴦,那孩子還心細些,……” ①這一通教訓,猛一聽也算成理,細一想狗屁不通。首先兒子混賬,死怨兒媳就不通。因為鴛鴦有用,所以才不能給賈赦作小妾,又不通。雖然不通,卻還振振有辭,封建禮教的可悲之處就在這裏。而邢夫人夾在這母子中間———雖然她本人毛病也不少———但那情那狀,卻又可憐———做妻子做女人的文化性可憐。賈赦夫妻如此,他兒子賈璉、王熙鳳一對同樣煩人。這對夫妻,說是夫妻都有點“羞答答不好意思見人”。王熙鳳的特點是弄權,愛好也是弄權,隻要有權可弄,賈璉不賈璉不在她眼裏。賈璉的特點是既要弄權又十分淫蕩,而且淫心熾烈,幾近瘋狂。下人他也要,親戚他也要,妻子他也要,丫頭他也要。夫妻兩個除去鬥法還是鬥法。論才能,他不是鳳姐的對手;論機變,他的門道更其不行。但因為他是個男人,所以鬥來鬥去,勝利的是他,失敗的是鳳姐兒。鳳姐一生聰明,反被聰明所誤,到後來“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一從二令三人木”,這句話到底該怎麼解釋,研究者有不同意見,難於統一。但對後來鳳姐兒被賈璉休棄的結局,則分歧不大。鳳姐終於被賈璉“休”了,女人一旦被休,不但顏麵掃地,而且地位全無。這鳳姐兒的結局,是她本人做夢也不曾想到的。還有賈珍,身為榮、寧兩府的長子長孫,更是一個禽獸,先與兒媳婦不幹不淨,後來兒媳婦死了。《紅樓夢》對這個情節,先是一種寫法,後又一種寫法。雖然改動不少,但原文的蛛絲馬跡還在,羞是遮了,但布還在。可歎這遮羞布就是一個廣告,越遮越掩越清楚。賈珍對尤三姐垂涎,和賈璉一起,聚 而行,狀如禽獸,又不如禽獸。他的夫人尤氏,對他總是毫無辦法。賈璉娶了尤二姐,王熙鳳知道了,跑到寧國府大鬧,又罵尤氏,又打賈蓉,又要見官,把個寧國府險些翻過個來。但真正受辱的還是尤氏,不是賈珍。你鳳姐真有本事,就該找賈珍理論,但人家王熙鳳恁地聰明,怎會幹這等傻事,還是石頭不打打茄子,凡事且揀軟的捏。賈珍與秦可卿不明不白,秦可卿死了,他為她大出殯。這事敗露,尤氏臉上也難堪,但她無能為力,舊疾犯了———心口疼痛,不能理事。人家外邊大操大辦,她睡在床上,無言無語。《紅樓夢》的作者,隻顧去大寫“王熙鳳協理寧國府”,對尤氏的境遇,未多發一言。可知,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是太深太長了,係在這根脈上的冤魂冤鬼,數不勝數。榮、寧兩府,堪稱模範夫妻的乃是賈政和王夫人。然而,真的那麼好嗎?王夫人表麵上多病多痛,實際上是大奸似忠。榮國府中屈死的丫環,一大半與她有關,但她似乎是道德的化身,又是貞節的化身。王夫人是道德的化身,賈政是道德的主持,沒有他,王夫人同樣沒靠;沒王夫人,他又少了一個賢內助。這兩個東西可謂夫唱婦隨,天生的一對。然而,賈政依然是尊,而且打賈寶玉的時候,那王夫人隻有抱著板子死命哀求的份。她的威風一下子被吹到爪哇國去了。賈政還要娶小老婆,一個不行,要娶兩個。但周姨太、趙姨太雖然給他當了姨太太,依然十分不幸,錢也沒得,權也沒得,苦也受著,累也受著,隻不過是在這大醬缸中又多添了一些混亂肮髒而已。男尊女卑,夫尊妻卑,得意的是男子,倒黴的是女人。《紅樓夢》十二釵中,釵、黛、湘、妙,已經說過了,她們無論觀念如何,人品如何,才華如何,身世如何,其實個個都是悲劇,而且可以說是個個都是與男女婚姻相關的悲劇。