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雲南省委宣傳部發布公告,征集網民參與調查“躲貓貓”事件真相。20日,網友調查委員會發布調查報告,稱查看監控錄像和會見當事人的要求都被拒絕,探尋真相還是要靠司法機關。同一天,晉寧縣公安局向網友、媒體代表組成的調查委員會公布對“躲貓貓”事件的調查結果,稱是遊戲中的意外事件。該縣檢察院副檢察長韓紅兵表示,沒有發現公安機關存在嚴重失職瀆職現象。2月27日,雲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檢察機關調查結論:2月8日17時,張濤、普華永等人以玩遊戲為名,用布條將李蕎明眼睛蒙上,對其進行毆打。其間,普華永猛擊李蕎明頭部一拳,致其頭部撞擊牆麵後倒地昏迷,經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至此,“躲貓貓”事件真相大白。
經法醫鑒定,李蕎明係多次鈍性外力打擊致嚴重顱腦損傷死亡。也就是說,這是一起在押犯罪嫌疑人,以“躲貓貓”為名,毆打,施暴,致使李蕎明身亡的事件。李蕎明身亡後,張厚華、張濤、普華永等人,為逃避法律的製裁,編造了李蕎明在遊戲中不慎自己撞牆死亡的事實,而且結成攻守同盟,對抗偵查。普寧縣公安機關在沒有深入調查取證的情況下,對外公布李蕎明是在遊戲中不慎死亡的。
盡管“躲貓貓”事件真相大白之後,相關責任人都得到了相應的處理,但通過這一事件,我們不得不進行深刻的反思。
首先,是看守所幹警的不作為,他們任由牢頭獄霸胡作非為,不管不問。李蕎明此次被毆打致死,絕非偶然,他在羈押期間,多次遭毆打,看守所幹警為何沒有及時處理,以致養虎為患?
其次,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失職還包括檢察院的駐所檢察室檢察官。此次,晉寧縣檢察院駐所檢察室主任趙澤雲就因為監督不到位的問題,被免去職務。
再次,相當一部分地方領導,麵對社會高度關注的惡性事件,第一反應就是“捂”、“壓”、“蓋”。普寧縣公安局副局長閆國棟在相關部門進行深入調查時,還信誓旦旦地說:“沒發現任何公安民警在此案中有失職瀆職現象。”殊不知,在現代社會,任何事件都是捂不住的。“捂”、“壓”、“蓋”隻會讓社會公眾覺得政府心裏有鬼,讓真相變得撲朔迷離,並給謠言滿天飛創造滋生的土壤。
就這樣,一級一級敷衍塞責,造成一個生命的消逝,並使一個真相幾乎被故意掩埋。
貪官頻頻落馬:權與利擠壓責任心的惡果
《菜根譚》有雲:“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淒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寧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淒涼!”很多公務員忍不得這一時的寂寞,受不住金錢的誘惑,利用手中權力,搞權錢交易,走上貪汙腐敗的道路,甚至走向了一條不歸路。其實權力就是一種責任,擁有某種權力,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隻有正確認識權力與責任的關係,才能正確對待權力,正確運用權力,增強公仆觀念,更好地利用手中的權力為人民服務。
1952年2月10日,河北省人民法院臨時法庭在保定市體育場召開了公審大會,審判對象是天津市委官員劉青山、張子善,他們因貪汙腐敗罪被捕入獄,公審之後,他們被押往保定東關大廣場槍決。共和國懲治貪汙腐敗第一槍,舉世震驚。
劉青山、張子善都是跟隨共產黨,不怕困苦、不怕犧牲,為新中國的建成添磚加瓦的功臣,但是在掌握權力之後,他們禁不住誘惑,最終成為國人盡知的大貪汙犯,“前車不遠,後車又覆”。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真心吸取這些曆史教訓,在官場上以身試法的人一再出現。近年來的一係列高官貪汙案就是明證,陳希同、田鳳山、成克傑、胡長清、慕綏新、程維高、王懷忠、陳良宇、李寶金、鄭筱萸,這些人曾經是中國省部級位置上的重要官員,他們曾經身在高位,迎來送往,然而不能潔身自好,終究從高位上跌落,其中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原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成克傑、原江西省副省長胡長清、原安徽省原副省長王懷忠、原國家藥監總局局長鄭筱萸,因經濟問題被處以死刑。
看到這些觸目驚心的事實,我們不禁會想,究竟是什麼使得這些身居高位、大權在握的官員以身試法,終被法律懲罰,深究其原因,其實也就是在權與利的迷惑下,忘記了自己的職責,因責任心的缺失,從而突破了道德的底線,在權錢交易中,掩埋了自己的良心與做人的根基。記得在《資本論》中,馬克思曾引用英國學者托·約·登寧的一句話來闡釋資本積累的特質:“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利潤,資本就大膽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的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如果動亂和紛爭能帶來利潤,它就會鼓勵動亂和紛爭。”這裏表麵上,活躍的是資本,其實資本背後還是人心,是人對金錢、對物質利益的追求,這就如同腐敗,一個人麵對權力與金錢的誘惑,自私的本性盡顯,如果在此全麵放棄對自己職責的堅守,他最後終究會走上一條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