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眾的利益是由無數個小事、個別利益構成的,看似瑣碎,實則都是關乎國家命運的大事。身為國家公職人員,隻有做到“心裏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認真解決好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小事”,才能實現經濟騰飛、國家發展的“大事”。

“您的小事就是我們的大事”——群眾滿意就是我們的目的

將百姓的每件小事當做我們自己的大事來解決,就是我們服務的訣竅。將自己的全部能力用在解決百姓遇到的問題上,這就是公務員服務的核心內容。

對於公務員來說,服務才是硬道理,讓群眾滿意是我們永恒的目標,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為人民服務,要體現在每一個崗位上,體現在接待每一位百姓的過程中。工作中,人民群眾的事兒再小也要當成大事一樣認真對待,把服務的意識徹底地轉化為實在的行動,把責任落實到具體的服務中去。

2009年全國“兩會”期間,市民王傑陪同剛從國外回來的弟弟前往天壇醫院就診,雙方約定在地鐵天安門站會合後共同前往。王傑長時間等不到他的弟弟,十分擔心。因為他弟弟生病行動不便,王傑又沒帶手機,從過往行人處也借不到電話,無法取得聯係。正在他萬分焦急的情況下,正在天安門地區值勤的崔建國來到他麵前,和藹熱情地詢問王傑遇到了什麼困難。當王傑把事情原委告訴崔建國時,他毫不猶豫地掏出自己的手機借給王傑。由於王傑年齡較大,記不清弟弟的電話號碼,崔建國又耐心地與王傑的妹妹取得聯係,幾經周折,終於幫助王傑聯係上了他的弟弟。崔建國耐心地安慰老人,叮囑道,如果再有困難,直接找他就行。而後來,由於王傑年紀較大,方向感失誤,告訴弟弟的位置不對,崔建國離開後他還是沒有等到他的弟弟。看到老人家仍在那裏焦急等待,崔建國再次來到王傑麵前,耐心細致地反複撥打電話,一路指引著事主的弟弟來到約定地點。當兄弟二人見麵後,感激之情湧上心頭,他們動情地說,“衷心感謝這位好心的警察,長期旅居國外,您的仁愛,您的誠信,讓我一回到國內就感覺到了故鄉久違的溫暖。再次感謝您——優秀的人民警察!”

無論誰看來,這件事情實在是再小不過了。但就是這些普通的小事,卻折射出民警認認真真為人民分憂解難的責任感。事兒雖小,但卻帶給了別人巨大的溫暖。為人民服務,就應該落實在這樣一件一件的小事裏。小事都做到讓群眾滿意,群眾一定給回報給我們更多的支持和感激,就像這兩位老人一樣。

把群眾的利益放在心頭,把客戶的利益放在心頭,就能真正履行自己的職責,做到讓對方滿意。無論在何種崗位,都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有一則這樣的小故事不得不讓我們對其中的小主人公產生敬佩。

有一個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電話給布朗太太說:

“您需不需要割草?”

布朗太太回答說:“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男孩又說:“我會幫您拔掉草叢中的雜萆。”

布朗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已做了。”

男孩又說:“我會幫您把草與走道的四周割齊。”

布朗太太說:“我請的那人也已做了,謝謝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

男孩便掛了電話。此時,男孩的朋友問他:“你不是在布朗太太那兒割草打工嗎?為什麼還要打這個電話?”

男孩說:“我隻是想知道我的雇主對我的工作到底滿不滿意!”

在西方社會,服務的意識早已經根深蒂固。連一個十幾歲的小男孩都深深地明白這個道理,並且切實地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哪怕隻是割草這樣的小事,他也想知道自己做的到底好不好,他的雇主對他的工作又做什麼樣的評價。

我們也應當學習小男孩的這種認真負責的精神,隻要是群眾的事情,隻要是服務對象的事情,每一件我們都應該認真對待,因為對工作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在群眾的利益獲得實現的同時,我們的內心也能收獲對自己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