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後期,正當他的蔣介石係列街談巷議的時候,他筆鋒一轉,又寫起共產黨的重大事件和高層人物來。拿給我的第一部書稿是皇皇73萬字的《毛澤東周恩來與長征》。那時,“非毛”的聲音不絕如縷,幾十年來,長征題材的小說、回憶錄和影視作品也屢見不鮮,他的長征能有什麼新意嗎?我不能不抱著審視的態度認真審讀。我不能不承認,他又一次使我震驚了。不同於任何這類題材作品的是:他既擺脫了空洞抒情高調歌頌的舊套,又拋卻了以個人經曆個人所知的某戰役某人物的回憶描摹,而是將這一壯舉放置於世界大勢兩個陣營角逐的大勢中,以成熟的曆史唯物主義的辨析為指導,既寫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戰略圖謀與殘虐、第三國際和蘇俄的錯誤幹擾,又寫了國共高層的縱橫謀略及至他們迥然相異的胸襟抱負和文化心理,以此折射,長征中,共產黨內兩條路線鬥爭的激烈複雜也寫得條分縷析,在不傷黨的偉大團結的主旨下,毛澤東、周恩來的英明偉大、智慧情懷卓然而觀現。其風格的大氣磅礴,其結構的細密相間,其史料的翔實豐富,其人物的呼之欲出,都是在史傳文學領域裏不多見的。我預感到,在當時的思想文化背景下,此書的出版完全會廓清不少是是非非的傳言,對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對保持毛澤東形象、對改革開放的順利推進,必會有不菲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