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優秀的公務員,首先應該是一個負責任的公務員,那麼怎樣才能成為一個能力強、負責任的公務員呢?其實並不難,隻要你堅守“快”、“準”、“細”、“嚴”、“實”五字訣就可以了。快,即反應快、解決快;準、即定位準,執行準;細,即有條理、細致入微;嚴,即態度嚴肅、作為嚴格;實,即求真務實。

快:快速反應,迅速解決

“快”,即培養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快節奏、高效率地幹好本職工作。公務員必須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對於急需解決的問題要迅速處理,杜絕官僚主義和拖遝作風,改掉那種“明日複明日”的麻木習氣。

公務員是國家政治的執行者,我們的工作作風直接影響著政府的行政能力,如果作風疲遝、辦事拖拉,就會給百姓的生活帶來不便,甚至可能造成危害,從而降低政府的公信力。一個負責任的公務員,必須要做到信息靈、反應快,頭腦清醒、決策果斷,在矛盾和問題形成的初期就抓緊解決,決不能讓矛盾積累擴大。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從以下四個方麵做起:

第一,強化責任意識

一個人沒有責任感,就不會認真地去做一件事情,就不會用心去做好一件事情。強化責任意識,就要居安思危,時刻把群眾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永遠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工作沒有落實好、沒有抓到位,就有一種寢食不安、如履薄冰的感覺。

第二,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一個人如果整天昏昏欲睡、憂心忡忡,肯定工作提不起精神,必然辦事拖拖遝遝。有的人把個人得失看得過重,不能正確對待生活中的不如意,總覺得組織對自己不公平,命運對自己不公正,整天怨天尤人,牢騷滿腹;有的人生活極不規律,晚上玩通宵,白天睡大覺。毛澤東同誌曾說過,人是要有點精神的。各級公務員必須始終保持一種對事業的激情,保持一種對事業孜孜以求的熱情和執著追求的精神狀態。

第三,工作節奏要快

我們不僅要有敏捷的思維、戰略的眼光,更要有準確判斷形勢的能力,努力做到見事早、行動快,主動適應變化,快速做出反應,化被動為主動。早抓早主動,快抓更主動。工作部署完畢後,就必須爭分奪秒,盡快行動。

第四,要深入基層,了解群眾疾苦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調查研究是公務員的一項基本功。隻有對基層的情況了如指掌,才能做到未雨綢繆,作出科學的決策;隻有知曉了群眾的生存狀態,才能真正地知道群眾在想什麼、需要什麼,我們怎樣去做工作。因此,公務員必須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了解他們的疾苦,傾聽他們的呼聲,了解到真實的情況,增進與群眾的感情。這樣才能對百姓的實際問題快速反應、迅速解決。浙江省樂清市建立了下派幹部工作快速解決機製,對駐村指導員牽頭的事“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從而實現了百姓問題快速發現、迅速解決的工作目標。

2004年4月17日,市農業(林業)局局長王育泉給駐村指導員鄭愛珍打來電話,告訴她在前一天遞交的《關於虹橋鎮界嶼村開展村莊綠化,請求資金和技術支持的報告》,已經局黨組研究通過,並安排市林業規劃設計所的專家去該村幫助設計綠化規劃方案。從遞交報告到收到答複,僅用了一天時間,這讓鄭愛珍有些始料不及,她興奮地說:“有機關部門的全力支持,我開展工作的信心更高,勁頭更足。”下派幹部工作快速解決機製建立後,下派幹部辦事更順利、在群眾中的威信更高、工作開展得更順心了。

幹部走得勤,問題解決快。隻有公務員深入基層,傾聽和了解人民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才能從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出發,從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提高自身的反應速度、辦事效率,進而加強政府的行政能力。

準:準確定位,準確執行

“準”,即培養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這是對工作認真負責的表現,也是保證工作質量的關鍵。公務員不僅要正確做事,更要做正確的事,前者要求我們在做事之前要有一個正確的決策、定位,而後者則強調把正確的決策真正的落實。

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是成就一切事業的基礎。辦任何事情、做任何工作,如果離開這種作風,都是紙上談兵。作為負責任的公務員,隻有牢固樹立真抓實幹、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正視矛盾,不等不靠,堅持從點滴做起,從自我做起,在深入調研、把握規律的基礎上,研究新情況,拿出新辦法,做好每件事,幹好每一天,才能最終成就我們的興國大業。

吳邦國同誌曾說過:我們國家最大的浪費莫過於戰略決策的失誤。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也曾說:領導幹部因決策失誤帶來的巨大浪費,比裝進個人腰包更嚴重。當然,這樣說,不是說貪汙受賄等腐敗的危害不嚴重,而是說,決策失誤所造成的危害更加觸目驚心。審計署報告披露,2002年全國審計機關查出由於違規擔保等決策的失誤,給國家造成了723億元的損失;2004年,他們在對10家中央企業領導人任期經濟責任審計中查出,這些企業轉移挪用、貪汙受賄等涉及經濟犯罪的金額為16億元,而由於決策失誤、管理不善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卻高達145億元,竟達9倍之多。2005年的審計報告又指出,當年1至11月,全國共查出各類違法違規問題金額2900多億元,損失浪費問題金額也達150多億元,其中相當一部分損失浪費是由於決策失誤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