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115:化神(3 / 3)

要知道昨晚趙斌率眾入宮,一班文武大臣皆相隨,但沒有一個出來的。

更詭譎的是,京中大小廟觀的鍾聲也停止了。

依照正常的宗法禮節,聖上駕崩,要響鍾萬下,但明顯不夠,最多的,也就敲了一兩千左右。

別小看這些細節,細節才是問題的關鍵。

於是乎,傳言四起,滿城風雨。

有說趙斌出了意外的;有說老皇帝詐死的;還有說其他皇子隱忍負重,等待到時機,突然發難摘桃子的……

總之各種說法,有眼有板。

如此一來,整個京城,變成了一灘渾水,弄得人心惶惶。

要知道許多臣子、權貴門第、以及高門大戶等,他們基本都是投向了趙斌這邊,若是趙斌失敗了,不但他跌落皇座,跟隨他的人都會遭到清算。

所以這些人家紛紛啟動了備案,安排子弟出城,不管有沒有事,出去避一避風頭也好。

人群擁擠,交通堵塞,亂象紛呈。

陳留白看著,默然而過,然後來到了燕歸湖邊上的燕歸別院。

趙格兒果然住在這裏。

她昨晚離開紫禁城,選擇躲遠點,到此憩息。

但心情紛亂,隻睡了一會便驚醒過來,緊接著派遣出手下,四下打探消息。

其實她能任用調遣的手下真不多,也就是一隊侍衛兵甲而已。

嚴格來說,趙格兒是沒有自己的班底的。一方麵是女兒身,不會想著那個事;二來有幾個哥哥在上麵,幾乎沒有庸才,不管怎麼輪,都輪不到她。

她的野望,卻是被陳留白那一句“難道你就不想”給點燃起來的。

因為在趙格兒的心目中,陳留白具備那種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實力。

如果得到他的大力扶持,那就可能有那麼一個機會。

雖然陳留白從未正式說過,但趙格兒猜測其中的原因,大概是陳留白想要扶植這麼一個人出來,那樣的話,對於他,以及陳家集的陳氏來說,都會十分有利。

由此可知,陳留白並不會長留於趙國,所以在離開之前,會做好某些安排。

當然,這都是趙格兒私底下的一些揣測,不可能當麵來問陳留白。

她隻知道,唯對方馬首之瞻,做好本分就夠了。

所以,當陳留白再一次悄無聲息地出現在她的閨房中時,趙格兒頓時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般。

作為皇室中人,她比絕大部分的人都更熟悉宮中的情況。

總而言之,根據各種消息的反饋,幾乎可以肯定,紫禁城中,肯定是出事了。

而且這種事超出了正常的認知和理解,超出了所有的籌謀與計劃,變得無解。

麵對無解,趙格兒所能想到的,就是陳留白。

在他麵前,趙斌那所謂的“禮賢下士”、所謂的“精心謀劃”、所謂的“勝券在握”,都變得那麼薄弱不堪,不值一提。

這就是絕對的力量壓製嗎?

好比那雞蛋碰石頭,不管雞蛋如何煞費心思,如何挑選碰撞的角度,最後的結果卻都是一樣的。

而今,在陳留白之外,卻可能出現了另一個“無解”,就在紫禁城中。

會是誰?

國師願空?

而或,自己的父王……

有些事情,趙格兒想不明白,也是無法想象的。

陳留白並沒有在燕歸別院逗留多久,很快又離開了,繼續前行。

他走過熙攘的大街,走過冷清的小巷;

他在一個攤子上吃了一碗熱騰的白粥與香噴的油條,也在另一個攤子上買了一碗餛飩麵。

在這個時候,陳留白並未隱形,而是直麵眾生。

眾生也都看到了他,但並不覺得突兀。有上了年紀的大媽婆子在交頭接耳,說這後生長得真俊;有秀色可餐的閨秀小姐在轎子裏偷偷觀望,不自覺間,竟是芳心蕩漾……

而大部分的百姓民眾,他們隻是在奔波忙碌,並不會在意人群中多了這麼一個人。

他們關心的是家裏的柴米油鹽,而不是什麼世外高人。

他們還關心每天的天氣。

今天的天氣本來很好,有朝陽升起,可到了上午後,竟是轉陰,還起了風。

陽春三月,變化無常,當細細的雨點落下,街上的人群開始四散躲避,有小孩跌倒在地,哇哇直哭。

陳留白去抱起他,但很快被小孩的母親劈手奪過,並沒有道一聲謝,很快跑掉了。

陳留白就繼續走,他沒有戴上鬥笠,也沒有披著蓑衣,如絲的雨點灑落,卻沒有一滴能落在他的身上。

當走進皇城之際,陰沉的天空上響起了雷。

今春的第一聲雷,來得甚遲,卻剛剛好。

就在這雷聲中,陳留白開始化神,他縱身一躍,出現在紫禁城最高的大殿頂上。

此殿名為:“太和”。

居高望遠,四周雨蒙蒙一片,有風吹拂,有絲絲的涼意。

風雨如晦,四下無人,偌大的紫禁城內,竟是死氣沉沉。

他看了看天,又看了看地,忽然說道:“原來這個世界,是這般的樣子!”

月底最後一天了,還有月票的就投了吧,支持一下哈!

感謝書友“隻求桃花源”“上山不砍柴”“4359”的慷慨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