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是根據移植的需要,去尋找“可移”之物,通過聯想而導致移植發明的成果。壓縮空氣製動器的發明就是一例。
在火車發明之初,由於製動器的力量太小,在緊急的情況之下常由於刹不住車而發生重大的交通事故。有一個叫做喬治的美國青年,他目睹了車禍的發生,於是就萌發了要發明一種力量更大的製動器的想法,這就是移植的需要。一天,喬治從當地的報紙上看到用壓縮空氣的巨大壓力開鑿隧道的報道,於是他想:壓縮空氣可以劈石鑽洞,為什麼不可以用它來製造火車製動器呢?就這樣,喬治找到了“可移”之物。反複試驗之後,22歲的喬治終於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壓縮空氣製動器。
移植法的應用不是隨意的,而是有它自身的客觀基礎,即各研究對象之間的統一性和相通性;移植也不是簡單的相加或拚湊,移植本身就是一個創造過程。
智慧進階:移植思維法的途徑與特點
移植的途徑
運用移植思維方法的形式和途徑是多種多樣的,歸納起來,不外乎有以下幾種:
①觀念(或概念)的移植。觀念是客觀事物在人的頭腦中的概括物,它既可以保留在人的大腦裏,也可以通過語言文字傳遞給他人。那麼,觀念可以移植嗎?所謂除掉破舊的傳統觀念,就是移入新的觀念代替舊的觀念。例如,關於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問題,過去是把它們對立起來的,作為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分水嶺。其實,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是兩種不同的經濟理論,它們同其他的科學技術一樣,可以為不同製度的國家所利用。由於打破了這個傳統觀念,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移植了市場經濟觀念,因而使得我國的經濟出現了持續增長的大好局麵。
②原理的移植。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就開始進行了基因治療的研究,1989年美國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批準開始進行臨床試驗階段。實際上,基因治療法是由遺傳學和基因工程原理向醫療治病移植的結果。基因是生物遺傳的基本單位,人體的某種基因的缺損,往往表現為某種疾病。基因治療是將外源基因移植到患者的體內,以達到治療的目的。
但是,基因治療技術的應用條件極為苛刻,必須具備以下條件才能在臨床上應用:首先,針對各種疾病,必須具有能夠達到治療目的的基因;其次,必須具有能夠將基因成功地導入到人體的載體係統,這種係統是高效的,而且是定向導入人體某些細胞;第三,基因導入人體以後,必須能控製它的表達。因此,基因治療是生物技術之大成,是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等學科知識和技術的移植。
移植並非隨意,要符合事物規律
移植思維方法的應用關鍵在於“移植”,然而移植的應用並非是隨意的,必須明白移植思維方法的特點和規律。一般來說,移植思維方法的特點有三個:
①相容性。這一點在動物器官的移植上表現得尤為明顯。近些年來,可以把一些人的眼睛、心髒、腎髒等器官成功地移植到另外一些人身上。但是,這些移植必須有一個前提,即移植和被移植體之間必須有相容性,不產生“排異”現象。
②相通性。即事物之間彼此連貫相通,能夠通過某種中介把它們連接成為一個整體。
③優化性。移植不是為了移植而移植,追求優化和高效是它明顯的特點。
移植思維方法是科學研究中最簡便、最有效的一種方法,也是應用最廣、最多的方法。無論是科學研究工作者或實際工作者,隻要掌握了移植思維方法的要點,留心世事,就能夠巧妙地運用移植思維方法,做到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
思維時間:打敗自己這個敵人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許多挫折與困難,而且還會有不少的失敗,但要想使自己不垮下去,我們首先要做的便是永遠相信自己。有人說唯一避免犯錯和失敗的方法就是什麼事都不做。有些錯誤與失敗確實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正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是百年身”。然而,“失敗乃成功之母”,沒有失敗,沒有挫折,便無法成就偉大的事業。聰明的人會從失敗中汲取教訓、總結經驗;而失敗者一再失敗卻不能從其中獲得任何教訓,反而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