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第一位上海市長後來當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他叫朱鎔基;第二位上海市長後來成了階下囚,他就是陳良宇。
從兩人的鮮明對比中,我們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一個國家公務人員,不論你有多大能力,最重要的是要認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並且要一以貫之地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把百姓的事情辦好,這樣不僅黨和國家會對你的工作加以肯定,老百姓也會把你記在心裏;而那些逃避責任、隨意丟棄責任的人,最終不僅會遭到人民的唾棄,也必然會受到黨紀國法的嚴懲。
不能否認,朱鎔基總理和陳良宇都具備超強的工作能力,但兩個人所走的路卻是如此的迥然,歸根究底,還責任心的問題。在這裏,責任不是一個空洞的詞彙,而是每個公務員都必須遵守的職業精神。就公務員的工作性質來說,責任往往比能力更重要。對一個公務員來說,擁有責任心與否,決定了他能否完成本職工作,決定了他的能力能否得到充分、正確的施展。
對一個公務員來說,責任是其立身之本,也是政府執政能力的保障。缺少了責任心,自身的能力越大對社會的危害也就越大。從古至今,那些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的貪官汙吏,哪一個不是聰明絕頂;那些視百姓如草芥、任意戕害的黑官惡吏,哪一個不是能力超群。而這些人危害的不僅僅是百姓的利益,更是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削弱政府的執政能力。因此,做一個被國家和百姓認可的公務員,首要任務是培養自己的責任心,真正將"為人民服務"這句話落到實處。
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講,責任本身也是一種能力,而且是一種對個人發展起著關鍵作用的能力。科學早已證明,絕大多數人的智商基本接近,差距就在於是否具有超常的自控力,而這種自控力實際上就是一種履行責任的能力。一個有責任心的公務員,做任何事情都是想盡一切辦法將其完成,因而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一個沒有責任心的公務員,做同一件事,可能遇到點挫折就放棄了,也可能根本沒把心思放在這件事上,結果總是事倍功半。
責任勝於能力,不是說能力不重要,而是說責任更重要。相對於能力來說,責任是工作的前提,是業績的根源,沒有責任心的掌舵,能力就像一艘沒有方向的船,隻會原地打轉,不可能到達成功的彼岸。作為一名公職人員,我們隻有用責任心武裝自己,做一個真正的 "人民公仆",放低姿態,紮紮實實履行職責,真真切切為百姓辦事,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能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本書針對公務員這一特殊群眾,認真分析了責任的重要意義,並且明確指出:責任勝於能力!隻有我們每個人關注責任、深刻認識責任,把責任當成日常工作的習慣,才能充分施展能力,把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一一辦好,並最終實現國家的發展、社會的和諧。
本書是《責任勝於能力》圖書係列的優化版,是專門寫給公務員朋友的一本書,希望能夠對廣大公務員朋友有所幫助。同時,如果在閱讀過程中,發現這本書有何不足之處,也期待大家能夠及時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