妙玉有愛而不成其愛,最後被歹人劫了,悲夫;湘雲的夫君不錯,但人卻早亡,不論她再嫁何人,都為舊禮教所不恥,悲夫;林黛玉有愛而不得其愛,終於因愛而被人逼迫至死,悲夫;薛家釵作繭自縛,守了活寡,同樣悲夫。薛、林、史、妙之外,李紈、鳳姐、秦可卿、巧姐,又是一組。李紈年紀輕輕便守寡,也是悲劇,雖有蘭桂齊芳之說,又有什麼用處。所謂“鏡裏恩情,更那堪夢裏功名!那美韶華去之何迅!再休提繡帳鴛衾。隻這帶珠冠,披風襖,也抵不了無常性命。” ① 從這曲辭上看,她不但早年守寡,而且享年不永,就算有能享長壽,又有多少幸福可言。鳳姐自是潑辣,但結局同樣不妙,或者還要更慘。秦可卿被公公誘奸,事敗而死,是十二釵中第一個可悲之人。然而,《紅樓夢》曲辭中還要說她“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就更其可怕了。巧姐年小,世事不多,卻遇到了狼舅奸兄,幸而有劉姥姥相助,總算有個結果。除去上述八個人,還有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這四姐妹的命運,也是苦得很了。所謂“元、迎、探、惜”,實則“原應歎息”,循名而實,可知那結果是很可悲的。賈元春選了貴妃,又被恩準省親,是《紅樓夢》第一件大喜事,或許可以說是唯一的一件大喜事。但她本人的感受,並沒有喜氣洋洋,不但沒有喜氣洋洋,反而一見家人,禁不住份心落淚,安慰賈母、王夫人道:“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兒們一會,不說說笑笑,反倒哭起來,一會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來。”雖是安慰之詞,又是痛心之語,其痛之深,外人安知。又對賈政說:“田舍之家,雖齏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可見,皇家之妃還不如田家之婦,但田家之婦,就真那麼好嗎?其實天下烏鴉一般黑,吃草吃蟲的固然是烏鴉,吃糧吃米的就不是烏鴉了?然而,能活著作貴妃還是好的,從《紅樓夢》曲辭上看,她的結局也很糟糕。所謂: 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到了賈探春得意的時候,她便死了。賈元春是怎麼死的?高鶚的續書中寫得簡單:“因聖眷隆重,身體發福”,“侍宴回宮,偶沾寒氣,勾起舊病”,拖了一段,不治,死了。但看脂硯齋的批注,卻不是這樣。當賈元春省親之時,親點《豪宴》、《乞巧》、《仙緣》、《離魂》四出戲,脂硯齋分別在這四出戲下,作了批語。第一出《豪宴》,出自《一捧雪》,脂硯齋批道:“《一捧雪》中伏賈家之敗。”第二出《乞巧》,出自《長生殿》,脂硯齋批道:“《長生殿》中伏元妃之死。”第三出《仙緣》,出自《邯鄲夢》,脂硯齋批道:“《邯鄲夢》中伏甄寶玉送玉。第四出《離魂》,出自《牡丹亭》,脂硯齋批道:“伏黛玉死《牡丹亭》中。” ① 賈家敗落,甄寶玉送玉,黛玉死牡丹亭,這個都不去管,隻說《長生殿》中伏元妃之死,便大有文章。《長生殿》寫唐玄宗與楊貴妃事,先是夫妻恩愛,後來發生兵亂,唐玄宗逃至馬嵬坡,三軍不行,要求處死楊國忠、楊貴妃,唐玄宗為了保全自己,便降旨把楊貴妃勒死了。賈元春大約死得很慘,隻是怎麼個死法,已然無法確知。