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失誤,從根本上說還是某些公務員麻痹大意、作風不嚴謹造成的。作風看似無形,實際上又無處不在。好的作風,是一種重要的政治資源,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力量,是一種幹事興業的優良環境,是助推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軟實力。反之,壞的作風有時候則會給我們的事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因此,我們一定要堅守好的作風,剔除壞的作風,其中“一絲不苟”的嚴謹作風便是我們必須堅守的一種“好”作風。
作風嚴謹是我們在長期工作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它要求我們每項工作都要做深、做細、做紮實,來不得半點馬虎,如果做事想當然、漫不經心,一個小小的錯誤就可能添大亂子。因此,我們在工作中一定要堅持高起點、高要求,以高度負責的態度、紮實有效的舉措,切實做到“四到位”,即:認識到位、組織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作風嚴謹,還要專心致誌,精益求精,把本職工作當學問來研究,把業務工作當事業來做好,紮實辦好每一件事,出色地完成每一項任務。作為一名公務員,我們應該忠實履行崗位職責,自己所經辦的每一項工作都要認真負責,處理問題符合規律、符合規則、符合事實,盡可能不讓人指指點點、說三道四。
另外,在工作過程中,我們難免會遇到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這時候更要求我們以“準”字為標準,堅持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以文字工作為例,如果在市場調查、工作彙報時寫錯一個字、一個數據,在校對文件時又粗心大意,文件發出去就可能造成嚴重事故。因此,公務員要準確理解和體現上級的意圖,使用數據和運用文字要恰當,要精益求精。
細:條理清楚,細致入微
“細”,即培養周密細致的工作作風,這就要求公務員要有不厭其煩的韌勁。無論什麼工作,都要有耐心,不怕麻煩、不怕吃苦、甘於寂寞,舍得下苦功。工作不能隻圖快,而應當精雕細刻,要反對那種“馬大哈”的作風。
老子曾說:“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意思是說,一個人想成就非凡的事業,必須從易事做起,從細節入手。工作中的細節看上去毫不引人注意,卻恰恰是一個人工作態度的最好證明。那些有責任心的公務員,總是能夠認真對待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將工作做到盡善盡美。也正是這樣的工作態度,使他們獲得了成長和發展的機會。某事業單位組織了一次大型會展,為了增強互動性,他們在現場設置了群眾提問的環節。原來的做法是讓人裁幾張白紙了事。但是,如今負責此事的是一個很注重細節的文員,因此領導在現場看到的是一遝整齊漂亮的便箋,上麵還印了單位的標誌,措辭禮貌。這次會展舉辦得極其成功,群眾的反應也很好,而功勞自然少不了文員這個注重細節的舉動。於是,一件瑣碎的小事讓這個文員深得領導的賞識,後來當單位某一中層職位出現空缺時,領導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個文員。
對於自己的本職工作,我們必須給予百分之百的關注,這樣才能夠把工作做好。為此,我們就要關注工作中的細節,將每一個細微之處做到最好,這才是責任落實的關鍵。養成注重工作細節的習慣,不僅可以讓我們腳踏實地做事,還能夠培養並落實工作中的責任感。那些整天抱怨領導有眼無珠,不滿現狀的人,為什麼不想一想,自己的細節做好了嗎?
實際上,每天的工作就是展示自己的最好機會。商店的售貨員將每一件商品擦得幹幹淨淨,公交車司機讓自己的車保持整潔,書店的營業員把書架上的書擺得整整齊齊,公務員把分配給自己的任務辦得井井有條,這樣的小事,如果能夠天天堅持,就會變成習慣。當你習慣了在自己的工作中把每一個細節做得盡善盡美的時候,你就是在為自己的前途儲存更多的資本,你也能夠更快地到達你想要達到的目標。
一般來講,做事注重細節的人,首先是一個有條理、有秩序的人。能力再強的人,如果沒有工作秩序,開始就埋頭於工作中,勢必會把工作弄得一團糟。反之,條理分明能提高工作效率,使你不但掌握自己的生活,也會有更多的休閑時間。你工作有秩序,處理事務有條有理,在辦公室裏決不會浪費時間,不會擾亂自己的神誌,做事效率也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