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抱著這種“搞好本職工作”、“不給黨丟臉”的責任心,王順友在大山裏默默行走了20多年。20多年來,他一個人跋山涉水、風餐露宿,按班準時地把一封封信件、一本本雜誌、一張張報紙準確無誤地送到每個用戶手中;20多年來,他一路奔波不喊累不叫苦,戰勝孤獨和寂寞,將黨和政府的溫暖和外麵世界的變遷不斷地傳送到雪域高原的村村寨寨;20多年來,他沒有延誤過一個班期,沒有丟失過一封郵件,沒有丟失過一份報刊,投遞準確率達到100%。

2001年,王順友被四川省郵政局評為四川省郵政勞動模範;同年5月1日,他又成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005年4月,四川省委授予王順友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同時,還被國家郵政局授予全國郵政勞動模範稱號;2005年5月1日,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他全國勞動模範稱號。2006年,王順友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2007年當選為四川省第九次黨代會代表。

2005年,王順友被評選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頒獎詞是這樣寫的:他樸實得像一塊石頭,一個人一匹馬,一段世界郵政史上的傳奇,他過灘涉水,越嶺翻山,用一個人的長征傳郵萬裏,用20年的跋涉飛雪傳心,路的盡頭還有路,山的那邊還是山,近鄰尚得百裏遠,世上最親郵遞員……

這位可愛的郵遞員就這樣用他的責任心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偉大的榜樣。其實責任不是虛幻的,責任就在我們身邊。人生在世,每一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每一種角色又都承擔了不同的責任,從某種程度上說,對角色飾演的最大成功就是對責任的完成。正視責任,讓我們在困難時能夠堅持;讓我們在成功時保持冷靜;讓我們在絕望時絕不放棄。堅守責任,就是堅守我們自己最根本的人生義務。讓責任成為工作習慣,就是把自己的人生義務當成生活的習慣。“資策會”全稱為“台灣資訊產業策進會”,是中國台灣一家公有性質的、以促進台灣資訊產業發展為目標的研究開發機構,這裏的從業人員主要從事計算機軟件的開發工作。有人曾對這一機構進行過訪問。

訪問被安排在下午6點半,采訪者進去的時候,發現整個大樓燈火通明。透過每一間辦公室的玻璃隔牆,他們發現,大家都在聚精會神地工作,似乎沒有人準備“提前”下班。

訪問者感到驚詫,問道:“你們這裏的上下班時間是不是同其他單位不一樣?”

接待訪問者的副總說:“不!完全一樣,其實早該下班了。也不是因為你們要來就故意做樣子,他們已經習慣於把一天的目標徹底完成再離開辦公室,而各自製定的目標都是超負荷的。因此,你很難看到他們在晚上9點鍾以前離開辦公室。”

“那麼,是不是早上要來得遲一些呢?”

“不會的,來晚了會沒有停車位,反而更麻煩。”

通過這幾句簡短的對話,我們便可以理解中國台灣的計算機產業為什麼能發展迅速,並在世界上具有相當的競爭力。這在很大程度上同那裏的職員精益求精的追求態度是分不開的,與他們對工作認真負責,以及將這種責任感培養成習慣是分不開的。

一個人隻有具備強烈的責任感,對自己的工作時刻抱著負責的態度,才能更坦然和無愧地麵對自己的內心。有很多方法可以培養我們內心的責任感。例如,注意工作中的細節就有助於責任感的養成。文員保證自己的文件幹淨整治、條理清楚,下班時看到打印機沒關掉電源主動關掉;幹部按照規章製度上班、下班,有事請假,不搞特殊;警察讓自己的製服每天都是幹幹淨淨的,等等。

當責任感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個人的生活態度,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擔負起責任,而不是刻意地去做。當一個人自然而然地做一件事情時,當然不會覺得麻煩,更不會覺得勞累。當你意識到責任在召喚你的時候,你就會隨時為責任而放棄其他一切,而且你不會覺得這種放棄有多麼艱難。

養成負責的習慣之後,或許不能立即為你帶來好處,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養成了一種不負責任的不良習慣,你的成就會很有限。你的那種散漫、馬虎、不負責任的做事態度已深入你的意識,那麼你做任何事都會“隨便做一做”,結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