探春有似元春,她的悲劇是遠嫁。遠嫁在現代人看來,不能算是悲劇。但在當時,卻是大不幸事。這個且不提,隻說她饒有才華,就是因為庶出,便與親母反目,又與親生弟弟不相往來,隻是一味與寶玉相娛,與王夫人相親,可知,這是一個悲劇人物無疑了。她身上不但束著男尊女卑的枷索,而且背著正尊庶卑的重負。她這一生,如何了得?賈惜春終生未嫁,當了尼姑,或有心理原因,又有環境影響。王熙鳳抄檢大觀園,在惜春丫環入畫那裏翻到一些金銀,一包男人的靴襪等,雖是疑物,卻是他哥哥悄悄捎過來要她保存的。為了這個,惜春決定讓她嫂子把入畫領走,尤氏替入畫求情,她也不依。姑嫂之間話說得多了,那惜春說道:“古人也曾說的,‘不作狠心人,難得自了漢。'我清清白白一個人,為什麼教你們帶累壞了我!”這話說得嚴重,可歎“尤氏心內原有病,怕說這些話”,見是如此,隻好“賭氣起身走了”。 ①惜春當了尼姑,實在和她看不慣寧、榮兩府的齷齪事有關。她實在看得膩了,看得煩了,看得怕了。“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 ②最悲最慘乃是賈迎春。賈迎春老實,膽小,才也不高,智又不強。有事還要躲事,躲事更不招事,人送雅號“呆木頭”。這樣的人能惹著誰,礙著誰?她父親隻為自己著想,本人又是庶出,七添八湊,沒了指望。中國人所謂,男怕走錯門,女怕嫁錯人。偏這賈迎春被狠心的父母嫁給了“中山狼”。所謂: 中山狼,無情獸,全不念當日根由。一味的驕屠淫蕩貪還構。覷著那、侯門豔質同蒲柳;作賤的,公府千金似下流。歎芳魂豔魄,一載蕩悠悠。 ③“一載蕩悠悠”,是說她出嫁一年便死了。賈迎春又不是林黛玉,為什麼如此短命?因為她那夫婿根本不是人而是野獸。迎春的婚事,全是賈赦所為,為的是對方的權勢、資財。而賈老太號稱精明,明知不妥,卻又不問,說穿了還是不願得罪兒子。結果一個好端端的孫女兒,送入虎口,隻用“知道了”三個字搪塞。倘無天理則罷,如有天理,這“知道了”三個字能抵得一條人命嗎?迎春一去,可就慘了。好容易回到娘家,隻是哭哭啼啼。封建婚姻有如一個無底深洞,洞中流的多是女人的血淚,葬的多是屈死者的冤魂。
五、父子論
君臣、夫妻、父子,三大方麵,構成封建禮教的基本骨架。父子關係是封建禮教中又一個重要方麵。所謂父為子綱,更確立了父親與兒子的相互關係。兒子的地位其實高於妻子。娶妻為的是生子,可見娶妻隻是手段,生子才是目的。兒子和女兒相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女兒隻是女兒,兒子才是生活的倚仗。所以王夫人雖然生過三個孩子,而且女兒成了貴妃,但他並不把女兒看作依靠,賈府可以依仗貴妃的名勢,王夫人卻隻能依仗自己的兒子。所以賈政痛打寶玉,她行哭行訴,確實十分傷心。賈珠是她長子,死了。元春是她長女,嫁了。寶玉如今被打,她聯想到賈珠,更覺傷心。其實,寶玉之外,還有賈環,那賈環雖是趙姨娘所生,也算她的兒子,可是不行,差了一層。好像數學中的四舍五入,賈環因為庶生,頂多算是“點四”,人家一看,不夠點五,便給劃了去了。兒子如此重要,但兒子卻沒有自由。父為子納,兒子隻不過是一個“目兒”罷了。賈政、王夫人是賈府中的模範夫婦,君子夫妻,賈寶玉的遭遇尚且如此,別的父子,可想而知。賈政、寶玉之外,還有賈赦、賈璉這一對父子,又有賈珍、賈蓉那一對父子。