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機遇改變人生(1)(1 / 3)

出售設計的珠寶店

珠寶首飾店一般應開在有較多高消費群體的地方,但李梅資金有限,她隻能租便宜的樓上店麵,靠口碑招徠顧客。

成功點:依靠個性設計打開市場

李梅是香港一家珠寶店的珠寶設計師,她打了16年工之後,決定自己創業,因為打工的發展空間始終有限。

1999年底,她開設了一家名為“珠寶地帶”的珠寶店專賣自己設計的首飾。“珠寶地帶”以獨家設計作為賣點吸引顧客光臨,一般上門的都是熟客。收入並不十分豐厚,但李梅很是自得其樂。因為現在的生活比以前自由些,而且可以了解顧客的口味,也知道他們有多麼喜歡她的設計,所以李梅非常開心。

中學畢業後,李梅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到一間珠寶店當店務助理員。但由於她喜愛設計,便報名學習了兩年製的夜間珠寶設計證書課程,並學習了有關珠寶來貨及分辨級數的知識。拿到設計證書之後,她就開始從事珠寶設計師的工作,曾在周大福做了8年高級設計師。1996年,她隻身飛到英國修讀珠寶及銀器設計學位。1999年初畢業回到香港,她重返周大福,被派往國內順德的分店,負責設計及發展內地市場。然而,她對國內市場興趣不大,也覺得沒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才能,所以放棄了工作,開始了自己創業。

珠寶首飾店一般應開在有較多高消費群體的地方,但李梅資金有限,她隻能租便宜的樓上店麵,靠口碑招徠顧客。

因為她以前在周大福認識了一批熟客,他們很多時候都要求她為他們量身設計首飾。這樣,她憑借自己的獨家設計做了金字招牌,因為產品不是大量生產,就不會跟人雷同,從而很好地滿足了顧客與眾不同的要求。她一般會將設計好的首飾草圖,帶到工廠交由工人師傅製造。

跟李梅合作的師傅,個個都是精挑細選、有十幾年經驗的,他們可以做出讓她滿意的作品。

李梅選擇貨源也比較慎重,她現有三個固定的批發商,供應來自印度的小鑽石、來自南非及以色列的大型鑽石和來自泰國及斯裏蘭卡的寶石等,而每月進貨量則視顧客的要求。“珠寶地帶”隻在樓下裝上招牌,從不花錢做宣傳。店鋪開業初期以熟客為主,後來不少熟客也介紹朋友上門來買。

李梅的設計時尚而大膽,她並不拘泥於自己的創造,常參考介紹歐洲時裝及珠寶的雜誌中的內容來增加創作靈感,還曾去英國、意大利、泰國及土耳其觀察珠寶首飾的流行趨勢,搜集有關資料。

由於是珠寶店,保安工作是少不了的。她在店鋪裏安裝了警鍾及買了保險,並裝了閉路電視。2003年11月,她邀請以前的同事共同投資20萬元合作經營“珠寶地帶”,這樣,多了個人做幫手,可以更加放心。

點評——

李梅從打工多年的位置上退下來,開始自己創業是要有勇氣的。她從事珠寶行業,出售的是由自己設計的、有個性的、獨一無二的作品,這樣才能留住自己的顧客。這就要求她有源源不斷的新設計出來,所以需要關注時尚,注重學習。創業者要保持創業的熱情和動力,這樣能形成成功的加速力。

相關知識鏈接——

從打工者走向創業者必須要做好以下準備:

(1)選擇你最熟悉的領域,要有三五年行業經驗的積累,有一定的業務渠道和關係、一定的知識結構,還要有管理方麵的經驗和資金上的積累。

(2)一切從客戶的需要出發,創業需要從產品導向轉為客戶導向。

(3)組建自己的創業團隊。創業不是自己一個人做,需要一班人馬,所以有規模的創業需要很早就建立一支團隊,否則發展就會緩慢,要把一些能夠互補的夥伴拉進來。

(4)要具備一定的能力,包括生存能力和工作經驗。要了解這個社會,最重要的一點是心態要轉變。

(5)要有冒險精神,準備承擔風險。創業的失敗率非常高,與風險是掛鉤的,有冒險精神的人才適合去創業。盡管創業的回報很大,但要看得準,不能人雲亦雲,要運用自己的特長,還要學習創業後的管理。

創業從校園開始

周磊開始策劃自己創業,他認真研究了不少大學生創業的故事,並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

成功點:留心機會,校園也是創業場

周磊曾是一名貧困大學生,他從當“倒爺”開始,成就了自己創業的夢想。2000年,周磊考上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因為家裏湊不出學費,他開始考慮自己掙錢。

受到宿舍推銷隨身聽的學長的啟發,周磊開始謀劃在校園裏推銷商品,他很快找到了兩處小商品批發城。在休息日,他走遍了兩個市場,仔細對比了很多隨身聽的性能、質量和價格,用批發價買到了一批隨身聽。隨後,他把隨身聽拿到學生宿舍做了第一筆生意,淨賺了300元。這次的賺錢經曆讓周磊開始留心做生意的機會,課餘時間,他特別注意觀察同學們在使用什麼樣的消費品,然後就到市場去批發來,以有優勢的價格賣給同學們。

周磊開始策劃自己創業,他認真研究了不少大學生創業的故事,並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為充實自己,周磊注意看一些法律、心理學、市場動態、公關營銷等方麵的書籍。他認為,當初,搞推銷倒賣純屬個人行為,要創業最好還是先融入企業,先到有發展前景的企業中去體驗,這樣才能在創業中發揮自己的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