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說:“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毛主席也說,要做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有益於人民的人”。由此可見,道德品質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因此,一個成熟的、負責任的公務員,首先必然是一個懂得感恩、恪守誠信、正直高尚、心懷仁念、謙遜平和、寬容豁達、寬人律己的人。隻有在平時注意自身道德修養,才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勇敢地承擔起自己的責任。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大地震幾乎將綿竹市遵道鎮夷為平地,遇難者還包括鎮黨委書記在內的3名鎮領導。在這種緊急關頭,剛從死亡線上逃出來的鎮黨委副書記、副鎮長林建華當機立斷,與另外兩名幸免於難的幹部組成抗震救災指揮部,對抗震救災工作作出緊急安排,很快便使鎮、村兩級組織運行基本暢通。
奮鬥在抗震救災中的林建華突然得到消息,鎮幼兒園有80餘名學生,總計有千餘名群眾掩埋在倒塌的房屋之下,但更危急的是太平水庫的大壩也出現多條裂縫,一旦決堤將危及所有幸存群眾的安全。林建華當機立斷,馬上帶人分赴各處組織搶險救援,經過連續72小時的緊急救援,20多個幼小的生命和數百名村民成功獲救,上千名傷員得到及時治療,數萬受災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並且水庫也得到了及時修複。
望著脫險孩子和群眾眼中流淌出的激動的淚水,林建華心裏充滿欣慰,但想到那些仍被埋在地下的同事和鄉親,他又倍感愧疚:“如果我們的救援再快一點,哪怕幾秒鍾,也許又有一名群眾能獲救!”在林建華的帶領下,遵道鎮各項秩序已經在逐漸恢複,對遵道鎮的未來,他堅定地說:“我們不會被災難壓垮,我們一定能建設一個更美麗的新遵道。”
古人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大多時候,行動比諾言更動聽,身教比言教更有效。管理者隻有事先正己,以身作則,才能贏取人心,使他人自覺地跟著自己走。如果林建華平時不注意自己的修養,在老百姓心目中就毫無威信,到關鍵時刻也必然不能挺身而出,即便能夠挺身而出,也不能調動別人,使大家聽任於他。
“幹民政,首先要身正”——一個公務員的職業操守
職業操守是指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在其特定的工作或勞動過程中所應遵循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公務員是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公務員的職業操守是公務員在行政管理工作中應該遵循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幹民政,首先要身正”,這是廣西興業縣沙塘鎮民政助理梁啟波工作第一天為自己立下的座右銘。時至今日,梁啟波已經從事民政工作17年了,他始終奉守這一信條,清白做人,正直做人,不僅得到了上級領導頒發的金獎、銀獎,更重要的是還得到了老百姓的讚賞。
民政工作素有“天下第一煩”之稱,它涉及社會弱勢群體的方方麵麵,誰家生活有困難、誰家老人孩子需要關愛,民政工作者都要心裏有數,心中有愛。在沙塘鎮6萬多人口中,70歲以上的高齡人口有3900人,五保戶、特困戶、烈屬、軍屬和在鄉老複退軍人就達2360人。自擔任民政助理員以來,梁啟波每隔一段時間,就把17個行政村、326個村民小組的民政對象都走訪一遍。他隨身帶著一個小本子,把全鎮的五保戶、特困戶、軍烈屬和受災群眾的情況都一一記下來:誰家缺糧少油、誰家缺衣少被、誰家住房屬於危房、誰家老人無人贍養、誰家小孩沒錢上學……他都一一想辦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