這兩對父子,雖然綱常依舊,又是一種路數。讀《紅樓夢》,知道賈璉也不是個善類。奸淫醜態,曆曆在目。他和王熙鳳的關係,總在冷戰熱戰之中,停停打打,打打停停,最後還是他成了勝者。但他一遇賈赦,馬上成了羔羊,說羔羊都不準確,除非把他老爹比作老虎。羊入虎口,能有好嗎?輕則便是臭罵,重則還要臭打。打了還是挨打的沒理,下次見麵更要賠著小心。隻不過,那賈璉隻知淫樂,沒有頭腦,更沒有半點新思想。挨打固然挨打,除去背後嘟嘟嚷嚷,也不見有什麼新覺悟。有時發點牢騷,還要受他母親的訓———我把你沒孝心雷打的下流種子!人家還替老子死呢,白說了幾句,你就抱怨了。你還不好好的呢,這幾日生氣,仔細他捶你。 ①這話好像是“天氣預報”,剛剛說過,那賈璉便挨了一頓臭打。據平兒說,為著搶石呆子扇子的事,“二爺隻說了一句,‘為這點子小事,弄得人坑家敗業,也不算什麼能為!'”———老爺聽了就生了氣,說二爺拿話堵老爺,因此這是第一件大的。這幾日還有幾件小的,我也記不清,所以都湊在一處,就打起來了。也沒拉倒用板子棍子,就站著,不知拿什麼混打一頓,臉上打破了兩處。我們聽見姨太太這裏有一種丸藥,上棒疤的,姑娘快尋一丸子給我。 ②這樣的父親,算是什麼父親!然而,在那樣的條件下,除去找方子抓藥,卻也沒法。還有賈珍與賈蓉,這一對父子尤其不堪。賈珍與兒媳通奸,已是亂倫。而且爺倆個還輪著到尤二姐尤三姐那裏胡鬧,更是不堪。但父道尊嚴,卻是一時一刻,也不能沒有的。有一個情節,更是叫人一說難忘。卻說初一日賈府到清虛觀打醮。賈府人多,一時門前“車輛紛紛,人馬簇簇。”到了觀前,更是人頭攢動,熱鬧非凡。那賈珍站在前麵接待,說了這個,又說那個,一時想到賈蓉,便問———“怎麼不見蓉兒?”一聲未了,隻見賈蓉從鍾樓裏跑了出來。賈珍道:“你瞧瞧他,我這裏也還沒敢說熱,他到乘涼去了!”喝命家人啐他。那小廝們都知道賈珍素日的性子,違拗不得,有個小廝便上來向賈蓉臉上啐了一口。賈珍又道:“問著他!”那小廝便問賈蓉道:“爺還不怕熱,哥兒怎麼先乘涼去了?”賈蓉垂著手,一聲也不敢說。那賈芸、賈萍、賈芹等聽見了,不但他們慌了,亦且連賈璜、賈 、賈瓊等也都忙了,一個一個從牆根下慢慢的溜上來。 ①本來就亂,讓他這一鬧,更是亂上加亂。這不是爸爸訓兒子,那情那狀,真如耍猴兒的一般。難為這賈蓉倒是個“有心人”,他父親的一套本領,十八般武藝,學得件件精通,不但精通,還有理論根據。《紅樓夢》上對此用墨固然不多,但字字寫來,觸目驚心。且說賈蓉的祖父死去不久,尤二姐尤三姐前來盡孝,這賈珍、賈璉、賈蓉兄弟父子便來了鬼混的機會。隻說這賈蓉,嘻嘻的望著他二姨娘笑說———“二姨娘,你又來了,我們父親正想你呢。”尤二姐便紅了臉,罵道:“蓉小子,我過兩日不罵你幾句,你就過不得了。越發連個體統都沒了。還虧你是大家公子哥兒,每日念書學禮的,越發連那小家子瓢坎的也跟不上。”說著順手拿起一個熨鬥來,摟頭就打,嚇的賈蓉抱著頭滾到懷裏告饒。尤三姐便上來撕嘴,又說:“等姐姐來家,咱們告訴他。”賈蓉忙笑著跪在炕上求饒,他兩個又笑了。賈蓉又和二姨搶砂仁吃,尤二姐嚼了一嘴渣子,吐了他一臉。賈蓉用舌頭都舔著吃了。眾丫頭看不過,都笑說:“熱孝在身上,老娘才睡了覺,他兩個雖小,到底是姨娘家,你太眼裏沒有奶奶了。回來告訴爺,你吃不了兜著走。”賈蓉撇下他姨娘,便抱著丫頭們親嘴:“我的心肝,你說的是,咱們饞他兩上。”丫頭們忙推他,恨的罵……。賈蓉笑道:“各門另戶,誰管誰的事。都夠使的了。從古至今,連漢朝和唐朝,人還說髒唐臭漢,何況咱們這宗人家。誰家沒風流事?別討我說出來。連那邊大老爺這麼厲害,璉叔還和那小姨娘不幹淨呢!鳳姑娘那樣剛強,璉叔還想他的賬。那一件瞞了我。”
