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科技水平飛速發展的時代,創造力正成為人的首要素質和核心能力。每個人不僅僅隻要求具有創新意識,還必須得具有這方麵的實實在在的能力,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是相互配合、相輔相成的。創新能力是滿足主體創新活動所需要的各種能力的總和,主要包括敏銳的觀察力、發散思維能力、複合思維能力等等。沒有創新能力就隻能跟在別人後麵爬行,甚至失去生存發展的權利。一個缺乏創新能力的人將是時代的棄兒、人生的失敗者,是沒有希望的。日本政府早在1982年就曾提出:創造力開發是通向21世紀的保證,要培養全球性、進攻性的創造型人才。
那麼,如何開發、培養人的創造力呢?要做好這一工作必須對創造力有些基本的認識。經過漫長的探索,人們對智力與創造力的複雜關係的認識已經達到相當成熟的階段。現在,心理學界多數人認為,低智商者創造力必定不高。創造力較高的人通常都擁有中等以上的智商。但智商並不等於創造力,有較高的智商並不能保證有高的創造力。因為許多非智力因素(如對事業的熱愛、執著,矢誌不渝地追求既定目標的個性品質等)對創造活動的最終結果有著深刻的製約作用。“情感智力”學說就是對非智力因素重要性的理論概括。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的研究表明:智商與創造力之間不存在簡單的相關關係,創造力高的人智商不至於太低,但高智商的人創造力並不一定都高。有些智力超群的人終身未能有任何創造性的成果的現象並不少見。所以說,僅僅有高智力是不夠的,還必須遵循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去自覺開發、培養和增強創造力。
我們已經知道,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創造力是人類特有的綜合能力,構成其心理學基礎的主要包括適宜的知識結構、創造性思維和適宜於創造的優良個性品質。這項原理告訴我們要開發、培養、增強自己的創造能力,就要從以上三個方麵入手。
首先,要打下紮實寬闊的知識基礎,重視知識更新和優化知識結構。科學的創新來不得半點虛假,除了憑真正的成果取勝外沒有任何捷徑可走。知識基礎是對前人智慧成果的繼承,是形成創造力的必要條件,離開了紮實寬闊的知識基礎就不可能順利地開展創造性活動。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多掌握一些知識就會多一條思路。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我們個人不能隻擁有單一的學科知識,而必須擁有跨學科的知識結構,如此,才會多一種專業眼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會比知識結構單一的人更容易產生豐富的聯想,因而也更加容易形成新思維。美國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格拉曾說:“涉獵多門學科可以開闊思路。”寬闊、跨學科的綜合知識背景還可以使人克服困難、閉塞,變得更加樂於接受新觀點,思路更靈活多變,從而考慮問題時更加具有多樣性和變通性。世界上有許多重要的學術成果正是依賴於相關學科之間研究思路的相互啟發與研究視角的相互補充。例如,1953年DNA雙螺旋分子結構模型的建立便是跨學科智慧的結晶。在該模型建立前的約100年時間裏,美國的鮑林、英國的弗蘭克林等許多科學家由於局限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進行研究,思路單一,故沒能建立DNA模型。美國的沃森和英國的克裏克則不同。1951年,他們從弗蘭克林關於DNA的報告中接受了從結晶學角度的研究思路,使他們立意建立分子模型。他們從生物遺傳學裏推定生物大分子模型應是一個雙鏈模型。他們又吸收了分子生物學家關於生物繁殖過程中的“信息複製”概念,進而提出了DNA“自我複製”的假說,建立了DNA雙螺旋分子模型,開創了生物學史的新紀元。社會學領域也有類似的例子:社會交換理論就是在綜合吸收了行為主義的心理學、功利主義的經濟學和功能學派的文化人類學理論成分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用來解釋人類社會生活的構成原理的新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