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服務,不能“讓百姓為件小事來回跑”

公務員的職責就是為老百姓辦事,事情辦得好壞,是衡量一個公務員稱不稱職的直接標準。很多時候,老百姓要辦的事對職能部門來說隻是舉手之勞,但總是以這樣那樣的借口拖來拖去,讓老百姓跑完一趟又一趟。這種人即使有再大的本事,也是一個不合格的公務員。

大周是河南省某縣的村民,高中畢業後一直在上海打工,由於工作很忙,他一般隻有在過年的時候才回一趟家,2007年10月份的時候,為了辦第二代身份證,他專門回了一趟家,辦完相關手續之後,他便立即回上海了。當時,派出所給的答複是兩個月以後拿著條子來領證,他算了一下,估計年底回家的時候身份證就可以拿到手了。

然而,讓大周沒有想到的是,到2008年12月份了,他的第二代身份證還沒有拿到手。這期間,他讓家人去催了無數次,得到的答複都是還沒有下來,讓他等。最後一次,派出所給的回答居然是,他的相關資料丟失了,還需要補辦一次,一聽這話,大周的頭都大了。

2008年4月份,大周換工作並辦理了上海市居住證,準備交三險一金,結果就因為第二代身份證辦不下來,這邊一直拖著不給交。後來,大周還聽說,在外地務工的河南人身份證的問題並不是他一個人遇到的,後期辦證的大多數人都遇到了。大周不明白,為什麼辦個身份證就這麼難?難道政府不是本著為老百姓服務的宗旨在工作嗎?為什麼為這麼一件小事讓老百姓跑了一趟又一趟呢?

為什麼會讓百姓為件小事來回跑?究其根源,還是公務員辦事不認真,責任心不強。毛澤東同誌有句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黨就最講認真。”公務員是人民的公仆,認真做好每件事,是其應有的品質。但是,現在一些地方的公務員責任意識淡薄,把“認真”二字拋到了九霄雲外,從而給老百姓帶來了無數的困擾。例如,有些行政審批要跑幾十個部門,這些部門東一個、西一個,老百姓即使順利辦下來,也得費很長一段時間,更別說個別行政機關“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後天,推諉、扯皮,甚至刁難,讓跑“小事”的百姓“雪上加霜”。

另外,“讓百姓為件小事來回跑”現象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於政府相關文件公開不夠造成的。在現代社會,人民的生活、工作與政府部門的信息息息相關。由於政府部門信息公開不夠,人民不知道政府各部門到底有多少行政職權、辦事程序如何,辦事找錯門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因此,各級行政權力運行的依據、過程和結果要向公眾公開,行政機關辦事的方式、步驟、順序、期限要向公眾說明,對避免“百姓為件小事來回跑”是大有幫助的。

或許,在政府有關部門看來,百姓提出的某些事情是小事。但對百姓來說,卻是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大事。作為一個有責任心的公務員,就一定要認認真真把這些所謂的“小事”辦實、辦好,不要讓百姓為它們一趟一趟地跑。

王明秋是辦公廳信訪處一名調研員,他在農業部辦公廳信訪接待室崗位上默默耕耘了20年,被人親切地譽為“老黃牛”。

從多年的信訪工作中,王明秋總結出了三條經驗:一是要有情,對黨的事業有感情,對人民群眾有熱情;二是要有謀,要有創造性思維,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三是要公正務實,說實話、辦實事。他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有一次,王明秋接待了山東的一對兄弟,他們因承包果園的事情上訪。王明秋立即帶人到當地縣、鄉、村調查了解情況。當地政府抵觸情緒很大,領導也避而不見,王明秋在縣領導辦公室門前一等就是三天。在他的努力下,縣領導終於出麵協調糾正了錯誤,退還了被占的果園,並賠償了損失費,問題得到圓滿解決。王明秋一行離開時,這兩個山東漢子淚流滿麵,在他麵前長跪不起:“謝謝你,你真是黨的好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