六、家庭文化批判
1.家庭關係批判一般地說,家庭總有兩重性,一重性是血緣關係,一重性是社會關係。現代家庭,除去血緣關係,社會關係屬於契約關係。因為婚姻是一種契約,現代家庭大家庭少,小家庭多,那麼家庭組織其實在一定意義上就是一種契約關係的組合。契約家庭與禮教家庭的本質區別在於,契約的雙方,是平等的,所謂甲方乙方,沒有貴賤高低。契約家庭與禮教家庭的一個本質區別,契約雙方是自由的,而禮教是不自由的。契約由雙方而定,也可以由雙方解除。實際上,一方不履約,另一方就有解除這契約的權力;雙方都履約,任何一方也有要求解除契約的權利。所以現代婚姻,當事人是自由的,他們既有結婚自由,又有離婚自由,還有別的種種自由。禮教家庭則不然。一方麵,它固然也是血緣家庭。不僅是血緣家庭,而且對血緣的純潔千般重視,萬般重視。另一方麵,卻不是契約家庭,而是禮教家庭。所以男女雙方結婚,便不僅僅是他們兩人之間的事,而是兩家的事。女人出嫁就叫出門,既出了娘家門,便不再對娘家有責任和義務。那聯係隻是親情的,親戚往來,責任無多。出嫁,又叫嫁人。嫁人形式上是嫁一個男人,但本質上卻是入了男家之門,即不僅對男人負責,還要對這個家庭負責。因為對這個家庭負責,所以必須孝敬公婆,必須保持家庭和睦。不僅如此,還要能為這家庭生兒育女,育女倒是小事,生兒則是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不能生兒,便有被開除的危險———不開除算你幸運,開除你也無話可說講。禮教家庭沒有自由,家庭既沒自由,婚姻更沒自由。誰愛誰,不是由當事人決定,而是由非當事人決定。按現代婚姻原則,誰想愛誰,誰就可以愛誰,隻要在法律允許的範圍之內,無論富人窮人,無論黑人白人,無論老年人青年人,甚至不論什麼樣式的人。禮教家庭沒有自由,因此,培養的孩子也沒有個性。中國人古來隻有家本位,國本位,而沒有個體本位,沒有公民本位。不要說公民本位,連公民這個概念都沒有。除去其他原因,和舊式家庭特別是舊式禮教和教育多有關係。中國人的文化解放,不但要從政治上入手,而且要從家庭入手,正如西方人的近代解放,不但要從科學入手,而且要從宗教入手一樣。2.貞節批判舊家庭最不合理的內容之一,便是貞節。貞節這東西,如果要其存在,首先應該平等,即不但女人要守貞節,男人也要守貞節。否則,這貞節便要它無用。可惜,中國古來的貞節觀,隻是一味要求女子,對於男人,三妻四妾,沒人管他。越是地位高貴,還越有多娶妻妾的權力。皇帝權力最大,妻妾也最多。賈元春名為貴妃,不過是當了皇帝的小老婆。更可怕的是,一些人中了貞節的魔,不但為生人守節,而且為死人守節。《儒林外史》上的王玉輝,女兒的丈夫死了,女兒要為丈夫死節,不吃不喝,隻等一死。他不但不勸,這支持女兒,說“我兒,你既如此,還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難道反攔阻你?你竟是這樣做罷,我今日就回家去,叫你母親來和你作別。”女兒死了,他還仰天大笑道:“死的好!死的好!”。 ①貞節是個什麼東西?無非是要一個女人一生一世隻能屬於一個男人。