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總理幫俺解決了賣桃難。”河南洛陽市孟津縣送莊鎮農民李劍雷拿著瓜果直銷特別許可證,感動地說。
李劍雷為什麼這樣說?事情還得從一個特殊的日子說起,2006年7月15日這天上午,溫家寶總理到河南視察工作。在送莊鎮,總理看望了清河新村庫區移民農戶後,順路走進送莊鎮西山頭村村民李書和家。
62歲的李書和看到走過來一位熟悉的麵孔,一眼就認了出來,他吃驚地說:“總理,你咋來了?”
溫總理微笑著與李書和邊握手邊說:“想到你家看看。”
在李書和家一間小屋內,溫總理讓李書和坐到僅有的一張大椅子上,自己則坐在一張方凳上。
“老人家年齡多大了?家裏有幾口人?種了幾畝地?收成怎樣?”溫總理詢問著。
當看到李書和老人的家人端來一盤新鮮的桃子時,總理又關切地問:“你家種了桃子?能賣多少錢一斤?好不好賣?”
這時,老李的兒子在一旁說:“今年外地的桃子太多,不太好賣。”
聽到這裏,溫總理想了一下說,村裏可以組織農戶把桃子賣到鄭州去,或者將其深加工。
在一旁的村民李劍雷忍不住插話說:“現在賣桃難,主要是因為市區不讓進。”
總理向李書和問完小麥的銷售價格等情況後,就對剛才插話的李劍雷招了招手說:“我看你有話要說,你講講。”
總理的親切和善感染了李劍雷,他大著膽子一股腦兒把自己的不滿說了出來:“往年都是把桃子拉到市區賣,今年市裏搞創建,我們沒固定攤位和證件,就進不了城。現在正是桃子成熟的季節,卻沒地方賣,俺家人心裏著急啊!”
總理聽完後堅定地站了起來,對他說:“今天這個問題,我幫你就地解決。”
接著,總理囑咐隨行的省市領導,要認真解決好這一關係農民切身利益的問題。
“謝謝總理!”剛才還有點顧慮的李劍雷感動得說不出話來了。
日漸中午,熱氣一陣陣襲來,但村民們心中異常高興。溫總理臨走在村頭停了下來,和聞訊前來的村民們道別。這時,鄉親們都搶著和總理握手。
後來,洛陽市連夜拿出解決方案,向瓜果農民發放直銷特別許可證等,給大家進程賣瓜提供了一個有效渠道。
“今天這個問題,我幫你就地解決。”一句話,為我們呈現出了一位負責任的好總理的形象。溫家寶總理用自己的行動,向全體公務員證明,對人民負責,關鍵在於落實,而落實的關鍵就是真心真意地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解決其難題。隻有把責任落實了,把事情辦好了,老百姓才會滿意;如果做事不講求實際效果,隻注重形式主義,隻能說明他們缺乏責任意識,是不會受到老百姓歡迎的。
2006年6月9日的《法製晚報》上刊登了一篇由時任湖南省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的譚仲池的話,其中反映了公務員辦事拖延的情況:“一個部門對一個企業的申報事項拖了兩年未予審批,總是稱條件不具備,一時辦不好,市裏有關部門一督促,結果隻用了兩天時間就辦好了;少數公務員上班時間不是‘悠閑’地泡著電話,就是在電腦上上網玩遊戲……這簡直是公務員的恥辱!”
企業審批事項拖了兩年未落實,而上級領導一督促,兩天時間就辦好了,這樣的事雖然是個別現象,但類似的問題絕非隻是長沙市存在。這位市長的怒斥不僅是給長沙市公務員以警示,同時也是給全國各地存在類似現象的各級機關公務員以警醒。
從“今天這個問題,我幫你就地解決”到一個審批拖兩年的對比中,我們應該明白人民養著公務人員不是讓他們去享受的,而是要真正對人民負責的,要為百姓解決問題,否則“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至少“賣紅薯”也沒有虛擲生命,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