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動態思維法(3 / 3)

建構性

動態思維在不斷地控製周圍環境的同時,也不斷地對自己的思維結構進行改造,建立較良好的自向的結構,此即建構性。任何一個事物隻有其結構合理,其功能才會正常。動態思維的建構性的目的正是在於不斷地調整結構,使自己的思維空間和能力不斷擴大,使思維的活力得以充分發揮。

整體性

動態思維是整個思維過程的整體,無論是係統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還是係統與環境的關係,都是互相連結在一起的。動態思維要求,人們在思維中應使信息、反饋、控製、變動四要素互相協調,采用係統的思維方式,把整個思維過程看作多因素、多層次、多變量的統一體。

開放性

開放性是“動態思維”中應有之意,是動態思維的前提。動態思維必須在與周圍環境的交流中,在信息不斷輸入、輸出的過程中,在反饋機製作用下才能運行起來。封閉與動態思維無緣。

從動態思維的構成和特點可以看出,動態思維雖不排除靜態思維的一定作用,但它毫無疑義地是當今時代最主要的科學思維方法之一。

動態思維離不開靜態思維。動態思維是對事物的運動特性的反映,離開了靜態思維,就像運動離開靜止一樣,是不可思議的。運動不是靜止,但運動需從靜止中找到它的量度,即運動的結果要從靜止中體現出來,它表現於靜止之中。因此,動態思維的絕對化隻會導致思維失去穩定性,左右搖擺,大起大落,引起思維震蕩,產生思維混亂。為此,動態思維一定要與靜態思維相結合,以嚴格化、程序化的靜態思維作為自己的基礎,並以靜態思維提供的大量規律性的可靠的數據為依據,進行動態調整。從一定意義上說,靜態思維是克服動態思維風險性的保險係數,使動態思維不致失去方向而導致偏離軌道的振蕩。

思維時間:應變與革新意識

對於新時代的人來說,應該具有一種這樣的觀念和意識(當然也得有能力):你要時刻準備和願意、樂於接受自己未曾經曆過的新事物,如新的生活經驗、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你還要從思想上樂於接受生活的變革,樂於從內心裏接受以那種不同於傳統的行為方式去生活,而且能夠接受整個社會、社會組織的變革和其他社會成員在行為方式、思想觀念上的改變,而不是囿於傳統的觀念與行為模式;同時,你還必須得思路開闊,觀念開放,能夠聽進各方麵的不同意見(包括好的與差的),能夠理解和容忍觀念與行為的差異性和多樣性。

知識經濟將為人們的個性化發展提供更加有利的環境條件。人們的價值觀、思維方式、內心觀念和行為態度的多元化將成為各國的新潮流。在這種情況下,對他人的尊重、理解、忍讓與容納也將變得更加重要。在多樣化的時代,人們有更多的機會相互取長補短,從而體驗到更加豐富的人類文明內涵。

人們在知識經濟時代麵對的工作環境、學習環境、人際關係環境和日常生活環境都將不同於以往的時代,而且複雜多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具有應變的觀念與能力,順應環境的變化,接受並勇敢地對其進行改造。在時代轉型時期,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可能有相當一部分人由於科技的發展,需要改變原有職業、重新選擇社會角色。我們之中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在明天成為下崗工人或分流幹部。因此,有沒有應變的意識與準備將關係到我們未來的道路。

在知識經濟社會中,現代科技發展一日千裏,誰具有高度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而不僅僅是強的記憶力),誰就能夠成為某一領域的領先者和主導者;誰能夠創造出滿足市場需要的新知識產品,誰就擁有市場競爭的優勢,繼而也就能成為勝利者。所以我們說,創新是知識經濟的靈魂,而創新意識則是創新的基礎,所謂的“沒有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就表達了這樣的意思。創新意識是人類意識活動中一種積極的、富有成果的表現形式,是人們創造未曾有的東西的動機並在其中表現自己的意向、設想的一種觀念意識。它是人們進行創造活動的出發點和內在動力,是創造性思維和創造力產生的前提。創新意識是知識經濟時代的人所必須具備的。由於我國傳統文化中“墨守成規”思想及多年教育體製及方式的影響,我們的創新意識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和培養,正視這一問題,將有助於我們重視這一問題並解決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