其實這沒必要。這男人值得愛,就愛,不值得愛,幹脆與他一拍兩散,另尋他人。不要貞節,但講愛情。《西遊記》上有一個耗子精,愛上了唐僧,愛得死去活來,任你孫悟空有多大能耐,哪怕把她的洞子毀了,她還是要愛;鑽進她肚子,把她疼得欲死欲活,她還是要愛。這樣的耗子精,太讓人佩服了。要樹貞節碑坊,樹給這耗子精才對。還有一個蠍子精,也是愛上了唐僧,別的妖怪常常想吃唐僧肉,她卻不肯吃唐僧肉,隻是想與唐僧成親。而且這隻蠍子,端的厲害,菩薩也不怕,佛也不怕,昔日“在雷音寺聽佛談經,如來見了,不合用手推他一把,他就轉過鉤子,把如來左手中拇指上紮了一下。如來也疼難禁。” ① 看來,這位蠍子小姐還滿有個性哩!其實她愛唐僧,有什麼錯,後來叫個什麼昂日星官把她害了,堪稱千古恨事。對於貞節,曹雪芹是有進步觀念的,他不歧視犯了亂倫罪的秦可卿,還說她是上天的神仙,在夢中把她許配給了寶玉。也不歧視有過性過失的尤三姐,還把她寫成英雄無畏的烈女子。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性過失不過千百種過失中的一種罷了,過而能改,還是好的。3.隱私批判確切地說,該叫無隱私批判。古來中國人沒有個人隱私,不要說平頭百姓沒有個人隱私,連皇帝也沒有個人隱私。他在朝廷中的大事,要記入正史,他的日常生活,要記入起居注。因為中國人堅決認定,明人不作暗事,或者說,好事不背人,背人沒好事。舊時代沒有隱私,和儒學禮教的尊卑觀念與體製有關。一家人中,家長什麼不該知道?一國之中,皇帝什麼不該知道?你不讓皇帝知道,就是不忠;不讓家長知道,就是不孝。不忠、不孝乃天大的罪名。現代人注意隱私,個人的事隻屬於他個人。父母想知道,需要征得人家同意。比如人家的來信,你就不能隨便看;人家的日記,更不能隨便看;人家的電話,尤其不能隨便偷聽。一些父母,以為自己無比愛自己的孩子,便認定自己可以為所欲為,私信也拆,日記也看,其實這是違法的,那性質有如盜竊。然而,這在舊禮教下,都是正常的,父母盜竊兒女的信件———笑話,連兒女都是父母的私有財產,沒聽說自己的私有財產可以和自己鬧獨立的。現代文明,需要隱私,保護隱私。你不要說,兒女的房門,你就可以隨出隨入;兒女的行為,你就可隨便監視。那就錯了。如果兒女和你理論,你沒別的辦法,隻能向人家道歉,而且保證今後絕不再犯。現代人的隱私,不止於兒女的信件、日記之類。比如個人的年齡、疾病、信仰、婚姻狀況,手機短信、通信地址、存款等等,都可以列入隱私之類。隻要未經本人同意,不能隨便引用;未經本人提出要求,便不能任意公開。你不要說,一個人得了艾滋病,給他四處張揚,是為了大家的安全,這就犯了法了。人家要追究你,你就該負所有的法律責任。個人隱私是公民權利的一部分,而且是個人自由的必要保證。唯有有了隱私權,才能活得更文明、更安全、更自由、更美好。4.責任批判責任不是壞事,但動輒便以家庭的名義、家族的名義,甚至列祖列宗的名義,去要求每一個家庭成員,就是壞事。中國舊式家庭,不講個人自由,隻講家庭得失。結婚也是為了家庭,生子還是為了家庭。家庭的責任大而又大,個人的情感小而又小。賈寶玉要愛林妹妹,這不行。因為賈寶玉隻是個人,又是賈家的男孩子,他的個人愛情事小,而賈家的昌盛事大。你愛林妹妹,林妹妹身體好嗎?家裏富足嗎?個性於賈家大家庭適宜嗎?懂得孝順父母嗎?說來說去,不如薛寶釵,所以,你愛盡管愛,要娶哪一個,由不得你。