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7章(2 / 2)

疊印有關的曆史資料與圖片。

地點北京采訪時任國民黨中央常委程思遠。

程思遠:“釋放政治犯,當以釋放張學良、楊虎城為李宗仁最關切的事。為了釋放楊虎城,李宗仁給參謀總長顧祝同下了命令,給重慶軍政長官張群打了電報;為了釋放張學良,我還做了李宗仁的代表去台北同陳誠商量。結果都因為囚禁張、楊是保密局主管,它隻聽命於蔣介石,非地方當局所能過問。營救張學良、楊虎城終成泡影。”

畫外音: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了!蔣介石所部猶如秋風後的落葉,一敗華東,再敗華南,當西南幾省就要全麵敗退之際,蔣介石隻好懷著愴然之情敗退到台灣。與此同時,蔣家王朝最重要的謀士張群被扣在雲南。一直關切張學良的周恩來向毛澤東主席報告了這一消息,他們認為這是營救張學良最好的時機,當即決定采用走馬換將的辦法,以被扣昆明的蔣介石的盟兄弟張群換回軟禁在台灣的張學良。遺憾的是,雲南通電起義的盧漢將軍有感於張群昔日對他的所謂恩德,他擅自決定釋放了被扣在昆明的張群,失去了營救張學良最後的機會!

疊印有關的曆史資料與圖片。

畫外音:

從此,張學良將軍在趙四小姐的幫助下,全身心地投入到明史的研究中去了。但是,在特務們的“管束”和監督下,張學良將軍對明史的研究,隻能停留在默默地探索中。他有嘴不能和心愛的助手趙四小姐談論悟出的“心得”,有手也不能把“心得”寫成文章。這種研究學問的痛苦,是一般人難以理解的!事後,他曾對記者說:“我研究明史的動機,是由於近百年來,中國一直被外國欺淩,我想從明、清兩代的曆史中找出原因。”

疊印有關的曆史資料和圖片。

畫外音:

1959年,蔣介石一方麵感到迫於輿論的壓力,另一方麵認為他偏安台灣的政局比較穩,遂下令解除對張學良的“管束”,接著,又明令把看管張學良的任務交給了兒子蔣經國。同時,蔣介石傳下話來:“西安事變已這麼多年了,張漢卿還有什麼話不好說?”張學良誤以為蔣介石要他寫當年的實情,也許借此真的恢複他的自由,為此他很快寫好了回憶錄,並請蔣經國轉給了蔣介石。不久,這份回憶錄印了二三十份,分送給國民黨上層傳閱。蔣介石看後很不滿意:“怎麼張漢卿到現在還這樣說?”有意思的是,這份被篡改的回憶錄改名為《西安事變懺悔錄》在港台報刊上轉載,搞得沸沸揚揚。張學良自知上了蔣介石的當!

疊印有關的曆史資料與圖片。

畫外音:

蔣介石為了應付輿論視聽,遂批準當年一些東北軍的故舊探望張學良將軍。其中,最使張學良感動的是東北政壇元老莫德惠看望他,一起暢談、合影。臨別,他還贈了莫德惠一首五言絕句。

疊印張學良贈莫德惠詩原跡,並送出深沉的畫外音:

柳老渡台來訪

毅庵丁亥立夏後七日

十載無多病,

故人亦未疏;

餘生烽火後,

唯一願讀書。

地點海外采訪莫德惠的兒子。

莫說:“我的父親去台灣看了張將軍以後,帶回了他與張將軍的合影,還有張將軍書贈他的詩。我知道張將軍與周恩來有著非同一般的私誼,這些年來,他們誰也不曾忘記誰。我和父親商議決定,把張將軍書贈我父親的詩重抄一份,連同他們的合影交給周總理。我記得總理在西花廳接見我的時候,他望著張將軍與趙一荻小姐的照片很是高興。”

地點漳州采訪原周總理辦公室主任童小鵬。

童小鵬雙手捧著莫德惠與張學良的合影、手抄的張學良書贈莫德惠的詩:“這就是當年莫德惠的公子送給周總理的。總理睹物思人,他看到手拿網球拍的張學良和趙四小姐的身體不錯,非常高興。接見結束後,總理把照片和詩交給我妥為保存。等我見總理那一天,再把這幾件文物上交曆史博物館。”

畫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