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把孟席斯的學術稱作馬屁學術,是有證據的,他把“鄭和到過美洲”當作“鄭和發現美洲”了。如果是故意的,其心可誅;如果是無意的,說明這人腦袋有問題,缺少起碼的常識。“到過”和“發現”,在文化史上,那可不是一個概念啊!玄奘同誌還到印度做過訪問學者呢,而葡萄牙人,16世紀末才到達印度的,那麼唐僧西天取經就可叫作唐僧精神,而唐僧到達印度就可叫唐僧發現?我們不否認,鄭和有踏上新大陸的可能,但是踏上,跟地理大發現不是一碼事。簡單來講,13世紀,西方流行地圓學說,並且在15、16世紀開始了地理大探險,而整個中國到清朝時都愣不信地球是個球,愣把地球當張大烙餅,中國就在那烙餅的正中心。這種地理觀決定了我們在地理上不會有任何發現!如果非得說有發現的話,那麼我們惟一的發現便是愈來愈堅信,地理上我們是天下的正中心,文化上我們是天下的核心。這種發現最終導致的後果是:東方永遠不會發現西方,西方在航海之際,終於發現了東方!
【三】有關鄭和遠航的時間問題
鄭和第一次遠航,時間在1405年,相形之下,西方人比咱差遠了,至少比咱晚半個世紀:葡萄牙人迪亞士發現好望角的探險,始於1487年;葡萄牙人達·伽馬發現印度的探險,始於1497年;哥倫布第一次橫渡大西洋誤把新大陸美洲當做印度,始於1492年,麥哲倫環球,1519年開始。看看這張時間表,由不得咱不自豪,看看,咱這邊都歇菜了,不玩了,西方人才開始摸著石頭過河!
時間上比西方人早,當然值得驕傲自豪。但是我們在驕傲自豪的同時,捎帶著警惕一下“祖先闊多了”的阿Q情結,否則它會影響我們改革開放的拿來主義原則。
【四】有關鄭和下西洋的規模問題
鄭和船隊第一次出洋,200艘大船,27000名壯士,簡直是酷斃了!好像世界上從來沒有這等龐大的恐龍隊伍,即使發動戰爭,比如英國來中國發動那可惡的鴉片戰爭,僅來了40艘船,4000步兵,加上海軍,總共不到萬把人。美國獨立戰爭時,英國派兵也僅25000人。一句話,大明這27000人,相當於大英帝國幹涉美國獨立的整個隊伍,更是大英發動鴉片戰爭的數倍。總之,大明弄這麼大的規模,我覺得有些不好意思。至於西方的航海,那就寒酸得不成體統了:迪亞士出動,堂堂的葡萄牙王室也就給他配備三隻小破船;達·伽馬出動,三隻破船變成了四隻,水手160人;哥倫布橫渡大西洋,西班牙王室搞的讚助,西班牙王室與葡萄牙王室一樣小氣,三艘船,87人;西班牙出手比較闊綽的一次探險,當是麥哲倫環球了,五艘船,260人!當然了,等老麥回去(當然不是老麥本人,半路上他就因公殉職了)時,隻剩下一隻破船和18位氣息尚存的人!
西方的寒酸,襯托出了大明的風光!但是風光背後,是財政上的沉重負擔。費正清先生也認為“鄭和的出海確實是種奢侈的冒險,除了聲勢浩蕩並帶回些奇談異聞外,幾乎沒有產生什麼商業利益”(費正清《中國:傳統與變遷》,226頁)。費先生說得比較客氣,對大明來說,如果沒有什麼商業利益倒不是什麼大問題,問題是本錢都撈不回來,虧損實在太大。所以,在感歎鄭和艦隊規模的同時,我們更得反思中國傳統政府重名輕實、重政治輕經濟、不講效率、不計成本的巨大缺陷。正是這種缺陷導致了鄭和航行的難以為繼,並且在七次下西洋之後戛然而止,中國南方海域遂出現空虛,西方殖民者乘虛而入,真是便宜他們了!
【五】有關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問題
政府性質的巨大的政治與經濟活動,它應該是最具有理性特色的,否則其後果將是毀滅性的。但是直到今天,我們也難以確認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據明史載,朱棣派鄭和下西洋,乃是要找尋建文帝。明史雖然這樣認定,但現代學者一般認為,朱棣根本不必如此,建文帝即使逃遁海上,對朱棣來講,根本構不成任何威脅。更何況,朱棣還沒有蠢到這種地步:找人哪有這樣大張聲勢的?這不是明擺著告訴建文帝趕緊藏好別出來嗎?