以家庭的名義,以禮教的名義,打散了多少鴛鴦,毀壞了多少戀情!5.經濟權利批判古代家庭,經濟權力全在家長,他老人家好不辛苦,又是元首,又是總理,又是財政部長,還是銀行行長,總而言之,一切有權有錢的事都歸他管。看《紅樓夢》,我們可以知道,王夫人其實也沒有多少錢的,趙姨娘周姨娘更沒有錢。賈寶玉雖然被賈母捧作掌上明珠,要自主花錢,都不能夠。錢都在家長手裏,所以中國的家庭自由、婚姻自由,因為沒有經濟作基礎,說來說去,還是一句空話。而且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因為沒有這土壤,所以總也長不出一棵自由的花草。想當初,易卜生寫《玩偶之家》,魯迅先生作演講說,“娜拉走後怎樣?”娜拉有充分的自尊,她丈夫傷害了她的自尊,她就要出走。但她雖有自尊,還缺少自主。所以魯迅先生為她擔憂,認為她出走雖然容易,生活下去卻十分困難,其未來的歸宿,更其不妙。若非屈辱地回來,便會走向墮落,甚至走向灰亡。墮落了,自尊也就沒了;灰亡了,自尊精神依然未能實現。六大名著中,懂得真愛的,惟有寶玉、黛玉,然而,他們同樣沒有必要的經濟基礎。因此,鬧來鬧去,還是要受別人的擺布。老太太縱容你些,那麼你就自由些,老太太不再縱容,投降的妥協的都隻能是你,否則,便斷掉你的生活之路,看你有什麼辦法?由此想到專製社會。專製社會,首先是具有專製性經濟基礎,有基礎,又有權力,還有理論精神,三位一體,很難打破。西方近代以來,首先有兩權分立即宗教權與世俗權力的分立。又有三權分立,立法權、司法權和行政權的分立,還有財富權力與國家權力的分立,再有國家權力與輿論權力的分立。種種分立,使西方社會出現民主化狀態。專製社會,隻講一統,不允許多元化,表現在經濟上,是一切屬於國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或者一切屬於家庭———家有百口,主事一人。這種形勢如不打破,則中國的民主便不能到來;中國人的自主,包括在家庭生活中的自立便是一句空話。現代婚姻中,夫妻共同享有財產權,就在經濟基礎上保證了雙方平等的權力。一些現代婚姻,婚前便對各自財產進行公證,既保證了個人對自己財富的所有權,又為今後萬一出現離婚免除了後顧之憂。這樣的事,在中國雖然還很不普遍,但它的文化意義,已顯而易見。6.婚姻形式批判舊的婚姻形式,被稱道被認可的其實隻有一種,男人結婚叫娶,女人結婚叫嫁。現代婚姻形式,可有多種,女人可到男家,男人可到女家。而且結婚也由你,不結婚也由你;門當戶對也由你,不門當戶對也由你;男女年齡相當也由你,男女年齡差距很大也由你;涉外婚姻也由你,隻與同胞結婚也由你;甚至一輩子不婚,甚至有些異常的戀愛也由你,比如選擇變性手術由你,愛好同性戀也由你。筆者在前邊說過,人類的婚姻,是有兩重性的。一重性是血緣關係,另一重是社會關係。看今天婚姻狀況的發展,血緣因素有大大減弱的趨勢,再婚家庭增多,非婚姻性家庭增多,非血緣性家庭也在增多。戀愛雖是人類生存不可回避的題目,但婚姻形式卻不是不可改變的,它不能萬古如斯,永遠不變。以開放的心態看待婚姻,以珍視愛情的心態對待婚姻,正是現代人的文明追求,這是古來人沒有享受到的,也是他們所無法追求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